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包括一面设有多个触控按键位的用于接受触摸的塑胶壳体、设有电容式触控电路的PCB电路板以及多个固定在所述PCB电路板的多个电极点上并分别与所述壳体另一面与所述多个触控按键位对应的相应位置接触的柔性海绵体,每个柔性海绵体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导电膜,壳体与PCB电路板通过柔性海绵体的导电膜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触控装置可以应用于曲面传感中,扩大了应用范围,且由于柔性海绵体具有形变能力和形变恢复能力,因此可以做到壳体和PCB之间不留间隙,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很好的有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生产时的制造工艺,节约了成本。(*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容式触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容式触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领域,例如手机、电脑、电磁炉、台灯等,电容式触控装置通常包括位于表面方便触摸的塑胶层壳体和与塑胶层紧密接触的PCB电路板。而目前的电容式触控装置通常具有平面的触控表面,严重限制了电容式触控装置的应用范围。另外,平面的电容式触控装置要求塑胶层与PCB电路板之间必须完全紧贴,不能存在间隙,方可保证其触控灵敏性,其还要求壳体上的按键位置必须精确对准位于PCB电路板上的触控按键。因此,具有可触控平面的触控装置灵敏性低,制造工艺及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平面触控表面的触控装置应用范围窄、灵敏性低、制造工艺及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面设有多个触控按键位的用于接受触摸的塑胶壳体、设有电容式触控电路的PCB电路板以及多个固定在所述PCB电路板的多个电极点上并分别与所述壳体另一面与所述多个触控按键位对应 的相应位置接触的柔性海绵体,每个所述柔性海绵体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导电膜,所述壳体与所述PCB电路板通过所述导电膜电连接。所述壳体的一面设有曲面状的触控表面,所述多个触控按键位位于所述触摸表面上。所述触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触控按键位对应的电极。所述导电膜为具有导电功能的网状纱布。所述导电膜是由导电胶形成的柔性薄膜。所述多个柔性海绵体与所述壳体和所述PCB电路板的多个电极点紧密挤压接触。所述壳体的所述一面上设置有用于功能选择的多个按键标识,所述多个按键标识对应于所述多个触控按键位。所述PCB电路板对应所述柔性海绵体的区域设置有多个电极点,所述导电膜与所述多个电极点挤压接触。所述电极点为附着在所示PCB电路板上的导电铜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后,本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通过通过将柔性海绵体固定在PCB电路板的电极点和壳体之间,在满足将壳体上的电容变化传导至PCB电路板的同时,可将壳体与PCB电路板之间的空间完全填充,且由于柔性海绵体具有形变能力和形变恢复能力,因此可以做到壳体和PCB之间不留间隙,并可以将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应用于曲面传感中,扩大了应用领域。本实施例中的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很好的有益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生产时的制造工艺,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形例涉及的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带有平面触控表面的触控装置应用范围窄、灵敏性低、制造工艺要求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在壳体与PCB电路板之间设置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导电膜的柔性海绵体。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的剖视图,从图中可看出,本技术的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I包括设有多个触控按键位的用于接受触摸的塑胶壳体10、设有电容式触控电路的PCB电路板20以及多个固定在所述PCB电路板20的多个电极点21上并分别与所述壳体10另一面的相应位置接触的柔性海绵体30,所述柔性海绵体30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导电膜40,为了便于描述及观察,本技术附图中的导电膜40和电极点21均为在一定程度上放大后的效果。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电极点21为附着在PCB电路板20上的导电铜膜。