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油系统联锁机构注氮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276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排油系统联锁机构注氮灭火装置,包括消防柜体、氮气罐,消防柜体内固定安装有排油总成与充氮总成,排油总成为2套且分别与第一排油管路与第二排油管路相联,充氮总成分别与第一注氮管路和第二注氮管路相联,氮气罐通过软管与充氮总成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能够在断电情况下依然确保完成先排油,后注氮动作,同时能够避免误充氮,氮泄漏问题,而且可以同时或分别对两台变压器进行灭火动作,同时采用可解列结构。(*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排油系统联锁机构注氮灭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油注氮灭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压器的双排油系统联锁机构注氮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变压器充氮灭火装置是用于发电厂、变电站容量在2MVA以上大型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灭火消防一种装置,但传统结构的变压器充氮灭火装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对灭火的效果、装置自身的稳定性,都有较大的影响;而传统结构的变压器充氮灭火装置,最大的缺陷是充氮机构和排油机构均为单独靠电驱动,一旦设备断电,便无法驱动,而在火场的各种复杂情况下,断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因此安全隐患非常大,一旦灭火装置无法运行,便会造成重大的经济、人员损失,同时,传统结构的变压器充氮灭火装置的充氮和排油装置均不是可解列(驱动力与被驱动对象脱离)结构,因此无法进行全功能试验,不能够保证驱动机构能够长期保持有效状态,也是极大的安全隐患,而传统结构的灭火装置由于其自身结构的局限性,不能够保证做到先进行对变压器排油,后进行充氮灭火的动作,而一旦变压器内油未排尽便开始充氮灭火,效果肯定是事?首功半;同时,传统结构的变压器充氮灭火装置只能够一对一进行灭火动作,也就是一台灭火装置只能够对一台变压器进行灭火,这样的结构就使得施工时候需要更多的灭火装置,增加了项目预算,同时大数量的灭火装置也不便于后期的管理与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断电情况下依然确保完成先排油,后注氮动作,同时能够避免误充氮,氮泄漏问题,而且可以同时或分别对两台变压器进行灭火动作的可解列结构的双排油系统联锁机构注氮灭火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排油系统联锁机构注氮灭火装置,包括消防柜体、氮气罐,消防柜体内固定安装有排油总成与充氮总成,排油总成为2套且分别与第一排油管路与第二排油管路相联,充氮总成分别与第一注氮管路和第二注氮管路相联,氮气罐通过软管与充氮总成联通;每套排油总成包括排油 