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瓶瓶盖输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4280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2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瓶瓶盖输出机构,包括呈筒状的置料桶,置料桶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导轨,置料桶的底部设置有瓶盖制动装置,螺旋导轨的出口端还连接有输出导轨,螺旋导轨上设置有缺口,缺口两侧的螺旋导轨端面的下方均设置有凸台,凸台上设置有缺口桥,缺口桥的上表面与螺旋导轨上表面光滑过渡,缺口桥的宽度小于螺旋导轨的宽度,螺旋导轨自由侧上还固定连接有螺栓座,螺栓座中设置有顶紧螺栓,缺口处的置料桶内壁上还设置有凸起,瓶盖制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转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进入到输出导轨中的瓶盖大小端的方向具有一致性,有利于药瓶包装的效率,且适用于一定尺寸范围内的瓶盖定向输出要求,便于瓶盖顺利的进入到输出导轨中。(*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瓶瓶盖输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药品瓶盖安装辅助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药瓶瓶盖输出机构。
技术介绍
制药行业中,首先是将成分混合均匀的药粉装入经过清洗的药瓶中,然后再将柔性瓶盖按压到瓶口上完成药瓶的封装,最后添加保护铝箔盖。为提高以上药瓶的包装效率,现有技术中用于以上包装的生产线一般设置有用于瓶盖输出的输出导轨,即瓶盖由输出导轨输出,包装人员采用人工按压或者利用机械设备的方法完成瓶盖的安装。而现有技术中瓶盖送入输出导轨可通过人工放入和传送带自动传送的方式,但上述人工放入和传送带自动传送的方式分别存在效率低和瓶盖进入到输出导轨内时瓶盖的正反面得不到控制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人工放入和传送带自动传送的方式分别存在效率低和瓶盖进入到输出导轨内时瓶盖的正反面得不到控制的缺陷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瓶瓶盖输出机构。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问题:一种药瓶瓶盖输出机构,包括呈筒状的置料桶,所述置料桶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状的螺旋导轨,置料桶的底部设置有瓶盖制动装置,螺旋导轨的入口端与瓶盖制动装置相接,螺旋导轨的出口端还连接有输出导轨,所述螺旋导轨上的任意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药瓶瓶盖输出机构,包括呈筒状的置料桶(2),所述置料桶(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状的螺旋导轨(6),置料桶(2)的底部设置有瓶盖制动装置,螺旋导轨(6)的入口端与瓶盖制动装置相接,螺旋导轨(6)的出口端还连接有输出导轨(3),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轨(6)上的任意位置还设置有贯穿螺旋导轨(6)两侧的缺口(5),所述缺口(5)两侧的螺旋导轨(6)端面的下方均设置有凸台(12),所述凸台(12)上设置有块状的缺口桥(9),所述缺口桥(9)的下表面与凸台(12)接触,缺口桥(9)的上表面与螺旋导轨(6)上表面光滑过渡,缺口桥(9)的宽度小于螺旋导轨(6)的宽度,螺旋导轨(6)自由侧上还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瓶瓶盖输出机构,包括呈筒状的置料桶(2),所述置料桶(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状的螺旋导轨(6),置料桶(2)的底部设置有瓶盖制动装置,螺旋导轨(6)的入口端与瓶盖制动装置相接,螺旋导轨(6)的出口端还连接有输出导轨(3),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轨(6 )上的任意位置还设置有贯穿螺旋导轨(6 )两侧的缺口( 5 ),所述缺口( 5 )两侧的螺旋导轨(6)端面的下方均设置有凸台(12),所述凸台(12)上设置有块状的缺口桥(9),所述缺口桥(9)的下表面与凸台(12)接触,缺口桥(9)的上表面与螺旋导轨(6)上表面光滑过渡,缺口桥(9)的宽度小于螺旋导轨(6)的宽度,螺旋导轨(6)自由侧上还固定连接有螺栓座(10),所述螺栓座(10)中设置有与之成螺纹连接的顶紧螺栓(11 ),顶紧螺栓(11)的螺纹段端部与缺口桥(9)的侧面接触,缺口(5)处的置料桶(2)内壁上还设置有相对于置料桶(2 )内壁凸出且位置可调的凸起(8 ),所述瓶盖制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I)和连接在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成斌邹学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