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式仔鱼规避敌害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60794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蜂巢式仔鱼规避敌害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内部蜂巢结构和外部网袋结构,外部网袋结构包裹于内部蜂巢结构外部;内部蜂巢结构包括固定杆、网扣、可移动式固定扣和蜂巢式规避箱;蜂巢式规避箱内部由蜂巢脾式结构构成,蜂巢脾式结构包括多个中空的多边形柱体,多边形柱体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固定杆由下至上依次设置可移动式固定扣和网扣,固定杆的一端连接蜂巢式规避箱,另一端通过可移动式固定扣固定在所述人工鱼礁下;外部网袋结构与网扣能够拆卸地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在于装置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有效空间大,清洗方便,可重复使用,能满足仔鱼对躲避敌害有效空间的需求,提高仔鱼生存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蜂巢式仔鱼规避敌害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陆自然水体仔鱼(刚孵出苗种)规避敌害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开阔自然水域中的蜂巢式仔鱼规避敌害的装置。
技术介绍
鱼苗死亡率较高是鱼类自然资源增长缓慢的重要因素,也是困扰人工增养殖的关键问题,影响渔民收入。大多数鱼类产卵量可达数万粒至数百万粒以上,但自然条件下存活率较低。研究表明,自然条件下有些鱼类从受精卵到幼鱼的存活率仅为0.90%,而人工条件下的存活率则高达60%。因此,提高鱼苗存活率是快速补充鱼类自然种群数量,增加渔业产量和渔民收入的重要且可行的方法,也是渔业管理者的当务之急。刚孵出的鱼苗(仔鱼)身体小,游动缓慢,喜集群,遇到敌害,逃避和防御能力弱,如何有效规避敌害是提高仔鱼自然存活率的重要努力方向。长江中上游鱼类产卵主要集中在5-6月份,常见经济鱼类的仔鱼主要捕食者有同期的南方大口鲶(Silurus soldatovimeridionalis)、鋪(Elopichthys bambusa)、马 P 鱼(Opsariichthys bidens)、铜鱼(Coreius heterokon)、银鱼(Hemisalanx prog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巢式仔鱼规避敌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内部蜂巢结构和外部网袋结构,所述外部网袋结构包裹于内部蜂巢结构外部而在预设的人工鱼礁下形成仔鱼规避敌害的空间;所述内部蜂巢结构包括固定杆、网扣、可移动式固定扣和蜂巢式规避箱;所述蜂巢式规避箱内部由蜂巢脾式结构构成,所述蜂巢脾式结构包括多个中空的多边形柱体,所述多边形柱体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固定杆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可移动式固定扣和网扣,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连接蜂巢式规避箱,另一端通过所述可移动式固定扣固定在所述人工鱼礁下;所述外部网袋结构与所述网扣能够拆卸地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巢式仔鱼规避敌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内部蜂巢结构和外部网袋结构,所述外部网袋结构包裹于内部蜂巢结构外部而在预设的人工鱼礁下形成仔鱼规避敌害的空间; 所述内部蜂巢结构包括固定杆、网扣、可移动式固定扣和蜂巢式规避箱; 所述蜂巢式规避箱内部由蜂巢脾式结构构成,所述蜂巢脾式结构包括多个中空的多边形柱体,所述多边形柱体的至少一端设置有开口; 所述固定杆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可移动式固定扣和网扣,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连接蜂巢式规避箱,另一端通过所述可移动式固定扣固定在所述人工鱼礁下; 所述外部网袋结构与所述网扣能够拆卸地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巢式仔鱼规避敌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由聚苯乙烯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杆的长度为25cm,直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燏李钟杰陈永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