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438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它包括可折叠和展开的车架,车架包括:推杆;前支杆,其下端安装有前轮组件,推杆可沿前支杆的轴向滑动地连接于前支杆;后支杆,其上部转动地连接于前支杆的上部、下端安装有后轮组件;连杆,其前部转动地连接于推杆的下部、后端转动地连接于后支杆的下部;车架具有供单人使用的单人状态和供双人使用的双人状态,当车架在双人状态时,前支杆与后支杆相对展开并构成一夹角A,当车架在单人状态时,前支杆与后支杆之间构成一夹角B;当车架完成折叠时,前支杆与后支杆之间构成一夹角C,其中夹角A>B>C≥0°且夹角A小于18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儿童推车既可供单人也可供双人使用,且转换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尤其是一种可折叠且可供单人或双人使用的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相比可供单人使用的单人座儿童推车和可供两人使用的双人座儿童推车,既可供单人使用也可供双人使用的儿童推车由于在功能和节约成本、空间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而受到许多消费者的青睐。因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方便地在单人状态和双人状态之间转化的儿童推车是设计者所追求的的目标,同时也是使该类推车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推车,其既可供单人也可供双人使用,且单双人转换方便轻松。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可折叠和展开的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推杆; 前支杆,其下端安装有所述前轮组件,所述推杆可沿所述前支杆的轴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杆; 后支杆,其上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杆的上部、下端安装有所述后轮组件; 连杆,其前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推杆的下部、后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支杆的下部;所述车架具有供单人使用的单人状态和供双人使用的双人状态,当所述车架在双人状态时,所述前支杆与后支杆相对展开并构成一夹角A,当所述车架在单人状态时,所述前支杆与后支杆之间构成一夹角B ; 当所述车架完成折叠时,所述前支杆与后支杆之间构成一夹角C,其中夹角A>B>C ^ 0°且夹角A小于180°。优选地,所述推杆的轴向与所述前支杆的轴向相平行。优选地,所述前支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供所述推杆穿过的通孔,所述推杆可沿轴向滑动地穿设与所述通孔内,所述后支杆的上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块。优选地,所述夹角B小于90度。优选地,所述推杆的长度大于所述前支杆的长度,当车架折叠完成后所述推杆的下端延伸至前支杆下端的下方。优选地,所述前支杆的长度大于后支杆的长度,当车架折叠完成后所述后轮组件收纳于前轮组件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前支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座兜的第一座位。更优选地,所述连杆的后端或后支杆的下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座兜的第二座位。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座位、第二座位可拆卸地连接于车架上。优选地,当车架完成折叠时,所述推杆的下端与前轮组件齐平于地面。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结构,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推杆、前支杆、后支杆以及连杆构成一个曲柄滑块机构,由推杆沿前支杆的滑动带动后支杆转动以改变前支杆和后支杆之间的夹角,第一座位和第二座位之间的距离随之增大和减小,当第一座位和第二座位靠近时,仅在第一座位上安装一个座兜,可方便轻松地实现单人状态和双人状态之间的转动;而且在转换双人状态后,后支杆向前转动,使得推杆上部和后支杆下部的水平距离增大,即可供推车人踢脚的区域变大,推车人更方便轻松;随着推杆继续向下滑动,连杆和后支杆相对展开,后支杆持续向前转动至与前支杆靠拢,后轮组件收纳于前轮组件的上方,推车折叠方便,可带座兜折叠而且折叠后可通过前轮组件自立。【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架在双人状态时的侧视图; 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架在双人状态时的立体图; 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架在单人状态时的侧视图; 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架在单人状态时的立体图; 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车架在完成折叠后的侧视图。以上附图中:1、如轮组件;2、后轮组件;3、推杆;4、如支杆;41、连接块;5、后支杆;6、连杆;7、第一座位;71、安装架;8、第二座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结合附图1至5所示,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可折叠和展开的车架、前轮组件1、后轮组件2。该儿童推车可折叠且既可供单人使用也可供双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提及的上、下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和使用人员对儿童推车在展开使用时的惯常观察角度定义的,对应于附图1中纸面的上和下,前、后则是根据儿童推车的推行方向定义的,对应于附图1中纸面的左和右。