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设备和便携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6452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1:29
便携设备和便携表。手表(11)具有外装壳体(12)、操作部件(41)和保持环(46)。外装壳体(12)具有形成有环形承托面(35a)的保持部(35)。由具有防水性能的软质材料形成操作部件(41)。操作部件(41)具有由承托面(35a)承托的环形衬垫部位(42)和与该部位连成一体且可从外装壳体(12)外侧被按下操作的按下部位(43)。保持环(46)具有环形的按压部(46),其划分有供按下部位(43)贯通的开口(47a)且与衬垫部位(42)相接;筒部(48),其配置在保持部(35)周围并将操作部件(41)安装于外装壳体(12)。在利用保持环(46)将操作部件(41)安装于外装壳体(12)的状态下,按压部(46)和承托面(35a)将衬垫部位(42)在其厚度方向上压缩并夹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设备和便携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按下操作部的便携设备和便携表。
技术介绍
在手表或怀表等便携表、秒表、移动电话、便携型信息终端机等便携设备中,有的在设备外装体安装有例如使设备外装体内的触点等进行动作的操作部件,例如按钮。在该设备中,通过将按钮按下规定行程,来执行规定的功能。例如在便携表中,能够对文字板进行照明,能够将表的显示从模拟显示切换到数字显示或者进行与其相反的切换,或者能够修改数字显示的日期或星期。在这种便携设备中,由于按钮的轴部贯通设备外装体的内外,因此设置有按钮的部分(按下操作部)需要防水。因此,采用如下结构:在固定于设备外装体的管中贯通的按钮的轴部外周,嵌合有环形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密封材料,使该密封材料以沿径向压缩的状态与管内表面紧密接触,由此,在按钮的轴部与设备外装体之间防水(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提出了具有覆盖按钮的头部的帽来进行防水的结构,该按钮具有贯通外装壳体的内外的轴部。即,帽由柔性的防水材料制成,在开口的端部侧一体地具有环状的周向圈,并具有与该圈连接成一体且划分出所述开口的环状凸缘。用2个螺丝将嵌在帽的外周的固定环固定于外装壳体,由此,利用固定环和外装壳体夹持周向圈,将帽固定于外装壳体。通过该固定,帽的环状凸缘与形成在外装壳体的槽的底面抵接并保持一定程度的压缩状态,由此实现防水(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1944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33859号公报根据专利文献I所述的防水的结构,在按钮沿轴向移动时,密封材料沿管内表面滑动。因此,在例如便携设备与水接触的条件下、例如在水中等进行按钮操作的情况下,由于密封材料的密封部位与按钮一起移动,因此密封性能变得不稳定,由此,在配置有按钮的部分,防水性能有可能降低。此外,还考虑如下情况:砂粒等异物从按钮的外部进入到密封材料与管内表面之间,它们嵌在密封材料与管内表面之间。如果出现这样的状况,在配置按钮的部分,防水性有可能降低。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所述的防水的结构,对固定环进行固定的螺丝在帽的周围隔着180°配置,因此,在帽的周向上离开这2个螺丝90°的位置,难以确保夹持周向圈的力,由此,在水中等,水有可能越过周向圈而浸入到环状凸缘侧。因此,在水中使帽弹性变形来操作被该帽覆盖的按钮的情况下,防水性有可能降低。即,由于在水中按压帽从而影响到其环状凸缘的推压力,有可能使环状凸缘随着变形而活动。其结果是,环状凸缘的防水性能变得不稳定,因此防水性有可能降低。此外,根据专利文献2所述的防水的结构,使用帽、固定环、2个螺丝来进行防水。因此,用于防水的部件数量多且结构复杂,用于防水的组装工时也随之增多,并且,紧固固定环所需的对外装壳体的加工数也增多。因此,在降低成本方面是不利的。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对按钮周围的防水性存在改善的余地,并且在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方面也存在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按下操作部的防水性的便携设备和便携表。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便携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设备外装体,其具有形成有承托面的保持部;操作部件,其由具有防水性能的软质材料形成,并具有衬垫部位和按下部位,其中,所述衬垫部位被所述承托面承托,所述按下部位与该衬垫部位连接成一体并从所述设备外装体的外部被进行按下操作;以及保持环,其具有按压部和筒部,其中,所述按压部划分出供所述按下部位贯通的开口并与所述衬垫部位相接,所述筒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成一体并配置在所述保持部的周围,所述筒部将所述操作部件安装于所述设备外装体,并且,在所述操作部件被安装于所述设备外装体的状态下,所述按压部和所述承托面保持为在所述衬垫部位的厚度方向上压缩并夹持所述衬垫部位的状态。本专利技术的便携设备可以应用于手表或怀表等便携表、秒表、移动电话、便携型信息终端机等,其设备外装体是指外装壳体等。在本专利技术中,保持部可以与成为设备外装体的外装体结构部件形成为一体。在本专利技术中,操作部件对为了控制收纳于设备外装体的设备而设置在设备外装体内等的开关进行开/关。在该情况下,可以使用与按下部位的按下操作联动地以朝设备外装体内突出的方式移动的按压轴来操作开关,或者,也可以不使用按压轴,而通过按下部位的按下操作和其解除,对为了控制收纳于设备外装体的设备而配置在操作部件的内侧的开关进行开/关。另外,优选具有弹簧等,该弹簧用于随着按下操作力消失而使按下部件恢复到原本的状态并赋予按下操作方面的触感,但是该弹簧也可以省略。在本专利技术中,构成操作部件的软质材料可以使用软质聚丙烯、软质氯乙烯等软质塑料、弹性体等软质树脂、氟橡胶或硅橡胶等合成橡胶。