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蚕丝复合丝绸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572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23:46
一种桑蚕丝复合丝绸织物,包括面层、中间层和底层,面层织物组织为平纹,一个完全组织由6根经纱和6根纬纱组成,经纱采用桑蚕丝纤维和银纤维并捻加工而成,纬纱采用桑蚕丝纤维和竹炭纤维并捻加工而成;中间层织物组织为斜纹,一个完全组织由3根经纱和3根纬纱组成,斜纹组织为一上二下右斜纹,经纱和纬纱均采用5形状记忆中空纤维和桑蚕丝纤维并捻加工而成;底层织物组织为缎纹,一个完全组织由5根经纱和5根纬纱组成,缎纹组织为五枚三飞纬面缎纹,经纱和纬纱均采用桑蚕丝纤维和竹炭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层复合方法实现复合织物的兼具一般丝绸织物穿着舒适性基本要求和抗菌性、形状记忆功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桑蚕丝复合丝绸织物
本技术涉及到新型纺织面料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桑蚕丝复合丝绸织物。
技术介绍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它与羊毛一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桑蚕丝不仅是丝绸织造最主要的原料,而且还可用于制成人造血管。蚕丝与人体的角质和胶原同为蛋白质,结构十分相近,因此,具有极好的人体生物相容性。桑蚕丝是制作蚕丝被的最佳原料,桑蚕丝做成的蚕丝被不仅柔软贴身、保暖透气,还因其绿色健康的特性,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而且蚕丝的吸湿性是纯棉的1.5倍,所以能保持皮肤水分的平衡,对皮肤干燥的老年人有很好的疗效。桑蚕丝还可开发成许多高科技副产品。将桑蚕丝脱胶、溶解、透析提纯后,可制成纯净的丝素溶液,再将丝素溶液置于塑料模具中,经烘干制成薄膜,最后再经Co60辐射消毒形成“丝素膜”。但是,目前的丝绸织物多采用单层结构,其一般具有轻薄、合身、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著舒适等优点,但是易生折皱,且一般不具备抗菌等功能性。针对此,本技术采用多层复合的方法给出一种兼具抗菌性、形状记忆功能的桑蚕丝复合丝绸织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多层复合的方法给出一种兼具抗菌性、形状记忆功能的桑蚕丝复合丝绸织物,在满足一般丝绸织物穿着舒适性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高织物的功能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桑蚕丝复合丝绸织物,包括面层,中间层和底层。所述面层织物组织为平纹,所述平纹面层一个完全组织由6根经纱和6根纬纱组成,所述经纱采用50% -60%的桑蚕丝纤维和40% -50%的银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纬纱采用50% -60%的桑蚕丝纤维和40% -50%的竹炭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中间层织物组织为斜纹,所述斜纹中间层一个完全组织由3根经纱和3根纬纱组成,斜纹组织为一上二下右斜纹,所述经纱和纬纱均采用50% -60%的形状记忆中空纤维和40% -50%的桑蚕丝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底层织物组织为缎纹,所述缎纹面层一个完全组织由5根经纱和5根纬纱组成,所述缎纹组织为五枚三飞纬面缎纹,所述经纱和纬纱均采用40% -50%的桑蚕丝纤维和50% -60%的竹炭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面层织物中,经纱密度为450_530dtex,纬纱密度为460_540dtex,纱线强力为650-758Mn/tex,织物密度为经向380-420根/10cm,纬向为280-320根/10cm,经向强力为 3500_3850N,纬向强力为 3450_3750N。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桑蚕丝纤维、银纤维、形状记忆纤维和竹炭纤维组合使用,可以综合利用四种面料的各自性能,实现复合织物的兼具一般丝绸织物穿着舒适性基本要求和抗菌性、形状记忆功能,克服目前常规单层丝绸织物的易生折皱问题,满足实际 需求,同时,面层、中间层和底层采用三种不同的织物组织,增加织物的耐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面层,2为中间层,3为底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桑蚕丝复合丝绸织物,包括面层1,中间层2和底层3。其中面层织物I组织为平纹,平纹面层一个完全组织由6根经纱和6根纬纱组成,经纱采用50% -60%的桑蚕丝纤维和40% -50%的银纤维并捻加工而成,纬纱采用50% -60%的桑蚕丝纤维和40% -50%的竹炭纤维并捻加工而成,经纱密度为450-530dtex,纬纱密度为460-540dtex,纱线强力为650_758Mn/tex,织物密度为经向380-420根/10cm,纬向为280-320根/10cm,经向强力为3500-3850N,纬向强力为3450-3750N ;中间层织物2组织为斜纹,斜纹中间层一个完全组织由3根经纱和3根纬纱组成,斜纹组织为一上二下右斜纹,经纱和纬纱均采用50% -60%的形状记忆中空纤维和40% -50%的桑蚕丝纤维并捻加工而成;底层织物3组织为缎纹,缎纹面层一个完全组织由5根经纱和5根纬纱组成,缎纹组织为五枚三飞纬面缎纹,经纱和纬纱均采用40% -50%的桑蚕丝纤维和50% -60%的竹炭纤维并捻加工而成。上述复合织物的制造方法为:首先分别制备面层、中间层和底层织物;其次,将加工好的面层、中间层和底层织物采用热熔黏合法或者直接缝制法交错结合,得到所需的复合织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桑蚕丝复合丝绸织物,包括面层、中间层和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织物组织为平纹,所述平纹面层一个完全组织由6根经纱和6根纬纱组成,所述经纱采用桑蚕丝纤维和银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纬纱采用桑蚕丝纤维和竹炭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中间层织物组织为斜纹,所述斜纹中间层一个完全组织由3根经纱和3根纬纱组成,所述斜纹组织为一上二下右斜纹,所述经纱和纬纱均采用形状记忆中空纤维和桑蚕丝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底层织物组织为缎纹,所述缎纹面层一个完全组织由5根经纱和5根纬纱组成,所述缎纹组织为五枚三飞纬面缎纹,所述经纱和纬纱均采用桑蚕丝纤维和竹炭纤维并捻加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桑蚕丝复合丝绸织物,包括面层、中间层和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织物组织为平纹,所述平纹面层一个完全组织由6根经纱和6根纬纱组成,所述经纱采用桑蚕丝纤维和银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纬纱采用桑蚕丝纤维和竹炭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中间层织物组织为斜纹,所述斜纹中间层一个完全组织由3根经纱和3根纬纱组成,所述斜纹组织为一上二下右斜纹,所述经纱和纬纱均采用形状记忆中空纤维和桑蚕丝纤维并捻加工而成;所述底层织物组织为缎纹,所述缎纹面层一个完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翔芝虞晓华钱飞杨正荣
申请(专利权)人:射阳县华宏丝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