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消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网状网络的消防语音通信系统。其由消防总队控制中心、消防支队控制中心和消防支队控制中心通过高增益天线,以无线方式连接组成;消防中队控制中心由一个网络骨干节点和若干个语音通信终端模块无线连接组成;每个骨干节点,将中队内的信息汇总后,无线发送至消防支队控制中心或者其他消防中队控制中心。各个消防中队可将火场信息实时传输至消防支队,支队将信息汇总后上报消防总队,消防总队根据相应的信息部署救火策略再反馈回去。本使用新型可以解决消防通信现场因语音通信信道资源紧缺、制式多样而造成的干扰严重、通信阻塞、指挥混乱等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基于网状网络的消防语音通信系统
本技术属于消防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状网络的消防语音通信系统,尤其适用于消防抢险救援现场,实现各消防中队内部,以及各消防中队之间、消防中队与消防支队之间、消防支队与消防总队之间的实时双向语音通信。
技术介绍
我国消防语音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关键的年代,50年代只限于电话报警,60年代开始使用有线通信火警调度台、短波无线电台和电报机,70年代开始发展无线通信组网技术,80年代专用火警调度台系列相继问世。目前,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消防通信网络,制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50313-2000),大部分城市基本建成了集中接警的消防调度指挥系统、改善了无线通信装备、形成了无线通信二级以上组网、提高了无线通信质量、增加了消防专用报警、提升了调度线路配置。特别是消防无线通信网络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以上海为例,上海消防部队已经形成平战结合的无线通信调度及指挥系统,构成了覆盖消防指挥中心、消防支队、各级指挥和基层中队的无线通信网络。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大型城市综合体、地下建筑、超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等建筑场所孕育而生,以对讲机为核心的集群通信系统是消防无线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部队灭火救援任务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消防无线通信网络具有时间无法预测性、通信地点及要求不确定、网络类型复杂、指挥级别多重、跨区域合作、多部门联动等特点,本技术以网状网络为构架,结合嵌入式、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具有通系统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性能安全可靠、组网方式方便灵活等特点,通过基于网状网络的消防语音通信技术优势,解决现有消防语音通信存在的道资源紧缺、制式多样、干扰严重、通信阻塞、指挥混乱等难题,保障消防部队在抵抗火灾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升跨区域多兵团作战的指挥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状网络的消防语音通信系统。本技术所提供的基于网状网络的消防语音通信系统,其主要包括消防总队控制中心1,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和高增益天线4 ;其中:消防总队控制中心I同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通过广域网网关连接,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和若干个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通过广域网网关连接;消防总队控制中心1、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和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均设置有高增益天线4,通过无线网络方式连接;所述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主要由一个网络骨干节点5和若干个语音通信终端模块6组成,且它们之间通过无线网络互相连接;每个中队的消防员通过携带一个语音通信终端模块6,可以在中队内互相通讯,传递火场实时数据;每个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中的骨干节点5,将中队内的信息汇总后,通过高增益天线4无线发送至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或者其他消防中队控制中心的骨干节点。所述高增益天线增加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增强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本技术中,所述的语音通信终端模块6,以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辅以外围的放大与转换电路实现语音通信;其主要包括:麦克风7、运算放大器8、嵌入式处理器9、信号发射端10、信号接收端11、数模转换模块12和声音输出模块13组成;其中:当消防员发送语音信息时,语音通过麦克风7,经由运算放大器8,将语音信号放大,再通过嵌入式处理器9内部的模数转换功能,将语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信号发射端10将数字信号发射出去;当消防员接收语音信息时,信号接收端11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过嵌入式处理器9处理后,再传给外接的数模转化模块12,将数字信号解调成语音信号,并从声音输出模块13(如:喇叭)输出。本技术中,主要由消防总队、消防支队和各消防中队通过广域网组成的网状网络系统,系统通过语音通信终端节点实现了语音双向通信,通过网状网络结构组成了消防语音通信系统。各个消防中队可将火场信息实时传输至消防支队,消防支队将信息汇总后上报消防总队,消防总队根据相应的信息部署救火策略再反馈回去。本技术中,由于网状网络具有系统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性能安全可靠、组网方便灵活等优点,可以解决消防通信现场因语音通信信道资源紧缺、制式多样而造成的干扰严重、通信阻塞、指挥混乱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消防语音通信终端模块结构图示。图2基于网状网络的消防语音通信系统图示。图1中标号:I为消防总队控制中心,2为消防支队控制中心,3为消防中队控制中心,4为高增益天线,5为骨干节点,6为语音通信终端模块,7为麦克风,8为运算放大器,9为嵌入式处理器,10为信号发射端,11为信号接收端,12为数模转换模块,13为声音输出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网状网络的消防语音通信系统。所述消防语音通信技术,消防语音通信终端模块如图1所示。以嵌入式处理器为核心,辅以外围的放大与转换电路实现语音通信。所述语音通信系统,消防员在抢险救援现场使用,主要作用是:实现各消防中队内部,以及各消防中队之间、消防中队与消防支队之间、消防支队与消防总队之间的实时双向语音通信。其技术实现的总体架构如图1,包括:1、麦克风:采集消防员的语音信息。2、运算放大器:对采集到语音信号进行放大。3、嵌入式处理器:将语音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4、发射天线:数字信号发射出去。5、接收天线:接收数字信号。6、嵌入式处理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7、数模转化模块:将数字信号解调成语音信号。8、喇叭:将模拟信号转化为声音。所述级网状网络,用于实现各消防中队内部,以及各消防中队之间、消防中队与消防支队之间、消防支队与消防总队之间的无线网络链接。基于网状网络的消防语音通信系统如图2,包括:1、消防总队:与消防支队之间通过卫星或有线因特网络,实现双向语音通信。2、消防支队:首先构造一个广域网,通过高增益天线,实现与各消防中队之间的双向语首通/[目。3、消防中队:各消防中队通过各语音通信模块组成局域网,再通过骨干节点接入广域网,实现与消防支队之间的双向语音通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网状网络的消防语音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消防总队控制中心(1),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和高增益天线(4);其中:消防总队控制中心(1)同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通过广域网网关连接,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和若干个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通过广域网网关连接;消防总队控制中心(1)、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和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均设置有高增益天线(4),通过无线网络方式连接;所述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主要由一个网络骨干节点(5)和若干个语音通信终端模块(6)组成,且它们之间通过无线网络互相连接;每个中队的消防员通过携带一个语音通信终端模块(6),在中队内互相通讯,传递火场实时数据;每个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中的骨干节点(5),将中队内的信息汇总后,通过高增益天线(4)无线发送至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或者其他消防中队控制中心的骨干节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网状网络的消防语音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消防总队控制中心(I),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和高增益天线(4);其中: 消防总队控制中心(I)同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通过广域网网关连接,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和若干个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通过广域网网关连接;消防总队控制中心(I)、消防支队控制中心(2)和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均设置有高增益天线(4),通过无线网络方式连接; 所述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主要由一个网络骨干节点(5)和若干个语音通信终端模块(6)组成,且它们之间通过无线网络互相连接;每个中队的消防员通过携带一个语音通信终端模块(6),在中队内互相通讯,传递火场实时数据; 每个消防中队控制中心(3)中的骨干节点(5),将中队内的信息汇总后,通过高增益天线(4)无线发送至消防支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萍萍,洪赢政,陈伟,李震,常峰,
申请(专利权)人: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