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蓝光纳米复合单体材料及由其制备的防蓝光光学树脂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单体及树脂材料,尤其是防蓝光纳米复合单体及其树脂材料。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紫外线对眼睛具有强烈的损害作用。眼睛长期暴露于紫外线下,容易引发白内障,造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引起甚至加快老年黄斑病变等。此外,有研究表明,可见光中的蓝光(波长为380-500nm范围的短波光)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视网膜经蓝光长期照射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进而导致光敏细胞缺少养分,最终引起视力损伤。且其损害程度随着光波波长的减小而迅速增加。蓝光被研究证实是最具危害的可见光。医学研究还表明,人眼对380-450nm波段的紫光和部分蓝光的视物和辨色不敏感,即眼睛对该波段的色光的颜色分辨能力有限,但该波段光波波长短能量高,对眼睛伤害较大。因此,有效避免450nm以下蓝光及紫外线的照射对保护眼睛至关重要。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LED灯、电视、电脑显示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产品(尤其是LED灯与显示屏)发出的光中含有大量不规则频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蓝光纳米复合单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用于制作光学材料的高分子单体,及分散于高分子单体中的核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和紫外线吸收剂;其中,该核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总量占单体总重量的0.2%‑2%,紫外线吸收剂总量占单体总重量的0.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蓝光纳米复合单体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用于制作光学材料的高分子单体,及分散于高分子单体中的核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和紫外线吸收剂;其中,该核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总量占单体总重量的0.2% _2%,紫外线吸收剂总量占单体总重量的0.5% -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纳米复合单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单体选自:乙烯基单体、丙烯酸酯型单体、烯丙基型单体、环氧树脂系高分子单体、聚碳酸酯系高分子单体和聚氨酯系高分子单体中的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蓝光纳米复合单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折光指数为1.49的双烯丙基二甘醇二碳酸酯单体、折光指数为1.56的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单体和折光指数为1.60的丙烯酸酯类高分子单体中的至少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纳米复合单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0-50nm ;其内核为过渡金属氧化物,该过渡金属氧化物为Ti02、CoO和Fe2O3中的至少一种,使用一种以上过渡金属氧化物时按照任意比例混合;外壳为表面活性剂,厚度为3-10nm ;该表面活性剂为C2-C5羧酸盐、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蓝光纳米复合单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脂溶性紫外线吸收剂。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蓝光纳米复合单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脂溶性紫外线吸收剂为 UV-P、UV-326 、UV-327、UV-328、UV-329、UV-360、UV-531 和 UV-928 中的至少一种,使用多种紫外线吸收剂时按照任意比例混合。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蓝光纳米复合单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权利要求1所述配比称取用于制作光学材料的高分子单体、核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和紫外线吸收剂;将核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加入到高分子单体中,磁力搅拌使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高分子单体中,经孔径< 0.45 μ m的滤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再成,王旭,王明华,司云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天通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