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FC电路及逆变焊机电源
本技术涉及逆变焊机
,特别涉及一种PFC电路及逆变焊机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PFC技术的日益成熟,PFC技术在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电磁兼容问题以及其宽电压工作范围的优势已日益明显。目前,Boost PFC电路已广泛应用于逆变焊机电源中。Boost PFC电路(升压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工作模式,按照其升压电感电流的连续与否,Boost PFC电路的工作模式可分为电感电流连续工作模式(CCM)、电感电流不连续工作模式(DCM)和电感电流临界连续模式(CRM)。然而,Boost PFC电路在CCM模式下,具有导通损耗小,输入电流纹波小等优点,但是Boost PFC电路在该模式下,其输出整流二极管会产生很高的反向恢复损耗,极易受到干扰,从而引起Boost PFC电路故障;而%0^ PFC电路在DCM模式下,具有开关损耗小,输出整流二极管不会产生反向恢复损耗,但是该模式下,其输入电流的纹波很大,因此,Boost PFC电路在该模式下,其前级的EMI (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滤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FC电路,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直流电源输出端、升压电感、PFC芯片、PFC工作电压输入端、整流模块、输入电压采集模块、输入电流采集模块、输出电压采集模块、输出电流采集模块及PWM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PWM输出模块包括IGBT电路、以及用于对所述IGBT电路和所述PFC芯片进行隔离的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连接于所述PFC芯片与所述IGBT电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FC电路,包括交流电源输入端、直流电源输出端、升压电感、PFC芯片、PFC工作电压输入端、整流模块、输入电压采集模块、输入电流采集模块、输出电压采集模块、输出电流采集模块及PWM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PWM输出模块包括IGBT电路、以及用于对所述IGBT电路和所述PFC芯片进行隔离的隔离电路;所述隔离电路连接于所述PFC芯片与所述IGBT电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F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PFC芯片的型号为L498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F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NPN三极管及PNP三极管;其中,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PFC芯片的PWM信号输出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NPN三极管及PNP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NPN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PFC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NPN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 PNP三极管的发射极还经所述第二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IGBT电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PNP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且与所述IGBT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PFC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电路包括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 IGBT管、第二 IGBT管、第一二极管及第一电容;其中, 所述第一 IGBT管的栅极经所述第五电阻连接于所述隔离电路中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一 IGBT管的源极与所述输出电流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 IGBT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 IGBT管的栅极经所述第六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二 IGBT管的源极与所述输出电流采集模块连接,所述第二 IGBT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光,王兆胜,郑阳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