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剥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2374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剥离机,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底板,底板的两侧对应设有左支撑立板及右支撑立板,左支撑立板与右支撑立板的前端形成有导光板出口;第一保护膜回收棍,第一保护膜回收棍可转动地连接于左支撑板,以通过旋转方式回收从导光板正面剥离的第一保护膜;第二保护膜回收棍,第二保护膜回收棍可转动地连接于左支撑板且位于第二保护膜回收棍的下方,以通过旋转方式回收从导光板反面剥离的第二保护膜;用以驱动第一保护膜回收棍及第二保护膜回收棍旋转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剥离导光板正面的第一保护膜和反面的第二保护膜,其工作效率高,同时,避免了人工剥离已造成的导光板损坏等问题,降低了不良品率,满足了批量生产的需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剥离机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的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导光板剥离机。
技术介绍
导光板是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的科技产品,它是光学级压克力(PMMA)/PC为基材,运用LCD显示屏及笔记本电脑的背光模组技术,透过导光点的高光线传导率,经电脑对导光点计算,使导光板光线折射成面光源均光状态。这种导光板在使用之前,一般需要通过保护膜在作为保护,在使用过程中,再将其正反面的保护膜剥离。然而,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人工剥离保护膜,这种人工剥离的方式,一方面容易造成导光板损伤甚至损坏,不良品率较高,另一方面,人工剥离方式,其工作效率非常低,难以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自动将导光板表面的保护膜剥离的导光板剥离机。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光板剥离机,用以将导光板正面的第一保护膜和反面的第二保护膜剥离,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对应设有左支撑立板及右支撑立板,所述左支撑立板与右支撑立板的前端形成有导光板出口 ;第一保护膜回收棍,所述第一保护膜回收棍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左支撑板,以通过旋转方式回收从导光板正面剥离的第一保护膜;第二保护膜回收棍,所述第二保护膜回收棍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左支撑板且位于所述第二保护膜回收棍的下方,以通过旋转方式回收从导光板反面剥离的第二保护膜;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第一保护膜回收棍及第二保护膜回收棍旋转。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板出口位置设有用以检测是否由导光板输出的传感器,以在检测到所述导光板出口有导光板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停止。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膜回收棍下方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滚筒,所述第一导向滚筒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左支撑立板与右支撑立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保护膜回收棍的后下方,以将所述导光板上的第一保护膜导向所述第一保护膜回收棍。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第二导向滚筒,所述第二导向滚筒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左支撑立板与右支撑立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导光板出口位置,以将所述导光板上的第二保护膜导向所述第二保护膜回收棍。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第三导向滚筒,所述第三导向滚筒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左支撑立板与右支撑立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滚筒与第二导向滚筒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第四导向滚筒,所述第四导向滚筒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左支撑立板与右支撑立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滚筒与第二保护膜回收棍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立板上设有导料滚筒,所述导料滚筒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左支撑立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保护膜回收棍的后方。[0021 ] 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立板的外侧设有机箱,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箱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导光板剥离机,可实现自动剥离导光板正面的第一保护膜和反面的第二保护膜,具体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保护膜回收棍及第二保护膜回收棍旋转,第一保护膜逐渐从导光板的正面剥离,并通过导向机构导向,最终缠绕至第一保护膜回收棍上,第二保护膜逐渐从导光板的方面剥离,并通过导向机构导向,最终缠绕至第二保护膜回收棍上,而导光板则从前端的导光板出口依次流出,最终完成剥离,相对于人工剥离方式,其工作效率高,同时,避免了人工剥离已造成的导光板损坏等问题,降低了不良品率,满足了批量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剥离过程的原理图;图中:底板10 ;右支撑立板11 ;左支撑立板12 ;第一保护膜回收棍20 ;第二保护膜回收棍30 ;第一导向滚筒40 ;第二导向滚筒41 ;第三导向滚筒42 ;第四导向滚筒43 ;传感器50 ;导料滚筒60 ;机箱70 ;导光板100 ;第一保护膜101 ;第二保护膜102。