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5917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对开关元件施加反向电压的电力变换装置。第1反向阻断型开关部(31)具有在交流线(Pr)与直流线(LH)之间相互串联连接的第1二极管(Dr1)和第1开关元件(Sr1),第1二极管(Dr1)被设置成其阴极朝向第1直流线(LH)侧。第2反向阻断型开关元件(34)具有在交流线(Pr)与第2直流线(LL)之间相互串联连接的第2二极管(Dr2)和第2开关元件(Sr2),第2二极管(Dr2)被设置成其阳极朝向第2直流线(LL)侧。第3二极管与第1和第2开关元件(Sr1、Sr2、Ss1、Ss2、St1、St2)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并联连接,且使阳极朝向第1直流线(LH)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力变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变换装置,尤其涉及具有反向阻断型开关部的电力变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三相电流型变流器。该电流型变流器将对输入线施加的三相交流电压变换为直流电压,并将其施加给一对直流线之间。更具体地讲,电流型变流器针对各相各具有一对反向阻断型开关部。各相中,一对反向阻断型开关部在一对直流线之间相互串联连接,其连接点与输入线连接。并且,各相的一对反向阻断型开关部在直流母线间与其他相的一对反向阻断型开关部并联连接。这些反向阻断型开关部具有二极管和开关元件。二极管和开关元件相互串联连接。这些二极管均被设置成其阳极朝向高电位侧的直流线。由此,二极管实现作为反向阻断开关部的反向阻断功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56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I的技术中,在对反向阻断型开关部施加反向(即二极管的正向的相反方向的)电压的情况下,也通过二极管来支持该反向电压,所以,对开关元件施加的反向电压较小。但是,本申请的 申请人:发现,例如由于雷击等而产生以下现象。即,存在对该反向阻断型开关部施加的反向电压虽然不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变换装置,其具有:交流线(Pr、Ps、Pt);第1直流线和第2直流线(LH、LL);第1反向阻断型开关部(31~33),其具有在所述交流线与所述第1直流线之间相互串联连接的第1二极管(Dr1、Ds1、Dt1)和第1开关元件(Sr1、Ss1、St1),所述第1二极管被设置成其阴极朝向所述第1直流线侧;第2反向阻断型开关部(34~36),其具有在所述交流线与所述第2直流线之间相互串联连接的第2二极管(Dr2、Ds2、Dt2)和第2开关元件(Sr2、Ss2、St2),所述第2二极管被设置成其阳极朝向所述第2直流线侧;以及至少一个第3二极管(Dr3、Ds3、Dt3、Dr4、Ds4、Dt4),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28 JP 2011-2881191.一种电力变换装置,其具有: 交流线(Pr、Ps、Pt); 第I直流线和第2直流线(LH、LL); 第I反向阻断型开关部(31?33),其具有在所述交流线与所述第I直流线之间相互串联连接的第I 二极管(Drl、Dsl、Dtl)和第I开关元件(Sr1、Ssl、Stl),所述第I 二极管被设置成其阴极朝向所述第I直流线侧; 第2反向阻断型开关部(34?36),其具有在所述交流线与所述第2直流线之间相互串联连接的第2 二极管(Dr2、Ds2、Dt2)和第2开关元件(Sr2、Ss2、St2),所述第2 二极管被设置成其阳极朝向所述第2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关晋一键村纪雄石井英宏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