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连墙件以及脚手架连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548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手架连墙件以及脚手架连墙结构,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并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脚手架连墙件,以及采用此脚手架连墙件组成的脚手架连墙结构,包括双头螺柱、钢板、钢管以及外螺母和内螺母,双头螺柱穿过墙体上的安装孔,将钢板与墙体相贴扣紧,并将钢管焊接在钢板上,这样在搭建脚手架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扣件将钢管与脚手架扣接,实现墙体与脚手架的连接。由于连墙件整体采用双头螺柱与螺母进行组装,因此拆装方便,并可以实现连墙件的重复使用,节约材料和成本。另外墙体上的安装孔也可以利用墙体浇筑时支模用的模板对拉螺杆留下的孔,这样使得连墙件的组装更加简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手架连墙件以及脚手架连墙结构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施工中脚手架搭建用的脚手架连墙件,以及采用此脚手架连墙件组成的脚手架连墙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都需要在外墙一侧搭建脚手架,方便工人对外墙进行粉刷或者其它作业。而脚手架必须与墙体连接起来,这样才能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目前最普遍的做法是在建筑的墙体内预埋钢管,通过扣件将预埋钢管与脚手架连接;然而,埋在墙体内的预埋钢管是不能取出和重复使用的,这样就造成极大的浪费;并且,在施工结束后还需要人工切除墙体外侧的预埋钢管,使得整个脚手架的拆装过程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并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脚手架连墙件,以及采用此脚手架连墙件组成的脚手架连墙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脚手架连墙件,包括双头螺柱、钢板、钢管以及外螺母和内螺母,所述钢管的一端与钢板的钢板外侧面焊接,钢板上设置有通孔;双头螺柱的一端穿过通孔后与外螺母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内螺母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是:所述外螺母与钢板的钢板外侧面焊接。采用上述脚手架连墙件组成的脚手架连墙结构:所述双头螺柱穿过墙体上的安装孔;钢板的钢板内侧面与墙体的墙体外侧面相贴;内螺母扣在墙体的墙体内侧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双头螺柱将钢板扣紧在墙体的表面上,同时在钢板上焊接钢管来代替之前的预埋钢管,双头螺柱的两端采用螺母进行扣接,使连墙件可以拆卸,因此可以实现脚手架连墙件的重复使用,节约材料和成本;双头螺柱穿过墙体上的安装孔后两端通过螺母进行扣紧,也能保证其连接强度;墙体上的安装孔还可以利用墙体浇筑时支模用的模板对拉螺杆留下的孔,这样使得连墙件的安装更加简便。焊接在钢板上的钢管可以通过扣件直接与脚手架扣接,因此也方便搭建脚手架。同时,本脚手架连墙件结构简单,所有零件均可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脚手架连墙件的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脚手架连墙结构的剖视图;图中标记为:双头螺柱1、钢板2、通孔21、钢板外侧面22、钢板内侧面23、外螺母31、内螺母32、墙体4、安装孔41、墙体外侧面42、墙体内侧面43、垫片5、钢管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脚手架连墙件,包括:双头螺柱1、钢板2、钢管6以及外螺母31和内螺母32,所述钢管6的一端与钢板2的钢板外侧面22焊接,钢板2上设置有通孔21 ;双头螺柱I的一端穿过通孔21后与外螺母3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内螺母32螺纹连接。为了使连墙件的强度最佳,双头螺柱I和外螺母31以及内螺母32均可以优选采用高强度得材料制成;另外内螺母32还可以配套相应的垫片5,使其扣紧效果更好。钢板2的作用是与钢管6连接,并且其连接方式为焊接,因此钢板2的大小通常由钢管6的直径大小确定,一般而言只需比钢管6的横截面略大即可;钢板2的形状也不受限制,为矩形、圆形均可。钢板2上的通孔21的大小应当满足即方便双头螺柱I穿过,同时又便于外螺母31的扣接。钢管6根据实际脚手架所用钢管大小或者扣件的配合大小进行选择,例如采用Φ48的钢管。钢管6是焊接在钢板2的钢板外侧面22上,这样可以保证连接强度最佳;但具体焊接位置并不受限制,从对称受力情况考虑通常优选将钢管6与双头螺柱I同轴向焊接在钢板外侧面22上,即钢管6套住外螺母31 ;当然,为了方便旋拧外螺母31,也可以将钢管6与外螺母31错开后在焊接在钢板外侧面22上。另外还可以将外螺母31焊接在钢板2上,这样可以固定钢板2与外螺母31的位置关系,对外螺母31起到一定的防滑效果。如图2中所示为采用上述脚手架连墙件与墙体4组成的脚手架连墙结构,其中将双头螺柱I穿过墙体4上的安装孔41 ;钢板2的钢板内侧面23与墙体4的墙体外侧面42相贴;内螺母32扣在墙体4的墙体内侧面43上。这样再通过扣件将脚手架与钢管6进行扣接,即可完成脚手架的搭建。墙体4上的安装孔41可以利用墙体4浇筑时支模用的模板对拉螺杆留下的孔,这样就不必再另外进行钻孔作业或者在浇筑墙体4时专门预留安装孔41,可简化安装过程;相应的应当选择合适大小的双头螺柱1,使其即容易的穿过模板对拉螺杆留下的孔同时又便于内螺母32的扣接。另外根据相应的情况,也可以选择是否在上述脚手架连墙结构中使用垫片5以及选择是否将外螺母31与钢板2焊接。上述脚手架连墙结构的具体安装过程可以采取如下步骤完成:1、首先将双头螺柱I的一端穿过钢板2上的通孔21并扣上外螺母31 ;此步骤还可以选择是否将外螺母31与钢板2焊接;2、其次将钢管6焊接在钢板2的钢板外侧面22上;3、接下来将双头螺柱I的另一端穿过墙体4上的安装孔41,使钢板2的钢板内侧面23与墙体4的墙体外侧面42相贴;4、最后将内螺母32与双头螺柱I连接,并扣紧在墙体4的墙体内侧面43上;此步骤还可以选择是否使用垫片5。通过上述步骤,即完成了对脚手架连墙结构的安装过程,此时,只需要将脚手架与钢管6通过扣件进行连接即可完成脚手架的搭建。当施工完成后需要拆卸脚手架连墙件时,只需要松开内螺母32,然后将双头螺柱I取出即可。回收的脚手架连墙件还可以重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头螺柱(1)、钢板(2)、钢管(6)以及外螺母(31)和内螺母(32),所述钢管(6)的一端与钢板(2)的钢板外侧面(22)焊接,钢板(2)上设置有通孔(21);双头螺柱(1)的一端穿过通孔(21)后与外螺母(3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内螺母(32)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脚手架连墙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头螺柱(I)、钢板(2)、钢管(6)以及外螺母(31)和内螺母(32),所述钢管(6)的一端与钢板(2)的钢板外侧面(22)焊接,钢板(2)上设置有通孔(21);双头螺柱(I)的一端穿过通孔(21)后与外螺母(31)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内螺母(32)螺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连接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江罗京
申请(专利权)人:中誉远发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