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磁齿轮的转子凸极式混合励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447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磁齿轮的转子凸极式混合励磁电机,包括外转子、永磁体、定子、电枢绕组、支撑轴以及轴承。外转子内环上设置有等距排列的外转子凸极并通过轴承与电机支撑轴转动连接;定子通过电机支撑轴固定设置;永磁体贴于定子的定子齿的表面并与外转子相对设置,外转子凸极与永磁体之间有气隙;电枢绕组绕制于定子的定子齿上并通交流电。该凸极式转子上无永磁体,电机磁场由贴于定子齿表面的永磁体与绕制于定子齿上的励磁绕组产生,一方面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改进了传统永磁电机磁场不可调的缺陷,具有混合励磁型电机低速增磁、高速弱磁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磁齿轮的转子凸极式混合励磁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磁齿轮的转子凸极式混合励磁电机,属于新型特种电机
,适用于对可靠性、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低速大转矩直驱应用场合。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有许多需要变速驱动的场合,常采用的变速机械齿轮箱存在固有缺陷:噪声大、机械磨损较严重、需要定期维护等。磁齿轮作为一种新型的依靠磁场耦合传递转矩的非接触式齿轮结构,有效地改进了传统机械齿轮的缺陷,具有噪声低、可靠性高、免维护、过载自动保护的优点。对比其他磁齿轮拓扑结构,基于调磁谐波原理的同轴磁齿轮在工作时,所有的永磁体都参与转矩传递,有效提高了永磁体利用率、转矩密度。将同轴磁齿轮与永磁无刷外转子电机相整合构成的永磁复合电机通过磁齿轮进行变速驱动,完成转矩传递,是一种适用于低速大转矩直驱应用场合的新型电机。传统的基于磁齿轮的永磁复合电机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拓扑结构:(I)三气隙结构,即简单地将电动机定子嵌入共轴磁齿轮内转子的中空部分,由内至外排列分别为电动机内定子、电动机外转子、磁齿轮内转子、调磁环、磁齿轮外转子。其结构极为复杂,加工工艺难度大,永磁体用量大,空间利用率低。(2)双气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磁齿轮的转子凸极式混合励磁电机,其特征在于:该电机包括外转子(1)、永磁体(2)、定子(3)、电枢绕组(5)、支撑轴(6)以及轴承(7);所述外转子(1)内环上设置有等距排列的外转子凸极(8);所述外转子(1)通过轴承(7)与电机支撑轴(6)转动连接;所述定子(3)通过电机支撑轴(6)固定设置;所述永磁体(2)贴于定子(3)的定子齿(9)的表面;所述永磁体(2)采用径向磁化方式,且每一块永磁体的大小、形状相同,相邻永磁体磁化方向相反;所述电枢绕组(5)绕制于定子(3)的定子齿(9)上并通交流电;所述永磁体(2)与外转子(1)相对设置,所述外转子凸极(8)与永磁体(2)之间有气隙;所述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齿轮的转子凸极式混合励磁电机,其特征在于:该电机包括外转子(I)、永磁体(2)、定子(3)、电枢绕组(5)、支撑轴(6)以及轴承(7); 所述外转子(I)内环上设置有等距排列的外转子凸极(8); 所述外转子(I)通过轴承(7)与电机支撑轴(6)转动连接; 所述定子(3)通过电机支撑轴(6)固定设置; 所述永磁体(2)贴于定子(3)的定子齿(9)的表面; 所述永磁体(2)采用径向磁化方式,且每一块永磁体的大小、形状相同,相邻永磁体磁化方向相反; 所述电枢绕组(5)绕制于定子(3)的定子齿(9)上并通交流电; 所述永磁体(2)与外转子(I)相对设置,所述外转子凸极(8)与永磁体(2)之间有气隙; 所述外转子⑴的凸极⑶个数Nr、定子(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英顾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