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265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5:09
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包括数据信号处理板、数据总线插头、J-LINK接口、RS-232串口及USB接口;数据信号处理板上设有第一常开开关组K1、第二常开开关组K2及第三常开开关组K3;J-LINK接口通过第一常开开关组K1与数据总线插头相连接,RS-232串口通过第二常开开关组K2与数据总线插头相连接,USB接口通过第三常开开关组K3与数据总线插头相连接;数据总线插头用于汇集J-LINK接口、RS-232串口及USB接口的数据总线并一一对应连接到核心板的接口上,可有效防止静电及电磁干扰窜入主板核心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口转换装置
[0001 ]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口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产品研发中,一块主板上的各种调试接口及功能接口相当多,如J-LINK接口、RS-232串口、以太网接口及USB接口等。这些接口设置在主板的边缘且都与核心板相连接,由于这些接口都要与外部PC机或其他通讯设备连接,就使得一块主板需要弓I出很多连接线,这样既不美观,而且频繁的在接口上插拔插头很容易导致静电的产生,静电会通过这些接口连接线传入核心板的芯片,对主板的核心板造成致命的威胁。同时EMI(电磁干扰)通过这些接口连接线很容易串入核心板,造成对正常通讯信号的干扰,影响通过该接口连接的通讯设备之间的通讯效率及通讯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主板上的多个接口引出线凌乱、容易产生静电窜入及电磁干扰窜入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静电窜入及电磁干扰窜入的接口转换装置,有效提高了通讯设备间的通讯效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口转换装置,所述接口转换装置包括数据信号处理板、数据总线插头、J-LINK接口、RS-232串口及USB接口;所述数据信号处理板上设有第一常开开关组K1、第二常开开关组K2及第三常开开关组K3 ;所述J-LINK接口通过第一常开开关组Kl与所述数据总线插头相连接,所述RS-232串口通过第二常开开关组K2与所述数据总线插头相连接,所述USB接口通过第三常开开关组K3与所述数据总线插头相连接;所述数据总线插头用于汇集J-LINK接口、RS-232串口及USB接口的数据总线并一一对应连接到核心板的接口上,当J-LINK接口、RS-232串口和/或USB接口与外界设备连接时,控制与其相对应的常开开关组闭合。优选地,所述数据信号处理板上还设有传感控制器、第一开关控制器、第二开关控制器、第三开关控制器及电源Vcc,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器、第二开关控制器及第三开关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源Vcc分别与传感控制器、第一开关控制器、第二开关控制器及第三开关控制器相连接。当所述传感控制器检测到J-LINK接口接入外界设备时,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一开关控制器,通过第一开关控制器控制第一常开开关组Kl闭合;当所述传感控制器检测到RS-232串口接入外界设备时,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二开关控制器,通过第二开关控制器控制第二常开开关组K2闭合;当所述传感控制器检测到USB接口接入外界设备时,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三开关控制器,通过第三开关控制器控制第三常开开关组K3闭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常开开关组Kl设有第一常开开关K11、第二常开开关K12、第三常开开关K13、第四常开开关K14、第五常开开关K15及第六常开开关K16,所述数据信号处理板设有第一引脚J1、第二引脚J2、第三引脚J3、第四引脚J4、第五引脚J5及第六引脚J6;所述数据总线插头上设有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三插脚、第四插脚、第五插脚及第六插脚;第一常开开关Kll的一端通过引出线与J-LINK接口的ICE/TRST引脚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数据信号处理板的第一引脚Jl连接到数据总线插头的第一插脚上;第二常开开关K12的一端通过引出线与J-LINK接口的TDI引脚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数据信号处理板的第二引脚J2连接到数据总线插头的第二插脚上;第三常开开关K13的一端通过引出线与J-LINK接口的TMS引脚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数据信号处理板的第三引脚J3连接到数据总线插头的第三插脚上;第四常开开关K14的一端通过引出线与J-LINK接口的TCK引脚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数据信号处理板的第四引脚J4连接到数据总线插头的第四插脚上;第五常开开关K15的一端通过引出线与J-LINK接口的ICE RTCK引脚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数据信号处理板的第五引脚J5连接到数据总线插头的第五插脚上;第六常开开关K16的一端通过弓丨出线与J-LINK接口的TDO引脚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数据信号处理板的第六引脚J6连接到数据总线插头的第六插脚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常开开关组K2设有第七常开开关K21及第八常开开关K22,所述数据信号处理板设有第七引脚S7及第八引脚S8 ;所述数据总线插头上设有第七插脚及第八插脚;第七常开开关K21的一端通过引出线与RS-232串口的S_A_TXD引脚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数据信号处理板的第七引脚S7连接到数据总线插头的第七插脚上;第八常开开关K22的一端通过引出线与RS-232串口的S_A_RXD引脚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数据信号处理板的第八引脚S8连接到数据总线插头的第八插脚上。