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571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确保推力且抑制了推力参差不齐现象的透镜驱动装置。该透镜驱动装置(101)具备:磁轭(14),具有环状的外壁部(14A)和位于外壁部内侧的多个内壁部(14C);透镜保持体(12),能够保持透镜体;线圈(13),被配设于透镜保持体的周围;多个磁铁(15),隔着线圈分别与多个内壁部相对置地配置;以及使透镜保持体能够沿着光轴方向移动地支承透镜保持体的弹性部件。该透镜驱动装置中,在与线圈相对置的磁铁的内侧磁化面形成有第1平面(15f),在与磁轭的外壁部相对置的磁铁的外侧磁化面形成有与第1平面平行的第2平面(15s),在磁铁的两侧设有比沿着第1平面的虚拟平面向内壁部侧突出的突出部(15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镜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例如被安装于附带摄像头的便携式设备上的透镜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以手机为代表的便携式设备上安装摄像机构变得很普通。因为在小型便携式设备上安装这种摄像机构,所以使在摄像机构占主要容积的透镜驱动装置应尽量小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摄像头像素数的增加,对透镜应具备的性能也有了很高的要求,想提高透镜驱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满足上述两个要求的透镜驱动装置,广泛公知在透镜支架的四面设有用于驱动透镜支架的磁路。作为上述透镜驱动装置,在专利文献I (过去例I)提到了如图11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800。图11为,过去例I的透镜驱动装置800的分解立体图。过去例I的透镜驱动装置800如图11所示,其结构包括了构成装置底面部的基底部件802、一对端子803、保持透镜体(图中没有表示)的透镜保持机构(筒状透镜支架804)、使该透镜支架804沿着光轴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850、在基底部件802以及磁轭806上弹性固定透镜支架804的一对板簧(下侧板簧807以及上侧板簧808)、以及在磁轭806上固定上侧板簧808的罩体部件809。移动机构850具有4个梯形状磁铁805、矩形状磁轭806以及八边形的线圈841,而且通过在透镜支架804的四面设置磁路,在光轴方向产生推力,并利用该移动机构850的推力和一对板簧的弹力(反弹力)之间的平衡,使透镜支架804沿着光轴方向移动。而且,作为与过去例I相同的透镜驱动装置,在专利文献2 (过去例2)提到了如图12所示的透镜驱动装置900。图12为,过去例2的透镜驱动装置900的分解立体图。过去例2的透镜驱动装置900如图12所示,其结构具备:环状磁轭903、筒状透镜支承体907、前侧弹簧909、后侧弹簧911、被配置于磁轭903后侧的基底905 (框体)、以及被配置于磁轭前侧的框架(框体)906。而且,还具备了被固定在透镜体907外周的圆形的线圈915、被存放于磁轭903内的4个磁铁913、以及被配置于磁轭903和后侧弹簧911之间的绝缘体(隔板(spacer))917。与过去例I同样,利用4个磁铁913、环状磁轭903以及圆形线圈915的推力和一对板簧(前侧弹簧909和后侧弹簧911)的弹力(反弹力)之间的平衡,使透镜支承体907沿着光轴方向移动。在上述过去例I以及过去例2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800、900)中,用于产生这种推力的结构零部件在决定透镜驱动装置(800、900)的性能上担负着重要作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5837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12179号公报但是,在过去例2的透镜驱动装置900中,因为磁铁913内面侧的形状为圆弧形形状,所以不仅在制造时难以使磁铁的尺寸精度良好,而且测量磁铁的厚度尺寸也很难。为此,致使使用尺寸相差大的磁铁,从而出现了移动透镜驱动体的推力相差变大的问题。另一方面,过去例I的透镜驱动装置800,因为磁铁805的形状具有梯形形状,所以制造时能够使磁铁的尺寸精度良好,测量磁铁的厚度尺寸也很容易。但是,与过去例2相比,出现了推力 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推力并抑制了推力参差不齐现象的透镜驱动装置。为了解决该课题,本技术的透镜驱动装置,具备:磁轭,具有环状的外壁部、位于该外壁部内侧的多个内壁部以及隔着间隔联结上述外壁部和上述内壁部的联结部;筒状的透镜保持体,被配设于该磁轭的内侧并能够保持透镜体;线圈,被配设于该透镜保持体的周围并卷绕成环状;多个磁铁,位于该线圈的外侧而且隔着上述线圈分别与上述磁轭的上述多个内壁部相对置地配置;以及弹性部件,使上述透镜保持体能够沿着光轴方向移动地支承上述透镜保持体,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磁铁的与上述线圈相对置的内侧磁化面上形成有第I平面,而且在上述磁铁的与上述磁轭的上述外壁部相对置的外侧磁化面上形成有与上述第I平面平行的第2平面,上述磁铁在上述第I平面侧的上述透镜保持体的周向上的两侧设有比沿着上述第I平面的虚拟平面向上述内壁部侧突出的突出部。根据上述特征,本技术的透镜驱动装置与以圆弧状形成的磁铁相比,容易测量磁铁的厚度尺寸,从而能够使用尺寸相差小的磁铁。为此,能够抑制移动透镜保持体的推力参差不齐现象。而且,与以梯形形成的磁铁相比,能够使磁铁的体积变大。