重锤机构与排油重锤支承机构,每套排油重锤机构分别与第一排油管路和第二排油管路相联,每套排油重锤机构具有开关支承座,开关支承座上穿装有主轴,重锤通过轴承与主轴转动连接,主轴上还固定穿装有凸轮,且凸轮通过螺钉固定在开关支承座与重锤之间,法兰与扇形板使重锤与凸轮实现轴向固定,开关支承座上还具有与凸轮配合的第一行程开关与第二行程开关;每套排油重锤支承机构具有支架体与锁定支板,电磁块通过吸铁座固定在支架体上,吸铁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拨叉,且第一拨叉位于电磁块与支架体之间,支架体上具有第一弹销压套,第一弹销压套抵靠在第一拨叉的一端,锁定支板上转动安装有支承块,支承块支承重锤,支承块后端具有杠杆臂,第一拨叉的另一端扎扣在杠杆臂上,杠杆臂上还具有档杆,支架体上还具有第二弹销压套,第二弹销压套抵靠在杠杆臂上,锁定支板上还具有第三行程开关和与第三行程开关相配合的旋转挡块;充氮总成包括充氮重锤机构与充氮管路,充氮管路分别与第一注氮管路和第二注氮管路相联,充氮重锤机构包括下体,下体侧边固定安装有自复式重锤阀,重锤组体通过支座固定在自复式重锤阀的上端,重锤组体与支座转动连接,且自复式重锤阀上具有与重锤组体相配合的触点压冒,自复式重锤阀一端通过软管与氮气罐连通,另一端与充氮管路连通,下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上体,上体上部具有与重锤组体相配合的第四行程开关,上体上固定连接有U型铁,支撑销轴穿装在U型铁上,并且前端支撑重锤组体,支撑销轴后端还安装有阀杆弹簧套,推杆穿装在阀杆弹簧套内,且与支撑销轴后端固定连接,U型铁还装有第二拨叉座与挂板,第二拨叉与第二拨叉座转动连接,且第二拨叉的一端与支撑销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挂板上的电磁铁相配合,上体上还具有第五行程开关和与第五行程开关相配合的插销;充氮管路包括2套球阀和单向节流阀,每套球阀和单向节流阀通过软管分别与第一注氮管路和第二注氮管路相联,球阀上具有开关扳手,开关扳手通过连杆与排油重锤机构连接。所述连杆活动连接有拨头,拨头固定安装在法兰上。所述消防柜体内还安装有加热器与端子箱。软管为不锈钢金属软管。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不论是排油总成或是充氮总成的开阀执行机构均采用到了重锤机构,即重力储能且可解列式电磁驱动装置,重锤驱动的驱动力恒定,不会因环境时间等因素改变,而为保证驱动机构能够长期保持有效状态,定期的维护试验是必不可少的,而由于本技术采用了可解列结构,即可在进行释放重锤试验的同时,保证不打开阀门,即可在变压器停电状态下,又可在运行状态下进行全功能试验,这对保证灭火装置长期可靠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充氮管路包括2套球阀和单向节流阀,每套球阀和单向节流阀通过软管分别与第一注氮管路和第二注氮管路相联,球阀上具有开关扳手,开关扳手通过连杆与排油重锤机构连接,采用这种结构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当排油重锤机构动作,才会通过开关扳手来打开球阀,进行充氮动作,这样就实现了先排油、后充氮的工作要求,变压器内部高温油体排除后再充氮灭火,所取得的效果大大提高,同时也避免了充氮总成接受错误指令后进行误操作,对变压器进行充氮,保证了变压器的可靠运行。每套排油重锤支承机构具有支架体与锁定支板,电磁块通过吸铁座固定在支架体上,吸铁座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拨叉,且第一拨叉位于电磁块与支架体之间,支架体上具有第一弹销压套,第一弹销压套抵靠在第一拨叉的一端,锁定支板上转动安装有支承块,支承块支承重锤,支承块后端具有杠杆臂,第一拨叉的另一端扎扣在杠杆臂上,杠杆臂上还具有档杆,支架体上还具有第二弹销压套,第二弹销压套抵靠在杠杆臂上,锁定支板上还具有第三行程开关和与第三行程开关相配合的旋转挡块,当外部电路没有切断且需要对变压器排油时,电磁块便开始动作,带动第一拨叉转动,此时第一拨叉扎扣在杠杆臂上的一端便会松脱,支承块便会转动动作,使得重锤落下,进行排油,而当外部电路切断且需要对变压器排油时,可手动按压档杆,此时杠杆臂便会向下运动,第一拨叉扎扣在杠杆臂上的一端便会松脱,支承块便会转动动作,使得重锤落下,进行排油;充氮重锤机构包括下体,下体侧边固定安装有自复式重锤阀,重锤组体通过支座固定在自复式重锤阀的上端,重锤组体与支座转动连接,且自复式重锤阀上具有与重锤组体相配合的触点压冒,自复式重锤阀一端通过软管与氮气罐连通,另一端与充氮管路连通,下