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技术的专利技术实质。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100剥离机,用以将导光板100正面的第一保护膜101和反面的第二保护膜102剥离,该剥离机具体包括机架、第一保护膜回收棍20、第二保护膜回收棍30及驱动机构,其中,机架包括底板10,底板10的两侧对应设有左支撑立板12及右支撑立板11,左支撑立板12与右支撑立板11的前端形成有导光板100出口,剥离完成的导光板100从该导光板100出口输出;第一保护膜回收棍20可转动地连接于左支撑板,以通过旋转方式回收从导光板100正面剥离的第一保护膜101 ;第二保护膜回收棍30可转动地连接于左支撑板且位于第二保护膜回收棍30的下方,以通过旋转方式回收从导光板100反面剥离的第二保护膜102 ;驱动机构用以驱动第一保护膜回收棍20及第二保护膜回收棍30旋转。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光板100剥离机,可实现自动剥离导光板100正面的第一保护膜101和反面的第二保护膜102,具体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保护膜回收棍20及第二保护膜回收棍30旋转,第一保护膜101逐渐从导光板100的正面剥离,并缠绕至第一保护膜回收棍20上,第二保护膜102逐渐从导光板100的方面剥离,并缠绕至第二保护膜回收棍30上,而导光板100则从前端的导光板100出口依次流出,最终完成剥离,相对于人工剥离方式,其工作效率高,同时,避免了人工剥离已造成的导光板100损坏等问题,降低了不良品率,满足了批量生产的需要。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导光板100出口位置设有用以检测是否由导光板100输出的传感器50。该传感器50在检测到所述导光板100出口有导光板100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控制上述驱动机构停止,如此,每剥离一块导光板100,驱动机构便会停止工作,待操作人员将导光板100从导光板100出口取走进行装配,当导光板100被取走后,传感器50检测不到上方导光板100,则输出第二控制信号,控制驱动机构启动,则继续进行剥离,当剥离的下一块导光板100进入导光板100出口时,传感器50检测到导光板100,则控制驱动机构停止,如此,循环上述过程,实现了导光板100自动剥离,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本技术的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第一保护膜回收棍20下方的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滚筒40及第二导向滚筒41,第一导向滚筒40可转动地连接于左支撑立板12与右支撑立板11之间且位于第一保护膜回收棍20的后下方,以将导光板100上的第一保护膜101导向第一保护膜回收棍20。第二导向滚筒41可转动地连接于左支撑立板12与右支撑立板11之间且位于导光板100出口位置,以将导光板100上的第二保护膜102导向第二保护膜回收棍30。作为优选的,导向机构还包括第三导向滚筒42及第四导向滚筒43,第三导向滚筒42可转动地连接于左支撑立板12与右支撑立板11之间且位于第一导向滚筒40与第二导向滚筒41之间。第四导向滚筒43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左支撑立板12与右支撑立板11之间且位于第二导向滚筒41与第二保护膜回收棍30之间。驱动机构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电动机、带轮及皮带组成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剥离机,用以将导光板正面的第一保护膜和反面的第二保护膜剥离,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对应设有左支撑立板及右支撑立板,所述左支撑立板与右支撑立板的前端形成有导光板出口;第一保护膜回收棍,所述第一保护膜回收棍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左支撑板,以通过旋转方式回收从导光板正面剥离的第一保护膜;第二保护膜回收棍,所述第二保护膜回收棍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左支撑板且位于所述第二保护膜回收棍的下方,以通过旋转方式回收从导光板反面剥离的第二保护膜;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第一保护膜回收棍及第二保护膜回收棍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剥离机,用以将导光板正面的第一保护膜和反面的第二保护膜剥离,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对应设有左支撑立板及右支撑立板,所述左支撑立板与右支撑立板的前端形成有导光板出口; 第一保护膜回收棍,所述第一保护膜回收棍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左支撑板,以通过旋转方式回收从导光板正面剥离的第一保护膜; 第二保护膜回收棍,所述第二保护膜回收棍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左支撑板且位于所述第二保护膜回收棍的下方,以通过旋转方式回收从导光板反面剥离的第二保护膜; 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第一保护膜回收棍及第二保护膜回收棍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剥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出口位置设有用以检测是否由导光板输出的传感器,以在检测到所述导光板出口有导光板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停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剥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膜回收棍下方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 第一导向滚筒,所述第一导向滚筒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左支撑立板与右支撑立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保护膜回收棍的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兰芝
申请(专利权)人:锦湖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