优选地,所述第三常开开关组K3设有第九常开开关K31及第十常开开关K32,所述数据信号处理板设有第十三引脚U13及第十四引脚U14 ;所述数据总线插头上设有第十三插脚及第十四插脚;第九常开开关K31的一端通过引出线与USB接口的USB_DM引脚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数据信号处理板的第十三引脚U13连接到数据总线插头的第十三插脚上;第十常开开关K32的一端通过引出线与USB接口的USB_DP引脚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数据信号处理板的第十四引脚U14连接到数据总线插头的第十四插脚上。优选地,所述数据总线插头插接在所述核心板的接口上,数据总线插头上的插脚与核心板上的接口数据总线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器、第二开关控制器及第三开关控制器分别为电磁线圈。优选地,所述数据总线插头上还设有接地插脚与地连接。以上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带有多个常开开关组的数据信号处理板及数据总线插头,通过该数据信号处理板将多个接口的引线集中管理,并通过常开开关组将引线汇集到所述数据总线插头上,通过插头与核心板相连接,可有效防止静电及电磁干扰窜入主板核 心板,有效提高了核心板的工作安全性及有效提高了通讯设备间的通讯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接口转换装置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接口转换装置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口转换装置,所述接口转换装置包括数据信号处理板20、数据总线插头27、J-LINK接口 30、RS-232串口 40及USB接口 60,所述的各种接口用于两个通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讯或数据交互。所述数据信号处理板20上设有第一常开开关组K1、第二常开开关组K2及第三常开开关组K3。所述J-LINK接口 30通过第一常开开关组Kl与所述数据总线插头27相连接,所述RS-232串口 40通过第二常开开关组K2与所述数据总线插头27相连接,所述USB接口60通过第三常开开关组K3与所述数据总线插头27相连接;因第一常开开关组K1、第二常开开关组K2及第三常开开关组K3通常状态下都处于断开状态,因此可有效防止静电及电磁干扰通过各种扣进入到数据总线插头27并窜入主板核心板。所述数据总线插头27用于汇集J-LINK接口 30、RS_232串口 40及USB接口 60的数据总线并——对应连接到核心板的接口上,当J-LINK接口 30、RS-232串口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转换装置包括数据信号处理板、数据总线插头、J‑LINK接口、RS‑232串口及USB接口;所述数据信号处理板上设有第一常开开关组K1、第二常开开关组K2及第三常开开关组K3;所述J‑LINK接口通过第一常开开关组K1与所述数据总线插头相连接,所述RS‑232串口通过第二常开开关组K2与所述数据总线插头相连接,所述USB接口通过第三常开开关组K3与所述数据总线插头相连接;所述数据总线插头用于汇集J‑LINK接口、RS‑232串口及USB接口的数据总线并一一对应连接到核心板的接口上,当J‑LINK接口、RS‑232串口和/或USB接口与外界设备连接时,控制与其相对应的常开开关组闭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转换装置包括数据信号处理板、数据总线插头、J-LINK接口、RS-232串口及USB接口; 所述数据信号处理板上设有第一常开开关组K1、第二常开开关组K2及第三常开开关组K3 ; 所述J-LINK接口通过第一常开开关组Kl与所述数据总线插头相连接,所述RS-232串口通过第二常开开关组K2与所述数据总线插头相连接,所述USB接口通过第三常开开关组K3与所述数据总线插头相连接; 所述数据总线插头用于汇集J-LINK接口、RS-232串口及USB接口的数据总线并一一对应连接到核心板的接口上,当J-LINK接口、RS-232串口和/或USB接口与外界设备连接时,控制与其相对应的常开开关组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号处理板上还设有传感控制器、第一开关控制器、第二开关控制器、第三开关控制器及电源Vcc,所述第一开关控制器、第二开关控制器及第三开关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源Vcc分别与传感控制器、第一开关控制器、第二开关控制器及第三开关控制器相连接。 当所述传感控制器检测到J-LINK接口接入外界设备时,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一开关控制器,通过第一开关控制器控制第一常开开关组Kl闭合; 当所述传感控制器检测到RS-232串口接入外界设备时,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二开关控制器,通过第二开关控制器控制第二常开开关组K2闭合; 当所述传感控制器检测到USB接口接入外界设备时,发送控制信号给第三开关控制器,通过第三开关控制器控制第三常开开关组K3闭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常开开关组Kl设有第一常开开关K11、第二常开开关K12、第三常开开关K13、第四常开开关K14、第五常开开关K15及第六常开开关K16,所述数据信号处理板设有第一引脚J1、第二引脚J2、第三引脚J3、第四引脚J4、第五引脚J5及第六引脚J6;所述数据总线插头上设有第一插脚、第二插脚、第三插脚、第四插脚、第五插脚及第六插脚; 第一常开开关Kll的一端通过引出线与J-LINK接口的ICE/TRST引脚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数据信号处理板的第一引脚Jl连接到数据总线插头的第一插脚上; 第二常开开关K12的一端通过引出线与J-LINK接口的TDI引脚相连接,另一端通过数据信号处理板的第二引脚J2连接到数据总线插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付兵李钊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