该操作部件的按下部位可以是随着不再施加按下操作力而利用自己的弹性恢复到被按压之前的状态的按下部位,另外,也可以是随着不再施加按下操作力而利用弹力恢复到被按压之前的状态的按下部位。在本专利技术中,根据操作部件的按下部位被进行了按下操作的情况,通过使对收纳于设备外装体的设备进行控制的开关等进行动作,能够发挥所述设备具有的规定的功能。在本专利技术中,对操作部件的内部的防水是由环状的密封部负责的,该密封部是设备外装体的保持部具有的承托面和保持环的按压部在其厚度方向上压缩并夹持操作部件的衬垫部位的部位。因此,在密封部的各位置,密封性能难以产生偏差。此外,由于保持部和保持环不会不经意地活动,因此所述密封部不会随着按下部位被按下或者按下部位恢复到被按下之前的状态而活动。因此,密封部的密封性能变得稳定。另外,由于操作部件通过保持环的筒部而安装于设备外装体,因此不需要用于将保持环固定于设备外装体的部件。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构成为具有保持部、操作部件和保持环的按下操作部的防水性。本专利技术的便携设备的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装体具有贯通所述保持部的中央部的通孔,能够将按压轴插入到所述通孔,并隔着覆盖所述按压轴的所述按下部位而朝所述设备外装体的内部按下所述按压轴。在该优选方式中,随着操作部件的按下部位被进行按下操作,通过按下部位而使按压轴以朝设备外装体的内部突出的方式移动,通过该按压轴使对收纳于设备外装体的内置设备进行控制的开关等进行动作。由此,能够发挥所述设备具有的规定的功能。由于与该按压轴的移动无关地,环状的密封部不会活动,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按下操作部的防水性。本专利技术的便携设备的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在其外周具有阳螺纹部,且所述筒部在其内周具有阴螺纹部,通过螺合所述阴螺纹部与所述阳螺纹部,所述操作部件被安装于所述设备外装体。在该优选方式中,能够通过保持环相对于设备外装体的保持部的拧入程度,来调整操作部件的衬垫部位的压缩度(换言之,密封部的密封性能)。此外,阴螺纹部与阳螺纹部的螺合能够比较容易地解除,因此能够分解密封部,进行操作部件的更换。本专利技术的便携设备的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在和所述保持部连接成直角的所述设备外装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筒部的端面之间,设有间隔。在该优选方式中,能够将保持环拧入保持部,直到间隔消失,拧入越深则衬垫部位的压缩度越强。因此,通过加深保持环的拧入,能够改善密封部的密封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便携设备的优选方式的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件具有筒状的被夹持部位,该被夹持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便携设备具有:设备外装体,其具有形成有承托面的保持部;操作部件,其由具有防水性能的软质材料形成,并具有衬垫部位和按下部位,其中,所述衬垫部位被所述承托面承托,所述按下部位与该衬垫部位连接成一体并从所述设备外装体的外部被进行按下操作;以及保持环,其具有按压部和筒部,其中,所述按压部划分出供所述按下部位贯通的开口并与所述衬垫部位相接,所述筒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成一体并配置在所述保持部的周围,所述筒部将所述操作部件安装于所述设备外装体,并且,在所述操作部件被安装于所述设备外装体的状态下,所述按压部和所述承托面保持为在所述衬垫部位的厚度方向上压缩并夹持所述衬垫部位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2.20 JP 2013-0313641.一种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设备具有: 设备外装体,其具有形成有承托面的保持部; 操作部件,其由具有防水性能的软质材料形成,并具有衬垫部位和按下部位,其中,所述衬垫部位被所述承托面承托,所述按下部位与该衬垫部位连接成一体并从所述设备外装体的外部被进行按下操作;以及 保持环,其具有按压部和筒部,其中,所述按压部划分出供所述按下部位贯通的开口并与所述衬垫部位相接,所述筒部与所述按压部连接成一体并配置在所述保持部的周围,所述筒部将所述操作部件安装于所述设备外装体,并且,在所述操作部件被安装于所述设备外装体的状态下,所述按压部和所述承托面保持为在所述衬垫部位的厚度方向上压缩并夹持所述衬垫部位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外装体具有贯通所述保持部的中央部的通孔,能够将按压轴插入到所述通孔,并隔着覆盖所述按压轴的所述按下部位而朝所述设备外装体的内部按下所述按压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在其外周具有阳螺纹部,且所述筒部在其内周具有阴螺纹部,通过螺合所述阴螺纹部与所述阳螺纹部,所述操作部件被安装于所述设备外装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在其外周具有阳螺纹部,且所述筒部在其内周具有阴螺纹部,通过螺合所述阴螺纹部与所述阳螺纹部,所述操作部件被安装于所述设备外装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和所述保持部连接成直角的所述设备外装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筒部的端面之间,设有间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和所述保持部连接成直角的所述设备外装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筒部的端面之间,设有间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件具有筒状的被夹持部位,该被夹持部位与所述衬垫部位连接成一体并嵌合于所述保持部的外周,所述保持部和所述筒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庄司秀昭平沼春树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