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上体,上体上部具有与重锤组体相配合的第四行程开关,上体上固定连接有U型铁,支撑销轴穿装在U型铁上,并且前端支撑重锤组体,支撑销轴后端还安装有阀杆弹簧套,推杆穿装在阀杆弹簧套内,且与支撑销轴后端固定连接,U型铁还装有第二拨叉座与挂板,第二拨叉与第二拨叉座转动连接,且第二拨叉的一端与支撑销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挂板上的电磁铁相配合,上体上还具有第五行程开关和与第五行程开关相配合的插销,外部电路没有切断且需要进行充氮时,电磁铁便开始动作,带动第二拨叉转动,而第二拨叉的一端与支撑销轴固定连接,因此带动支撑销轴运动,使得重锤组体落下,进行充氮,而当外部电路切断且需要进行充氮时,可手动牵拉推杆,带动支撑销轴运动,使得重锤组体落下,进行充氮;上述排油总成和充氮总成均可以在有电、无电状态下正常工作,这一性能无疑大大超越了传统结构的灭火装置,使得本技术无论在有电、无电状态均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排油系统联锁机构注氮灭火装置,包括消防柜体(1)、氮气罐(9),消防柜体(1)内固定安装有排油总成(2)与充氮总成(4),其特征在于:排油总成(2)为2套且分别与第一排油管路(5)与第二排油管路(6)相联,充氮总成(4)分别与第一注氮管路(7)和第二注氮管路(8)相联,氮气罐(9)通过软管(3)与充氮总成(4)联通;    每套排油总成(2)包括排油重锤机构(2‑1)与排油重锤支承机构(2‑2),每套排油重锤机构(2‑1)分别与第一排油管路(5)和第二排油管路(6)相联,每套排油重锤机构(2‑1)具有开关支承座(2‑1‑6),开关支承座(2‑1‑6)上穿装有主轴(2‑1‑7),重锤(2‑1‑3)通过轴承(2‑1‑4)与主轴(2‑1‑7)转动连接,主轴(2‑1‑7)上还固定穿装有凸轮(2‑1‑5),且凸轮(2‑1‑5)通过螺钉固定在开关支承座(2‑1‑6)与重锤(2‑1‑3)之间,法兰(2‑1‑1)与扇形板(2‑1‑2)使重锤(2‑1‑3)与凸轮(2‑1‑5)实现轴向固定,开关支承座(2‑1‑6)上还具有与凸轮(2‑1‑5)配合的第一行程开关(2‑1‑8)与第二行程开关(2‑1‑9);            每套排油重锤支承机构(2‑2)具有支架体(2‑2‑1)与锁定支板(2‑2‑8),电磁块(2‑2‑10)通过吸铁座(2‑2‑2)固定在支架体(2‑2‑1)上,吸铁座(2‑2‑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拨叉(2‑2‑9),且第一拨叉(2‑2‑9)位于电磁块(2‑2‑10)与支架体(2‑2‑1)之间,支架体(2‑2‑1)上具有第一弹销压套(2‑2‑6),第一弹销压套(2‑2‑6)抵靠在第一拨叉(2‑2‑9)的一端,锁定支板(2‑2‑8)上转动安装有支承块(2‑2‑3),支承块(2‑2‑3)支承重锤(2‑1‑3),支承块(2‑2‑3)后端具有杠杆臂(2‑2‑4),第一拨叉(2‑2‑9)的另一端扎扣在杠杆臂(2‑2‑4)上,杠杆臂(2‑2‑4)上还具有档杆(2‑2‑5),支架体(2‑2‑1)上还具有第二弹销压套(2‑2‑7),第二弹销压套(2‑2‑7)抵靠在杠杆臂(2‑2‑4)上,锁定支板(2‑2‑8)上还具有第三行程开关(2‑2‑11)和与第三行程开关(2‑2‑11)相配合的旋转挡块(2‑2‑12);   充氮总成(4)包括充氮重锤机构(4‑1)与充氮管路(4‑2),充氮管路(4‑2)分别与第一注氮管路(7)和第二注氮管路(8)相联,充氮重锤机构(4‑1)包括下体(4‑1‑1),下体(4‑1‑1)侧边固定安装有自复式重锤阀(4‑1‑2),重锤组体(4‑1‑5)通过支座(4‑1‑3)固定在自复式重锤阀(4‑1‑2)的上端,重锤组体(4‑1‑5)与支座(4‑1‑3)转动连接,且自复式重锤阀(4‑1‑2)上具有与重锤组体(4‑1‑5)相配合的触点压冒(4‑1‑2‑1),自复式重锤阀(4‑1‑2)一端通过软管(3)与氮气罐(9)连通,另一端与充氮管路(4‑2)连通,下体(4‑1‑1)上端固定连接有上体(4‑1‑4),上体