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奕文专利>正文

抗凝冻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619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凝冻电缆。其包括金属线芯、护套层,所述抗凝冻电缆的横截面为菱形。其还可以包括导热绝缘层,所述导热绝缘层和所述护套层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金属线芯的表面。其表面还可以设置有疏水薄膜,其还可以由两根及以上的绞合单元绞合而成,根据绞合单元的直径,可采用1.5~4.5米节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电缆表面产生冰冻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凝冻电缆
[0001 ]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凝冻电缆。
技术介绍
冬季,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会发生凝冻现象,造成电线结冰,尤其是高压输电线路,由于线缆相对较粗,更容易积雪结冰,引发凝冻,严重时甚至将高压电线压断,造成输电中断,对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目前,中国南方少部分地区通过对高压电缆进行电加热化冰的方法来应对冬日的凝冻现象,但该方法有能耗大、后期施工难度大、成本高等缺陷,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有效避免电缆凝冻现象发生的抗凝冻电缆。抗凝冻电缆,包括金属线芯、护套层,所述抗凝冻电缆的横截面为菱形。所述抗凝冻电缆还可以包括导热绝缘层,所述导热绝缘层和所述护套层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金属线芯的表面。所述抗凝冻电缆的表面还可以设置有疏水薄膜。所述抗凝冻电缆还可以由两根及以上的绞合单元绞合而成,根据所述绞合单元的直径,所述抗凝冻电缆采用1.5?4.5米节距。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所述抗凝冻电缆的横截面为菱形,雨雪难以附着在电缆线表面,从而有效的避免了电缆线凝冻现象的发生;其次,由于所述金属线芯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可以持续产生热量,热量通过所述导热绝缘层向所述护套层释放热量,使得所述护套层保持一定的温度,从而使所述护套层外表面不易结冰;再次,由于所述护套层表面设置有疏水薄膜,因此,雨雪不容易附着在电缆表面,防止了电缆表面产生冰冻;最后,在自然气流的作用下,大节距绞合单元径向和轴向方向相互之间有一定的位移和震动,落在绞合单元上的雨雪不容易残留凝结,也有效防止了电缆表面产生冰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横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采用大节距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抗凝冻电缆,包括金属线芯1、护套层3,所述抗凝冻电缆的横截面为菱形。所述抗凝冻电缆还包括导热绝缘层2,所述导热绝缘层2和所述护套层3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金属线芯I的表面。所述抗凝冻电缆的表面还设置有疏水薄膜4。所述抗凝冻电缆还可以采用大节距方式,如图3所示,由两根及以上的绞合单元5绞合而成,所述绞合单元5为本技术菱形截面的抗凝冻电缆,根据所述绞合单元5的直径,所述抗凝冻电缆可以采用1.5?4.5米节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抗凝冻电缆,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金属线芯、护套层,其横截面为菱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凝冻电缆还包括导热绝缘层,所述导热绝缘层和所述护套层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金属线芯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抗凝冻电缆,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金属线芯、护套层,其横截面为菱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凝冻电缆还包括导热绝缘层,所述导热绝缘层和所述护套层从内向外依次设置在所述金属线芯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凝冻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奕文
申请(专利权)人:郝奕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