为此,与使用梯形状磁铁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移动透镜保持体的推力变大。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供不仅能够确保推力还抑制了推力参差不齐现象的透镜驱动装置。另外,本技术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突出部的与上述线圈相对置的面上具有形成为平面状的突出面,上述线圈形成为沿着上述磁铁的上述第I平面以及上述突出面。根据上述特征,能够使磁铁和线圈的距离靠近,因此能够充分确保移动透镜保持体的推力。另外,本技术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线圈为16边形状。根据上述特征,通过测量对角面的距离,容易测量线圈尺寸,因此能够使用尺寸相差小的线圈。从而,更能抑制移动透镜保持体的推力参差不齐。另外,本技术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磁轭的上述内壁部为圆弧状。根据上述特征,在通过压延加工制造磁轭之际,能够容易进行压延加工,因此能够提高磁轭内壁部的形状以及配设位置的精度。通过上述方式,更能抑制移动透镜保持体的推力参差不齐。而且,本技术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磁轭的上述外壁部在俯视时为矩形形状且具有4个侧壁,上述磁铁在上述第2平面侧的上述透镜保持体的周向上的两侦牝具有沿着2个相交的上述侧壁的2个外侧面,在上述第2平面和上述外壁部的角部之间设有间隙,而且在上述间隙设有将上述磁铁固定于上述外壁部的粘接层。根据上述特征,通过将该2个外侧面推压至2个侧壁,能够容易进行磁铁的定位。而且,在磁铁上固定磁轭(外壁部)之际,能够可靠地将粘接剂填充到该间隙,从而能够可靠地进行磁铁的固定。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高磁铁的位置精度,更能抑制移动透镜保持体的推力参差不齐。本技术的透镜驱动装置与以圆弧状形成的磁铁相比,容易测量磁铁的厚度尺寸,从而能够使用尺寸相差小的磁铁。为此,能够抑制移动透镜保持体的推力参差不齐。而且,与以梯形形成的磁铁相比,能够加大磁铁的体积。为此,与使用梯形状磁铁的情况相比,能够加大移动透镜保持体的推力。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供不仅能够确保推力且抑制了推力参差不齐现象的透镜驱动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说明本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为说明本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说明本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图,为从图2所示Xl侧看到的侧视图。图4A以及图4B为说明本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图,图4A为从图2所示Zl侧看到的俯视图,图4B为从图2所示Z2侧看到的仰视图。图5A以及图5B为说明本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的仰视图,图5A为从图4B所示俯视图省略了基底基体的图,图5B为从图5A所示仰视图省略了弹性部件(下板弹簧)的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上的透镜保持体以及线圈的立体图。图7为说明本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透镜驱动装置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备:磁轭,具有环状的外壁部、位于该外壁部内侧的多个内壁部以及隔着间隔联结上述外壁部和上述内壁部的联结部;筒状的透镜保持体,被配设于该磁轭的内侧并能够保持透镜体;线圈,被配设于该透镜保持体的周围并卷绕成环状;多个磁铁,位于该线圈的外侧而且隔着上述线圈分别与上述磁轭的上述多个内壁部相对置地配置;以及弹性部件,使上述透镜保持体能够沿着光轴方向移动地支承上述透镜保持体,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磁铁的与上述线圈相对置的内侧磁化面上形成有第1平面,而且在上述磁铁的与上述磁轭的上述外壁部相对置的外侧磁化面上形成有与上述第1平面平行的第2平面,上述磁铁在上述第1平面侧的上述透镜保持体的周向上的两侧设有比沿着上述第1平面的虚拟平面向上述内壁部侧突出的突出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1.25 JP 2013-0003521.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具备:磁轭,具有环状的外壁部、位于该外壁部内侧的多个内壁部以及隔着间隔联结上述外壁部和上述内壁部的联结部;筒状的透镜保持体,被配设于该磁轭的内侧并能够保持透镜体;线圈,被配设于该透镜保持体的周围并卷绕成环状;多个磁铁,位于该线圈的外侧而且隔着上述线圈分别与上述磁轭的上述多个内壁部相对置地配置;以及弹性部件,使上述透镜保持体能够沿着光轴方向移动地支承上述透镜保持体, 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磁铁的与上述线圈相对置的内侧磁化面上形成有第I平面,而且在上述磁铁的与上述磁轭的上述外壁部相对置的外侧磁化面上形成有与上述第I平面平行的第2平面, 上述磁铁在上述第I平面侧的上述透镜保持体的周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黑克之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