本实施中设有多个触控按键位的用于接受触摸的塑胶壳体10的一面设有曲面状的触控表面,所述多个触控按键位位于所述触摸表面上。图1中触控表面的弯曲形状具体为弧形,图2所示的变形例中触控表面弯曲的形状为波浪形,具体弯曲的形状可以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及喜好进行设置。壳体10的材质可选用具有一定柔性的塑胶,以增加触摸感和摩擦力。壳体10的一面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功能选择的按键标识(图中未示出),按键标识对应于触控按键位,方便用户选择操作。日常应用中可以根据功能的多少设置数个按键标识及对应数量的触控按键位,本实施例中为4个,本实施例的变形例中为3个。在壳体10的另一面与每一触控按键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柔性海绵体30,其一端与壳体10的另一面紧密挤压接触,另一端固定在PCB电路板20的电极点21上,具体地,柔性海绵体30的另一端与PCB电路板20上的电极点21紧密挤压接触。柔性海绵体30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导电膜40,具体地,导电膜40覆盖柔性海绵体30整个的外表面,分别与壳体10的另一面和PCB电路板20的电极点21接触,导电膜40可以是具有导电功能的网状纱布或由导电胶形成的柔性薄膜。因此,壳体10可以通过海绵体外表面的导电膜40与PCB电路板20进行电连接。且由于导电膜40依附在柔性海绵体30上,柔性海绵体30可以在其形变范围内进行变形,壳体10与PCB电路板20之间的空间可以被柔性海绵体30填充,即使该空间的大小由于外界影响或者触摸动作发生变化,柔性海绵体30也能利用其形变能力和形变恢复能力将该空间填充,因此,可以保证柔性海绵体30与壳体10和PCB电路板20的电极点21之间的紧密接触,也就是说,壳体10的触控表面、导电膜40和PCB电路板20之间能够进行稳定的电连接,保证触控装置触发控制的灵敏性,降低了制造的工艺难度。另外,由于柔性海绵体30的覆盖面积较大,因此,位于壳体10上的按键区和位于PCB电路板20上的电极点不需要精确的对准,通过导电膜40感应到的电容变化仍然能够稳定地传导给PCB电路板20,从另一方面降低了产品制造的工艺要求,节约了成本。下面具体介绍通过在壳体10和PCB电路板20之间设置包裹有导电膜40的柔性海绵体30进行按键触控的过程。触控装置的触控按键位通常位于一触控表面触控表面上,本实施例中,触控按键位位于曲面的触控表面上,当没有任何导电物体接触触控表面时,导电膜40感应不到触控表面的电容变化,当人体手指触摸壳体的触控表面时,导电膜40通过触控表面感应到人体与触控表面之间产生的新的电容,并将该电容变化通过导电膜40传送给PCB电路板20,从而发送相应信号至PCB电路板20的控制器。具体的,触控表面设置有多个与触控按键位对应的电极,相邻的电极之间存在散电容,当没有任何导电物体接触时,各个电极之间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散杂电容,此时电极与电极之间的电场分布是固定的,一旦导电物体接触触控表面,PCB电路板接收到的来自感应通道的总电容值会发生变化,藉由该总电容值的变化即可确定具体的触碰位置。当人体手指触碰壳体上的按键标识时,在触控表面的电极与手指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电容,此外,相邻电极之间还存在一稱合电容。如此一来,原来固定分布在电极之间的电场便会因为部分电力线连接至手指皮肤而产生变化,进而改变了触控表面的电容值。例如,当单个手指或单点触碰时,同时会有一条X轴线与一条Y轴线产生电容值变化,因此便可通过X轴和Y轴的坐标交集取得具体的触控位置。以上所述的通过手指接触壳体的按键标识,而致使触控表面的电容值发生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面设有多个触控按键位的用于接受触摸的塑胶壳体(10)、设有电容式触控电路的PCB电路板(20)以及多个固定在所述PCB电路板(20)的多个电极点(21)上并分别与所述壳体(10)另一面与所述多个触控按键位对应的相应位置接触的柔性海绵体(30),每个所述柔性海绵体(30)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导电膜(40),所述壳体(10)与所述PCB电路板(20)通过所述导电膜(40)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面设有多个触控按键位的用于接受触摸的塑胶壳体(10)、设有电容式触控电路的PCB电路板(20)以及多个固定在所述PCB电路板(20)的多个电极点(21)上并分别与所述壳体(10)另一面与所述多个触控按键位对应的相应位置接触的柔性海绵体(30),每个所述柔性海绵体(30)的外表面包裹有一层导电膜(40),所述壳体(10)与所述PCB电路板(20)通过所述导电膜(40)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所述一面设有曲面状的触控表面,所述多个触控按键位位于所述触控表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触控按键位对应的电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触控曲面的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超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