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659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该曝气生物滤池的池体内布置有:由陶粒滤料构成的滤料层;整体滤板;贯穿所述整体滤板布置的多个滤头;缓冲配水区;以及布气系统;其中所述滤料层、所述整体滤板、所述滤头和所述布气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布置在所述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的池体内。(*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
技术介绍
传统曝气生物滤池主要由滤池池体、滤料、承托层、布水系统、布气系统、反冲洗系统和出水系统组成,其中承托层主要是为了支撑滤料,防止滤料流失和堵塞滤头,同时还可以保持反冲洗稳定进行。此外在传统曝气生物滤池一般设置有两套布气系统,一套为曝气工艺布气系统,一套为反洗布气系统,一般工艺布气系统采用单孔膜曝气装置,设置在承托层内,而反洗布气系统采用长柄滤头,提前预埋在滤板中。传统曝气生物滤池的上述这种布置形式,存在以下缺点:首先,承托层常用材质为卵石或磁铁矿,为保证承托层的稳定,并对配水的均匀性起充分作用,要求材质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形状应尽量接近圆形,工程中一般选用鹅卵石作为承托层,高度约为0.3?0.4m,而曝气生物滤池一般单格面积不大于100m2,格数较多,池高在6.5?7.0m之间,承托层的设置提高了土建造价影响。其次,由于布气系统共有两套,分别设在承托层及滤板内,因而对于后期检修来说,检修的频率相应提高和并且检修的工作量也变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和缓解传统曝气生物滤池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该曝气生物滤池的池体内布置有:由陶粒滤料构成的滤料层;整体滤板;贯穿所述整体滤板布置的多个滤头;缓冲配水区;以及布气系统,在所述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中,所述滤料层、所述整体滤板、所述滤头和所述布气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布置在所述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的池体内。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在所述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中,所述滤头是可调式防堵长柄滤头。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在所述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中,所述布气系统通过进气总管连接至用于曝气的工艺进气管和用于反洗的反洗布气管。优选地,在所述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中,所述滤料层采用的滤料为高强度的陶粒滤料。本技术的所带来的有利之处至少在于以下方面:通过应用根据本技术的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可以节省工程造价,降低后期检修工程量及检修难度,同时还可降低曝气生物滤池设备成本及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参考随附的附图,本技术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对于【具体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附图中: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曝气生物滤池;101、总进水管;102、分配水渠;103、分进水管;104、反洗进水管;105、整体滤板;106、缓冲配水区;107、滤料层;108、可调式防堵塞长柄滤头;109、反洗排水渠;110、出水渠;111、出水管;112、反洗排水管;113、工艺进气管;114、反洗进气管;115、总进水渠;116、布气系统;117、118、119、120、121:阀门;130、进气总管。【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技术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技术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技术的具体细节。在下文中,将以上向流式的曝气生物滤池为例,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在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100 (下文中简称生物滤池)的池体内布置有:由陶粒滤料构成的滤料层107 ;整体滤板105 ;贯穿所述整体滤板105布置的多个滤头108 ;缓冲配水区106 ;以及布气系统116。布气系统16为污水处理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布气系统或者其它适宜的布气系统,并非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主旨所在,因而在此不再赘述。优选地,在所述生物滤池中,滤头可以是可调式防堵长柄滤头。优选地,可以选用中国专利“可调长柄滤头”(ZL 200920179151.2)所提到的可调式防堵塞长柄滤头。如图1所示,在根据本技术的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中,布气系统116通过进气总管130连接至用于曝气的工艺进气管113和用于反洗的反洗布气管114。优选地,在滤料层107中采用的滤料为高强度的陶粒滤料。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本技术的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生物滤池100为上向流式的曝气生物滤池,因此滤料层107、整体滤板105、滤头108和布气系统116自上而下依次布置在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100的池体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度的是,上述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出水方式进行适当变化。滤池100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和过滤装置,从上往下依次布置了滤料层107、整体滤板105和缓冲配水区106等。多个可调式防堵塞长柄滤头108贯穿布置在滤板105上,缓冲配水区106中布置有布气系统116,位于整体滤板105和生物滤池100的底部之间,并且与所述滤头108间隔开。工艺进气管113和反洗进气管114均通过进气总管130与布气系统116连接。并且在工艺进气管113和反洗进气管114上分别设有阀门120和121。反洗排水渠109布置在生物滤池100的外侧并且与之紧邻。出水渠110置于反洗排水渠109的外侧。出水渠110底部连接有出水管111,反洗排水渠109底部连接有反洗排水管112,该反洗排水管112上设置有阀门119。分配水渠102位于滤池100外侧。总进水渠115位于分配水渠102的外侧。总进水管101连接到总进水渠115,分进水管103上设有阀门117,并且一端连接至分配水渠102,另一端连接至生物滤池100的缓冲配水区106。为设有阀门118的反洗进水管104也连接至滤池底部。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图1中实例来说明根据本技术的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流程。曝气生物滤池一个正常的工作周期主要包括:进水阶段、工艺曝气阶段、反洗阶段(含气洗及水洗)。一、进水阶段:污水自总进水管101进入总进水渠115,通过堰溢流至分配水渠102,打开分进水管103上的阀门117,污水通过分进水管103进入缓冲配水区106,水流自下而上通过滤头108均匀分配,污水中的污泥物通过滤料层107时被里面的微生物降解,出水溢流至出水渠110,再通过出水管111进入一下处理单元。二、工艺曝气阶段:工艺风机提供的空气通过工艺进气管113,进入布气系统116,气量通过该布气系统116被分配至缓冲配水区106,再通过滤头108向滤料层107提供氧量。工艺曝气阶段及进水阶段是同时进行的,曝气生物滤池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反洗,去除老化的生物膜,反洗阶段一般分为气洗lOmin,气水共洗15min,水洗lOmin。三、反洗阶段:开始反洗时,一般需先关闭分进水管103上的阀门117及打开反洗排水管112上的阀门119,快速的将滤池水位降下,打开反洗进气管114上的阀门121,启动反洗风机进行气洗,气洗时间约IOmin ;然后打开反洗进水管104上的进水阀门,开启I?2台反冲水泵进行气水联合反冲洗,时间约为15min。之后关闭反洗进气管114及工艺进气管113上的阀门,反冲洗风机停止运行,进行单独水冲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该曝气生物滤池的池体内布置有: 由陶粒滤料构成的滤料层; 整体滤板; 贯穿所述整体滤板布置的多个滤头; 缓冲配水区;以及 布气系统; 其中所述滤料层、所述整体滤板、所述滤头和所述布气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布置在所述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的池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承托层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该曝气生物滤池的池体内布置有: 由陶粒滤料构成的滤料层; 整体滤板; 贯穿所述整体滤板布置的多个滤头; 缓冲配水区;以及 布气系统; 其中所述滤料层、所述整体滤板、所述滤头和所述布气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孙召强郑淑文林集先王睿孙洪峰薛桂松李冬馨
申请(专利权)人:中持盈佰利北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持北京水务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