(4‑1‑4)上部具有与重锤组体(4‑1‑5)相配合的第四行程开关(4‑1‑6),上体(4‑1‑4)上固定连接有U型铁(4‑1‑7),支撑销轴(4‑1‑8)穿装在U型铁(4‑1‑7)上,并且前端支撑重锤组体(4‑1‑5),支撑销轴(4‑1‑8)后端还安装有阀杆弹簧套(4‑1‑10),推杆(4‑1‑11)穿装在阀杆弹簧套(4‑1‑10)内,且与支撑销轴(4‑1‑8)后端固定连接,U型铁(4‑1‑7)上还装有第二拨叉座(4‑1‑12)与挂板(4‑1‑13),第二拨叉(4‑1‑9)与第二拨叉座(4‑1‑12)转动连接,且第二拨叉(4‑1‑9)的一端与支撑销轴(4‑1‑8)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挂板(4‑1‑13)上的电磁铁(4‑1‑14)相配合,上体(4‑1‑4)上还具有第五行程开关(4‑1‑15)和与第五行程开关(4‑1‑15)相配合的插销(4‑1‑16);    充氮管路(4‑2)包括2套球阀(4‑2‑1)和单向节流阀(4‑2‑2),每套球阀(4‑2‑1)和单向节流阀(4‑2‑2)通过软管(3)分别与第一注氮管路(7)和第二注氮管路(8)相联,球阀(4‑2‑1)上具有开关扳手(4‑2‑1‑1),开关扳手(4‑2‑1‑1)通过连杆(10)与排油重锤机构(2‑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排油系统联锁机构注氮灭火装置,包括消防柜体(1)、氮气罐(9),消防柜体(I)内固定安装有排油总成(2)与充氮总成(4),其特征在于:排油总成(2)为2套且分别与第一排油管路(5)与第二排油管路(6)相联,充氮总成(4)分别与第一注氮管路(7)和第二注氮管路(8)相联,氮气罐(9)通过软管(3)与充氮总成(4)联通; 每套排油总成(2)包括排油重锤机构(2-1)与排油重锤支承机构(2-2),每套排油重锤机构(2-1)分别与第一排油管路(5)和第二排油管路(6)相联,每套排油重锤机构(2-1)具有开关支承座(2-1-6),开关支承座(2-1-6)上穿装有主轴(2-1-7),重锤(2-1-3)通过轴承(2-1-4)与主轴(2-1-7)转动连接,主轴(2-1-7)上还固定穿装有凸轮(2_1_5),且凸轮(2-1-5)通过螺钉固定在开关支承座(2-1-6)与重锤(2-1-3)之间,法兰(2-1-1)与扇形板(2-1-2)使 重锤(2-1-3)与凸轮(2-1-5)实现轴向固定,开关支承座(2_1_6)上还具有与凸轮(2-1-5)配合的第一行程开关(2-1-8)与第二行程开关(2-1-9); 每套排油重锤支承机构(2-2)具有支架体(2-2-1)与锁定支板(2-2-8),电磁块(2-2-10)通过吸铁座(2-2-2)固定在支架体(2-2-1)上,吸铁座(2-2-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拨叉(2-2-9),且第一拨叉(2-2-9)位于电磁块(2-2-10)与支架体(2-2-1)之间,支架体(2-2-1)上具有第一弹销压套(2-2-6),第一弹销压套(2-2-6)抵靠在第一拨叉(2-2-9)的一端,锁定支板(2-2-8)上转动安装有支承块(2-2-3),支承块(2-2-3)支承重锤(2-1-3),支承块(2-2-3)后端具有杠杆臂(2-2-4),第一拨叉(2-2-9)的另一端扎扣在杠杆臂(2-2-4)上,杠杆臂(2-2-4)上还具有档杆(2-2-5),支架体(2-2-1)上还具有第二弹销压套(2-2-7),第二弹销压套(2-2-7)抵靠在杠杆臂(2-2-4)上,锁定支板(2-2-8)上还具有第三行程开关(2-2-11)和与第三行程开关(2-2-11)相配合的旋转挡块(2-2-12); 充氮总成(4)包括充氮重锤机构(4-1)与充氮管路(4-2),充氮管路(4-2)分别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铭徐建秋马二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达克富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