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属于配电柜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虽然能够实现基本的设备供电控制,但是不能得到实际控制设备的结果的问题。本设备控制柜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开关模块、具有控制信号输入端和反馈信号输入端的控制器和用于检测负载是否工作的电流传感器,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开关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的电源输入端,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流传感器设置在开关模块与负载连接的线路上,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反馈信号输入端。本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能够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且能够得到设备的工作状态反馈。(*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
本技术属于配电柜
,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在养殖场,农场,工厂等场合已经运用了大量的智能化控制系统,这些智能化控制系统中需要运用配电控制柜对对应的设备进行控制,现有的配电控制柜能够实现基本的设备控制、检测一些环境参数、执行自动控制还有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得到一些需要测量的数据等。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专利号为CN201020668835.1的一种配电柜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主电源,备用电源,所述的主电源通过第一断路器与用电设备连接,所述的备用电源通过第二断路器与用电设备连接,所述的主电源通过控制单元与第一断路器连接,所述的备用电源通过控制单元与第二断路器连接,控制单元通过对主电源,备用电源电力参数的检测控制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的断开和闭合,实现对设备的供电。该配电柜控制装置虽然能够实现基本的设备供电控制,但是不能得到实际控制设备的结果,也就是说不能得知设备有没有处在正确控制的工作状态下,因此也难以得知设备或者电路中是否有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该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能够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并且能够得到设备的工作状态反馈。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本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开关模块、具有控制信号输入端和反馈信号输入端的控制器和用于检测负载是否工作的电流传感器,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开关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电流传感器设置在开关模块与负载连接的线路上,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反馈信号输入端。当本技术工作时接入负载,这里负载指的是用电设备。负载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控制器根据其控制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信号控制负载的工作,控制器需要控制负载通电工作时,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给开关模块,开关模块使电源模块和负载之间导通,负载得电开始工作,控制器需要控制负载停止工作时,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给开关模块,开关模块使电源模块和负载之间断路。电流传感器检测负载的工作状态并进行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判断当前负载是否处于正常的控制状态从而得出电路中是否出现故障并上传至上位机。控制器通过开关模块控制负载开始工作时,电流传感器检测到开关模块与负载连接的线路上有电流,此时电流传感器输出电流信号至控制器的反馈信号输入端控制器判断电路正常,反之电流传感器检测到开关模块与负载连接的线路上没有电流,控制器判断电路出现故障;负载没有通电工作时,电流传感器检测到开关模块与负载连接的线路上有电流,此时电流传感器输出电流信号至控制器的反馈信号输入端控制器判断电路出现故障,反之电路正常。在上述的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中,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一、三相交流接触器和漏电保护模块一,所述继电器一的触点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和三相交流接触器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一的线圈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的输出端连接漏电保护模块一的输入端,漏电保护模块一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的电源输入端。继电器一、三相交流接触器和漏电保护模块一对应接入三相电供电的三相电负载,电源模块相应的包括三相电源,通过设置多个继电器一、三相交流接触器和漏电保护模块一可以控制多个三相电负载。控制器控制继电器一的触点闭合和断开来控制三相电负载的工作状态。漏电保护模块一对电路进行保护使电路运行正常。在上述的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中,所述继电器一的触点两端并联有手动开关一。通过设置手动开关一,可以根据需要手动控制对应三相电负载的工作状态。在上述的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中,所述继电器一的触点两端并联有时间继电器一。时间继电器是当加入或去掉输入的动作信号后,其输出电路需经过规定的准确时间才产生触头动作的一种继电器,通过设置时间继电器一,在控制器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时间继电器一定时开闭对应的三相电负载,使本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控制方式更加完整。在上述的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中,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二和漏电保护模块二,所述继电器二的触点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和漏电保护模块二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二的线圈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漏电保护模块二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的电源输入端。继电器二和漏电保护模块二对应接入单相电供电的单相电负载,电源模块相应的包括单相电源,通过设置多个继电器二和漏电保护模块二可以控制多个单相电负载。控制器控制继电器二的触点闭合和断开来控制单相电负载的工作状态。漏电保护模块二对电路进行保护使电路运行正常。在上述的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中,所述继电器二的触点两端并联有手动开关二。通过设置手动开关二,可以根据需要手动控制对应单相电负载的工作状态。在上述的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中,所述继电器二的触点两端并联有时间继电器二。时间继电器是当加入或去掉输入的动作信号后,其输出电路需经过规定的准确时间才产生触头动作的一种继电器,通过设置时间继电器二,在控制器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时间继电器二定时开闭对应的单相电负载,使本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控制方式更加完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是能定时控制、自动控制、手动控制负载的工作状态,达到更好的控制负载工作的目的。2、本技术能够检测负载的工作状态并判断当前负载是否处于正常的控制状态,从而得出电路中是否出现故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控制器;2、三相电源;3、单相电源;4、电表一 ;5、电表二 ;6、继电器一 ;7、三相交流接触器;8、漏电保护模块一 ;9、三相电负载;10、电流传感器一 ;11、手动开关一;12、时间继电器一 ;13、继电器二 ;14、漏电保护模块二 ;15、单相电负载;16、电流传感器二 ;17、手动开关二 ;18、时间继电器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开关模块、具有控制信号输入端和反馈信号输入端的控制器I和用于检测负载是否工作的电流传感器。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开关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的电源输入端,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I的输出端。电流传感器设置在开关模块与负载连接的线路上,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I的反馈信号输入端。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一 6、三相交流接触器7和漏电保护模块一 8。继电器一 6的触点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和三相交流接触器7的输入端,继电器一 6的线圈连接控制器I的输出端,三相交流接触器7的输出端连接漏电保护模块一 8的输入端,漏电保护模块一 8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的电源输入端。继电器一 6的触点两端并联有手动开关一 11和时间继电器一 12。开关模块还包括继电器二 13和漏电保护模块二 14,继电器二 13的触点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和漏电保护模块二 14的输入端,继电器二 13的线圈连接控制器I的输出端,漏电保护模块二 14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的电源输入端,继电器二 13的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本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开关模块、具有控制信号输入端和反馈信号输入端的控制器(1)和用于检测负载是否工作的电流传感器,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开关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1)的输出端,所述电流传感器设置在开关模块与负载连接的线路上,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的反馈信号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本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开关模块、具有控制信号输入端和反馈信号输入端的控制器(I)和用于检测负载是否工作的电流传感器,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开关模块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的电源输入端,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I)的输出端,所述电流传感器设置在开关模块与负载连接的线路上,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I)的反馈信号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柜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一(6)、三相交流接触器(7)和漏电保护模块一(8),所述继电器一 (6)的触点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和三相交流接触器(7)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一(6)的线圈连接控制器(I)的输出端,所述三相交流接触器(7)的输出端连接漏电保护模块一(8)的输入端,漏电保护模块一(8)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负载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坤,雷必成,应胜斌,王江伟,王韬,陈毅,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