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心电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928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心电电极,包括:背衬、导电胶、电极芯片、保护层,其特点是:所述的导电胶为片状导电凝胶,所述的电极芯片为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上面覆盖背衬,所述柔性电路板位于柔性心电电极中心部位的底面上设置所述片状导电凝胶,片状导电凝胶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覆盖有保护层,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供夹式心电导线夹持的信号采集端。柔性电路板包括基板、基板底面上设置的导电片,在基板底面上除导电片位于柔性心电电极中间部位之外均有覆膜。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导电性好,其柔软特征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觉。加上信号采集接点和抗噪抗静电接点的特别结构使采集的人体生物电信号有较高的强度、纯度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医用导电电极,用于人体心电信号的采集和传输,具体说是一种柔性心电电极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胸导连信号采集和传输的一次性心电电极主要由背衬、导电胶、电极芯片、电极扣、离型托片组成,电极芯片作为电极,由背衬贴附于皮肤表面,经电极扣将信号引出,经导联线传输到检测仪器。其中关键部件电极芯片和电极扣是以底钉和上扣的形式铆压而成,制作工艺繁琐,生物电的传导性欠佳,且与人体接触时患者常有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柔性心电电极,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导电性好,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觉。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柔性心电电极,包括:背衬、导电胶、电极芯片、保护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胶为片状导电凝胶, 所述的电极芯片为柔性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路板上面覆盖所述背衬,所述柔性电路板位于柔性心电电极的中心部位的底面上设置所述片状导电凝胶,片状导电凝胶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覆盖有保护层,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供夹式心电导线夹持的信号采集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包括基板、基板底面上设置的导电片,所述基板底面上除设置导电片的中间部位及信号采集端之外均有覆膜。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形状为哑铃状或长条状,所述柔性电路板一端位于柔性心电电极的中心部位,所述柔性电路板另一端为信号采集端,所述信号采集端延伸出背衬覆盖部位,所述导电片形状与柔性电路板的基板一致,所述导电片尺寸略小于柔性电路板的基板,所述保护层的主体与所述背衬形状一致,所述保护层边沿有一延伸部覆盖所述信号采集端的底面。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基板主体形状为圆形,并在圆形的边沿延伸出一长条基板,所述基板的圆形中间部位设置圆形导电片,圆形导电片边沿延伸出一长条导电片,所述长条导电片设置在所述长条基板底面上,所述柔性电路板中含有长条导电片的部位为信号采集端,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圆形基板底面上设置环绕所述圆形导电片的多半圆金属环,所述多半圆金属环的一端连接一金属条,所述金属条设置在所述长条基板底面上,所述金属条与长条导电片平行设置,所述金属条的末端为抗噪抗静电接点,所述长条导电片的末端为信号采集接点,所述信号采集端延伸出背衬覆盖部位,所述保护层的主体与所述背衬形状一致。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背衬为医用不干胶。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保护层为PET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柔性线路板式电极芯片,取代了现有的电极扣和电极芯片的组合结构,同时起到采集生物电信号、引出生物电信号作用,简化了心电电极结构,成本较低,导电性好,柔性心电电极的柔软特征使其能够与人体充分接触,可减轻患者的不适感。2、本技术柔性电路板上在圆形导电片多周围设置半圆金属环,多半圆金属环的一端连接一金属条,所述金属条的末端为抗噪抗静电接点,圆形导电片延伸出的长条导电片末端为信号采集接点,信号采集接点和抗噪抗静电接点能够缓解人体噪声,提高电极的抗噪、抗静电性能,使采集的信号更纯净、更稳定。