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402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板,包括外板体和内板体,内板体的左侧边被外板体的左侧边向内弯折包夹后与外板体连接在一起,内板体的右侧边被外板体的右侧边向内弯折包夹后与外板体连接在一起;连接在一起的外板体和内板体形成具有封闭内腔的复合体,内腔中填充有保温材料层;复合体的右侧面上设有通过弯折外板体而形成的右插槽,复合体的左侧面上设有通过弯折外板体而形成的左插槽和左插筋,左插槽紧邻内板体设置,左插槽的外槽壁构成所述左插筋的内侧面,所述左插槽的内槽壁外伸高出左插筋,所述左插槽的内槽壁高出左插筋的部段以及内板体与其接触的部段形成连接部。该结构的外墙保温板强度高,重量轻,保温效果好,安装简便、快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墙保温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墙保温板。
技术介绍
为了增加建筑物墙体的保温效果,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建筑物外墙一般要进行保温处理。目前,保温处理的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是加厚墙体,二是抹保温砂浆,三是粘接保温泡沫板。上述方式一带来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大增,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上述方式二不但带来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增大,而且容易脱落和开裂;上述方式三不但时间久了容易脱落,而且防火性能低。因此,有必有设计一种施工方便、强度高和保温效果好的外墙保温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接方便、强度高和保温效果好的外墙保温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外墙保温板,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外板体和内板体,所述内板体的左侧边被外板体的左侧边向内弯折后形成的左包夹部包夹后与外板体连接在一起,内板体的右侧边被外板体的右侧边向内弯折后形成的右包夹部包夹后与外板体连接在一起;连接在一起的外板体和内板体形成具有封闭内腔的复合体,所述内腔中填充有保温材料层;所述复合体的右侧面上设有通过弯折外板体而形成的右插槽,所述复合体的左侧面上设有通过弯折外板体而形成的左插槽和左插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体(1)和内板体(2),所述内板体(2)的左侧边被外板体(1)的左侧边向内弯折后形成的左包夹部(3)包夹后与外板体(1)连接在一起,内板体(2)的右侧边被外板体(1)的右侧边向内弯折后形成的右包夹部(4)包夹后与外板体(1)连接在一起;连接在一起的外板体(1)和内板体(2)形成具有封闭内腔的复合体,所述内腔中填充有保温材料层(5);所述复合体的右侧面上设有通过弯折外板体而形成的右插槽(6),所述复合体的左侧面上设有通过弯折外板体而形成的左插槽(7)和左插筋(8),所述左插槽(7)紧邻内板体(2)设置,所述左插槽(7)的外槽壁构成所述左插筋(8)的内侧面,所述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板体(I)和内板体(2),所述内板体(2)的左侧边被外板体(I)的左侧边向内弯折后形成的左包夹部(3)包夹后与外板体(I)连接在一起,内板体(2)的右侧边被外板体(I)的右侧边向内弯折后形成的右包夹部(4)包夹后与外板体(I)连接在一起;连接在一起的外板体(I)和内板体(2)形成具有封闭内腔的复合体,所述内腔中填充有保温材料层(5);所述复合体的右侧面上设有通过弯折外板体而形成的右插槽(6),所述复合体的左侧面上设有通过弯折外板体而形成的左插槽(7)和左插筋(8),所述左插槽(7 )紧邻内板体(2 )设置,所述左插槽(7 )的外槽壁构成所述左插筋(8 )的内侧面,所述左插槽(7)的内槽壁外伸高出左插筋(8),所述外伸的内槽壁以及与外伸的内槽壁其相接触的部分内板体(2)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延全高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贝加尔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