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试样断裂后径缩部位最小直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6542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拉伸试样断裂后径缩部位最小直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包括带定位杆和测量夹持刀口的电阻应变式U形传感器、U形支架、若干标准圆柱体的标准器和装有测量软件的数据采集仪。传感器在定位杆和支架的配合下安装在标准圆柱体或拉伸断裂试样上,将含有标准直径值或试样径缩部位最小直径值和测量夹持刀口触点偏移量的测量信号传给数据采集仪;测量软件的标定算法给出直径拟合公式,并消除因各标准圆柱体直径不同造成的触点偏移误差;测量软件的测量算法给出试样的直径值,并消除因试样直径不同造成的触点偏移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后直径测量装置及方法,用于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中圆截面金属拉伸试样断裂后径缩部位最小直径的测量、曲线变截面疲劳试样中央截面直径的测量以及母线为曲线的轴和台阶轴等圆轴类零件直径的测量,属传感器、力学试验技术及机械测量

技术介绍
在金属材料拉伸力学性能试验中,为了得到材料的断面收缩率,需要测量试样断裂后径缩部位的最小直径,目前普遍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游标卡尺的分辨力一般为0.02毫米,测量数据容易引入人工操作误差,其测量方法不适合于配接数据采集仪。双悬臂梁式直径测量仪(CN101329159公开的“一种电阻应变式直径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双悬臂梁直径测量传感器性能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Vol.46,N0.6,Jun.2012,1060-1066)具有小于0.002毫米的分辨力,可以测量材料拉伸试样的原始直径以及其它类似等截面圆轴类零件的直径,测量精度不受人工操作因素的影响,适合于配接数据采集仪。但是,这种测量仪由于受到所采用的试样定位方法的限制,不适合测量金属拉伸试样断裂后径缩部位的最小直径,并且存在触点偏移误差。触点偏移误差是指对于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拉伸试样断裂后径缩部位最小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传感器(1)、支架(2)、压缩弹簧(3)、标准器和数据采集仪;传感器(1)具有一个U形弹性体(4)、两个刃块(5)、一个定位柱(6)、一个导杆(7)和四枚单轴电阻应变计R1、R2、R3和R4;U形弹性体(4)形状对称,其结构包括基座B和固联于基座B两端的左变截面悬臂梁B1和右变截面悬臂梁B2,左变截面悬臂梁B1和右变截面悬臂梁B2的横截面为矩形,且从自由端a到根部e分为头部ac和颈部ce两段,头部ac段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颈部ce段的横截面面积,基座B的中部沿U形弹性体(4)的轴线O加工有一个圆柱形通孔(8),左变截面悬臂梁B1和右变截面悬臂梁B...

【技术特征摘要】
1.拉伸试样断裂后径缩部位最小直径测量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传感器(I)、支架(2)、压缩弹簧(3)、标准器和数据采集仪; 传感器(I)具有一个U形弹性体(4)、两个刃块(5)、一个定位柱(6)、一个导杆(7)和四枚单轴电阻应变计R1、R2、R3和R4 ;U形弹性体(4)形状对称,其结构包括基座B和固联于基座B两端的左变截面悬臂梁B1和右变截面悬臂梁B2,左变截面悬臂梁B1和右变截面悬臂梁B2的横截面为矩形,且从自由端a到根部e分为头部ac和颈部ce两段,头部ac段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颈部ce段的横截面面积,基座B的中部沿U形弹性体(4)的轴线O加工有一个圆柱形通孔(8),左变截面悬臂梁B1和右变截面悬臂梁B2靠近自由端a处各加工有一个矩形通孔(9),这两个矩形通孔(9)处于同轴位置;每个刃块(5)的结构分为三角形头部C1和矩形根部C2两段,三角形头部C1的前端为直线刀刃(10);定位柱(6)的上部为三角形,三角形的顶端为垂直于柱轴线的直线刀刃(11),定位柱(6)的下部由下端面E1起沿柱轴线加工有内螺纹(12);导杆(7)的结构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加工有螺纹(13),中段为等截面圆轴,下段为圆柱形平帽(14),中段的直径大于上段的直径,中段在与上段衔接的截面处形成垂直于导杆轴线的台阶面E2 ;两个刃块(5)通过其矩形根部C2与左变截面悬臂梁B1和右变截面悬臂梁B2的矩形通孔(9)的过盈配合,分别嵌装在左变截面悬臂梁B1和右变截面悬臂梁B2上, 且处于U形弹性体(4)的内侧;两个刃块(5)上直线刀刃(10)相互平行,构成传感器(I)的测量夹持刃口 ;单轴电阻应变计R1和R2分别粘贴在左变截面悬臂梁B1颈部ce的内外两侧,其栅轴与左变截面悬臂梁B1的轴线平行;单轴电阻应变计R3和R4分别粘贴在右变截面悬臂梁B2颈部ce的内外两侧,其栅轴与右变截面悬臂梁B2的轴线平行;四枚电阻应变计%、R2、R3和R4通过导线连接成全桥电路; 支架(2)为U形结构,形状对称;在支架(2)底部的正中央,沿支架(2)的轴线O同轴加工有一个矩形槽(15)和一个圆柱形通孔(16),矩形槽(15)位于支架U形结构的内侧,并且沿与支架(2)的中面垂直的方向贯通,在支架(2)两臂的上端,各加工有一个V形槽(17),这两个V形槽(17)形状和朝向相同,且处于同轴位置,其轴线位于支架(2)的中面内;导杆(7)穿过支架(2)底部的圆柱形通孔(16)、压缩弹簧(3)和U形弹性体(4)基座B上的圆柱形通孔(8),U形弹性体(4)与支架⑵共轴,U形弹性体(4)的中面与支架(2)的中面相互垂直;导杆(7)上段螺纹(13)与位于U形弹性体(4)内侧的定位柱(6)下部的内螺纹(12)旋紧,定位柱(6)下端面E1与U形弹性体基座B的上表面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阳高文通吕荣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富春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