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液体高位自动补水控制装置,包括进水管、减压阀、连接管、电磁阀、补水管、溢水管、排水管和排水阀,进水管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减压阀,连接管连接在减压阀的另一端与电磁阀之间,补水管一端与电磁阀相连,另一端与水箱体相通连,溢水管的一端与水箱体相通连,设置在水箱体的顶端,溢水管的另一端与排水管相连,排水管设置在水箱体的底端,排水阀设置在水箱体连接端与溢水管连接端之间的排水管上。由于在水箱上增加了该自动补水控制装置,无需人工补水,实现补水自动化,减少人为误差,节约人力,保证水箱内的液体前后温差,保证了水箱的试验精度。(*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箱液体高位自动补水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箱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箱的自动补水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水箱主要用于实验室中的蒸馏、干燥、浓缩及湿溃化学药品或生物制品,也可用于恒温加热和其他温度试验,是生物、遗传、病毒、水产、环保、医药、卫生、化验室、分析室、教育科研的必备仪器。现在一般的水箱内水平放置不锈钢管状加热器,水槽的内部放有带孔的铝制搁板。上盖上配有不同口径的组合套圈,可适应不同口径的烧瓶。水箱左侧有放水管,恒温水箱右侧是电气箱,电气箱前面板上装有温度控制仪表、电源开关。电气箱内有电热管和传感器。该温度控制系统采用了优质电子元件,控温灵敏、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其工作原理:通过传感器输出控制信号,有效地控制电加热管的平均加热功率,使水槽内的水保持恒温。在水箱中,水位的高低对试验的影响较大,由于水位高度会随着水的挥发速度而变化,温度高低是影响挥发关键因素之一,温度越高挥发的越快,水位过低不仅会破坏实验物体或液体的性质,而且会导致加热装置干烧,严重时会损坏仪器或者引发火灾事故,水位过高也会影响试验结果,甚至会造成液体外溢,既浪费又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现有技术对水位的控制采用的是肉眼观察法,纯粹靠操作者的人工观察和手工添加,因此试验精度难以保证。随着现在科技的迅速发展,试验精度和稳性重复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水箱的无法满足要求,如何实现对水箱的水位实现精确控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水箱水位多段控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水箱体1、非导磁导向杆2、浮动块3、磁环4、上位磁性开关5、下位磁性开关6、报警磁性开关7和控制系统8,非导磁导向杆2垂直位于水箱体I内,在非导磁导向杆2的上端设有限位卡圈9,非导磁导向杆2的下端通过固定螺母10密封地固定在水箱体I的底部,在浮动块3上设有与非导磁导向杆2的外圆相配合的导向孔,磁环4镶嵌在浮动块3中,磁环4的内圈与浮动块3上的导向孔同轴,磁环4的内圈套装在非导磁导向杆2上,上位磁性开关5、下位磁性开关6和报警磁性开关7沿高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非导磁导向杆2内,上位磁性开关5、下位磁性开关6和报警磁性开关7均与控制系统8电连接。这种水位多段控制装置对水箱的水位采用了磁性开关控制,将磁性开关设置在非导磁导向杆内,控制磁性开关的磁环镶嵌在浮动块内,磁环随浮动块在水面上升降,从而实现对水箱水位的多段精确控制显示和超低水位的报警提示,消除因水箱内水位高低波动对试验精度的影响,杜绝因严重缺水导致干烧,防止水箱意外损坏或者更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能延长水箱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同时还能简化水箱水位操作,提高工作的效率。虽然解决了水箱的水位精确控制的问题,但液体高位往往人为加入水多少来控制,无法实现自动补水,加水时一次补充使得水箱内的液体前后温差较大,水温差会影响试验精度,不能保证水箱的试验精度。随着科学发展,迫切需要液体高位进行自动补给装置,如何通过液体高位自动补给装置是本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箱液体高位自动补水控制装置,使得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根据水位需要自动补水控制水位,防止补水时一次性加水温度差过大给试验精度带来影响。