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京剧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驻极体传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736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驻极体传声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覆有绝缘层,所述外壳为圆筒形,在外壳底部的绝缘层上放置极板,所述的极板的中心设有凹陷,所述的极板上放置金属环振膜,所述的金属环振膜为圆筒形,在金属环振膜的筒口上放置含有场效应管的线路板;所述凹陷的深度0.02-0.05毫米,直径为2-9毫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减少了传声器制造中的两个配件:塑料环和垫片,降低了成本;其次,便利于自动化设备的自动装配;第三,减少了两道工序,降低了人工费用成本;第四,增加了传声器内部空间,可以使用体积稍大、价格更为低廉的场效应管。因此制造出价格更为低廉的产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驻极体传声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声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驻极体传声器,属于传声器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咪头的外壳其内部是没有绝缘膜的,在传统的传声器产品组装过程中,其中的配件金属环外面有一个绝缘塑料环,以此来避免金属环与外壳接触导电。其缺点是金属环外加一个绝缘塑料环工序比较麻烦,特别是在自动装配过程中,对自动化设备要求高。第二,咪头的外壳内部有一个厚度为0.03毫米左右的绝缘垫片,其作用是垫在在振膜和极板(或背极板)之间,构成一个有振膜震动空间的平行板电容器。其缺点是:当手工装配咪头时,由于垫片很小,操作不方便,而且,由于垫片受力不均,影响咪头灵敏度的一致性。当自动装配时,由于垫片很薄,对自动设备的精度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驻极体传声器,该传声器的外壳内覆盖一层绝缘膜,同时,使用了极板,在极板的中心下凹0.02-0.05毫米的深度,不但减少了材料成本,而且还减少了两道工序,提供了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驻极体传声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覆有绝缘层,所述外壳为圆筒形,在外壳底部的绝缘层上放置极板或背极板,所述的极板的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驻极体传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覆有绝缘层,所述外壳为圆筒形,在外壳底部的绝缘层上放置极板或背极板,所述的极板的中心设有凹陷,所述的极板上放置金属环振膜,所述的金属环振膜为圆筒形,在金属环振膜的筒口上放置含有场效应管的线路板;所述凹陷的深度0.02‑0.05毫米,直径为2‑9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驻极体传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覆有绝缘层,所述外壳为圆筒形,在外壳底部的绝缘层上放置极板或背极板,所述的极板的中心设有凹陷,所述的极板上放置金属环振膜,所述的金属环振膜为圆筒形,在金属环振膜的筒口上放置含有场效应管的线路板;所述凹陷的深度0.02-0.05毫米,直径为2-9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驻极体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的深度为0.02毫米、0.025毫米、0.03毫米、0.036毫米、0.04毫米或0.045毫米;凹陷的直径为8.7毫米、5.0晕米、3.2晕米、2.2晕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驻极体传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环振膜由金属环、振膜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驻极体传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京剧谢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王京剧谢玉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