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柔性心电电极实施例1的分解图;图2为图1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柔性心电电极实施例2的分解图;图4为图3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为:1、背衬;2、柔性电路板;2-1、导电片;2-1-1、圆形导电片、2-1-2、长条导电片;2-1-3、信号采集接点;2-1-4、抗噪抗静电接点;2-1-5、金属条;2-1-6、多半圆金属环;3-片状导电凝胶、4-保护层;5-信号采集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本技术一种柔性心电电极的实施例1,包括:背衬1、柔性电路板2、导电胶3、保护层4。导电胶3为片状导电凝胶,在柔性电路板2上面覆盖背衬1,柔性电路板2位于柔性心电电极的中心部位的底面上设置片状导电凝胶3,片状导电凝胶3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覆盖有保护层4,在柔性电路板2上设置有供夹式心电导线夹持的信号采集端5。具体而言,上述的柔性电路板2包括基板、基板底面上设置的导电片2-1,在所述基板底面上除设置导电片2-1的中间部位及信号采集端5之外均有覆膜。上述柔性电路板2的形状为哑铃状(即在长条的两端设置圆形)或长条状,柔性电路板2一端位于柔性心电电极的中心部位,柔性电路板2另一端为信号采集端5,信号采集端5延伸出背衬1覆盖部位,导电片2-1的形状与柔性电路板2的基板一致,导电片2-1的尺寸略小于柔性电路板2的基板,保护层4的主体与所述背衬1形状一致,保护层4边沿有一突出的延伸部覆盖所述信号采集端5的底面。参见图3、图4,本技术一种柔性心电电极的实施例2,其结构与材料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为:柔性电路板2的基板主体形状为圆形,并在圆形的边沿延伸出一长条基板,基板的圆形中间部位设置圆形导电片2-1-1,圆形导电片2-1-1边沿延伸出一长条导电片2-1-2,长条导电片2-1-2设置在所述长条基板底面上。所述柔性电路板2中含有长条导电片2-1-2的部位为信号采集端5。在柔性电路板2的圆形基板底面上设置环绕所述圆形导电片2-1-1的多半圆金属环2-1-6,多半圆金属环2-1-6的一端连接一金属条2-1-5,所述金属条2-1-5设置在所述长条基板底面上,所述金属条2-1-5与长条导电片2-1-2平行设置,所述金属条2-1-5的末端为抗噪抗静电接点2-1-4,所述长条导电片2-1-2的末端为信号采集接点2-1-3。所述信号采集端5延伸出背衬1覆盖部位,保护层4的主体与背衬1形状一致。上述实施例1、2中的背衬4为柔性PET片,保护层1为医用不干胶。柔性电路板2的基板为柔性材料制成。使用时,揭开片状导电凝胶3上的柔性PET片4,将片状导电凝胶3置于人体测量部位,夹式心电导线夹住实施例1中的信号采集端5上的导电片2-1外端(或实施例2中的信号采集接点2-1-3和抗噪抗静电接点2-1-4),人体生物电信号经过片状导电凝胶3直接传导到柔性电路板2中的导电片2-1上传至信号采集端5,与夹式导线电极配合使用,经接点由心电导线将信号引出,传递到检测仪器。柔性心电电极的柔软特征使其能够与人体充分接触,加上信号采集接点2-1-3和抗噪抗静电接点2-1-4的特别结构使采集的人体生物电信号有较高的强度、纯度及稳定性。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心电电极,包括:背衬、导电胶、电极芯片、保护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胶为片状导电凝胶, 所述的电极芯片为柔性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路板上面覆盖所述背衬,所述柔性电路板位于柔性心电电极的中心部位的底面上设置所述片状导电凝胶,片状导电凝胶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覆盖有保护层,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供夹式心电导线夹持的信号采集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心电电极,包括:背衬、导电胶、电极芯片、保护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胶为片状导电凝胶, 所述的电极芯片为柔性电路板, 所述柔性电路板上面覆盖所述背衬,所述柔性电路板位于柔性心电电极的中心部位的底面上设置所述片状导电凝胶,片状导电凝胶与人体接触的一面覆盖有保护层,所述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有供夹式心电导线夹持的信号采集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包括基板、基板底面上设置的导电片,所述基板底面上除设置导电片的中间部位及信号采集端之外均有覆膜。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心电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形状为哑铃状或长条状,所述柔性电路板一端位于柔性心电电极的中心部位,所述柔性电路板另一端为信号采集端,所述信号采集端延伸出背衬覆盖部位,所述导电片形状与柔性电路板的基板一致,所述导电片尺寸略小于柔性电路板的基板,所述保护层的主体与所述背衬形状一致,所述保护层边沿有一延伸部覆盖所述信号采集端的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政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