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箱液体高位自动补水控制装置,包括进水管、减压阀、连接管、电磁阀、补水管、溢水管、排水管和排水阀,进水管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减压阀,连接管连接在减压阀的另一端与电磁阀之间,补水管一端与电磁阀相连,另一端与水箱体相通连,溢水管的一端与水箱体的顶端相通连,溢水管的另一端与排水管相连,排水管的一端与水箱体的底端相通连,排水阀设置在水箱体与溢水管连接端之间的排水管上。由于在水箱上增加了该自动补水控制装置,当水蒸发到需要补水的位置时,感应器向控制系统发出电信号给出水位低信号,控制器打开电磁阀,水源通过进水管到减压阀,减压阀将水源压力减小到小于一天中的水压最小值,保证水压固定,水源经过减压阀进入连接管,再通过电磁阀进入补水管后进入水箱体内,水箱体内的液体温度达到预定值后,感应器向控制系统发出电信号给出温度低信号,控制器关闭电磁阀,水源不再进入水箱体内,当温度达到原值时,感应器向控制系统发出电信号给出温度高信号,控制器打开电磁阀,水源继续补入水箱体内,重复该步骤,直到水位达到需要的位置。在水箱体上设置溢水管,在放水时,如果在电磁阀内夹杂杂物,电磁阀关闭不紧密,水会一直流入水箱体内,当水位到达溢水管的位置时,水从溢水管流出,进入排水管排到外面,水箱体内的液体要更换时,打开排水管的排水阀,将水箱体内的液体排尽。该自动补水系统简单方便,解决了水箱的自动补水控制问题,无需人工补水,实现补水自动化,减少人为误差,节约人力,减压阀的设计可以让水压在一整天都保持恒定不变,加水时慢慢补充,保证水箱内的液体前后温差在IV,不会有大的水温差,保证了水箱的试验精度。溢水管的设计保证了水箱体内的水不会从顶端溢出。排水管可以将水箱体内的液体排尽,方便清洗水箱体。【附图说明】:图1为水箱水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与水箱体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_水箱体;2_非导磁导向杆;3_浮动块;4-磁环;5_上位磁性开关;6-下位磁性开关;7_报警磁性开关;8_控制系统;9_限位卡圈;10_固定螺母;11_进水管;12_减压阀;13_连接管;14_电磁阀;15_补水管;16_溢水管;17_排水管;18_排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水箱液体高位自动补水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进水管11、减压阀12、连接管13、电磁阀14、补水管15、溢水管16、排水管17和排水阀18,进水管11 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减压阀12,连接管13连接在减压阀12的另一端与电磁阀14之间,补水管15 —端与电磁阀14相连,另一端与水箱体I相通连,溢水管16的一端与水箱体I的顶端相通连,溢水管16的另一端与排水管17相连,排水管17的一端与水箱体I的底端相通连,排水阀 18设置在水箱体I连接端与溢水管16连接端之间的排水管17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箱液体高位自动补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水管(11)、减压阀(12)、连接管(13)、电磁阀(14)、补水管(15)、溢水管(16)、排水管(17)和排水阀(18),进水管(11)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减压阀(12),连接管(13)连接在减压阀(12)的另一端与电磁阀(14)之间,补水管(15)一端与电磁阀(14)相连,另一端与水箱体(1)相通连,溢水管(16)的一端与水箱体(1)的顶端相通连,溢水管(16)的另一端与排水管(17)相连,排水管(17)的一端与水箱体(1)的底端相通连,排水阀(18)设置在水箱体(1)与溢水管(16)连接端之间的排水管(1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箱液体高位自动补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水管(11)、减压阀(12)、连接管(13)、电磁阀(14)、补水管(15)、溢水管(16)、排水管(17)和排水阀(18),进水管(11)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减压阀(12),连接管(13)连接在减压阀(12)的另一端与电磁阀(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祥,王国徽,陈云东,
申请(专利权)人:王国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