所述车架包括:推杆3,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儿童推车的左右两侧,其上部通过一横杆相连便于推车人施力; 前支杆4,其为两个且下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前轮组件1,所述推杆3可沿所述前支杆4的轴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杆4,两个前支杆4的下端通过一横杆连接; 后支杆5,其为两个且上部分别转动地连接于一个所述前支杆4的上部、下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后轮组件2,两个后支杆5的下端通过一横杆连接; 连杆6,其为两个且前部分别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推杆3的下部、后端分别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支杆5的下部,两个连杆6分别位于儿童推车的左右两侧且沿前后方向延伸; 第一座位7,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前支杆4上用于安装座兜,大致位于前支杆4的中部位置; 第二座位8,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连杆6的后端用于安装座兜,具体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后支杆5与连杆6的连接处。所述车架具有供单人使用的单人状态和供双人使用的双人状态。结合附图1和附图2所示,当所述车架在双人状态时,所述推杆3的下部与前支杆4的上部相靠近,并带动所述前支杆4与后支杆5相对展开并构成一夹角A,所述第一座位7和第二座位8相远离且均安装有一座兜供两个儿童使用。结合附图3和附图4所示,当所述车架在单人状态时,所述推杆3的下部与前支杆4的上部相远离,所述前支杆4与后支杆5相向靠拢并构成一夹角B,所述第一座位7和第 二座位8相靠近且第一座位7上安装有一座5?供一个儿童使用,第二座位8可从车架上拆卸也可不拆卸。结合附图5所示,当所述车架折叠时,所述推杆3的上端与前支杆4的上端逐渐靠近,所述连杆6与后支杆5相对展开,所述前支杆4与后支杆5逐渐靠近且在折叠完成后构成一夹角C,其中夹角A>B>C≥0°且夹角A小于180°。所述推杆3的轴向与所述前支杆4的轴向相平行。所述推杆3的长度大于所述前支杆4的长度,当车架折叠完成后所述推杆3的上部与前支杆4的上端相靠近,当车架转换为双人状态后,推杆3的上部依然位于前支杆4的上方以便推车人推车。所述前支杆4的长度大于后支杆5的长度,当车架折叠完成后所述后轮组件2收纳于前轮组件I的上方。推杆3滑动至前支杆4的后方且推杆3的下端延伸至前支杆4的下方并与地面相接触,和两个前轮组件I 一起对折叠后的儿童推 车形成支撑,使折叠后的儿童推车可自立于地面上。所述前支杆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连接块41,所述连接块41上开设有供所述推杆3穿过的通孔,所述推杆3可沿轴向滑动地穿设与所述通孔内,所述后支杆5的上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块41。推杆3的下端始终位于连接块41的下方。所述夹角B小于90度。当车架由双人状态转换至单人状态时,推杆3沿连接块41的通孔向下移动,推杆3与连杆6连接处与后支架5与连接块41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使后支杆5的下端向前支杆4的方向转动,当夹角B变小使得推杆3上部和后支杆5下部的水平距离增大,即可供推车人踢脚的区域变大,推车人更方便轻松。夹角B越小,上述区域也就越大,但推车的稳定性降低,故车架单人状态时,后支杆5转至基本竖直时,车架在具有稳定性的同时具有较大的可供推车人踢脚的区域。所述第一座位7还包括用于连接座兜的安装架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可折叠和展开的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推杆;前支杆,其下端安装有所述前轮组件,所述推杆可沿所述前支杆的轴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杆;后支杆,其上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杆的上部、下端安装有所述后轮组件;连杆,其前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推杆的下部、后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支杆的下部;所述车架具有供单人使用的单人状态和供双人使用的双人状态,当所述车架在双人状态时,所述前支杆与后支杆相对展开并构成一夹角A,当所述车架在单人状态时,所述前支杆与后支杆之间构成一夹角B;当所述车架完成折叠时,所述前支杆与后支杆之间构成一夹角C,其中夹角A>B>C≥0°且夹角A小于1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可折叠和展开的车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 推杆; 前支杆,其下端安装有所述前轮组件,所述推杆可沿所述前支杆的轴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杆; 后支杆,其上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前支杆的上部、下端安装有所述后轮组件; 连杆,其前部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推杆的下部、后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后支杆的下部; 所述车架具有供单人使用的单人状态和供双人使用的双人状态,当所述车架在双人状态时,所述前支杆与后支杆相对展开并构成一夹角A,当所述车架在单人状态时,所述前支杆与后支杆之间构成一夹角B ; 当所述车架完成折叠时,所述前支杆与后支杆之间构成一夹角C,其中夹角A>B>C≥O。且夹角A小于1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轴向与所述前支杆的轴向相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仨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