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1637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包括箱体、控制模块、支撑平台、两立柱、升降导柱、导柱传动组件、下横梁、旋转平台、XY移动平台、下夹具、上夹具、自动求心装置、力量传感器及上横梁,所述箱体上设有电源开关、力量传感器通讯接口、接触电阻通讯接口、RS232通讯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添加了接触电阻测试模块,可同步采集荷重及接触电阻数据,对比传统需要外接电阻测试仪的测试模式,测试数据更加准确,测试效率更高,在控制成本和节约空间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
技术介绍
电工部件于使用前,通常需要检测该部件产品的属性关系,如荷重-位移-电阻图。目前电阻测试需要外接电阻测试仪的测试模式,测试成本高,占据空间大。因而,亟待一种成本低、节约空间的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节约空间的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包括箱体、控制模块、支撑平台、两立柱、升降导柱、导柱传动组件、下横梁、旋转平台、XY移动平台、下夹具、上夹具、自动求心装置、力量传感器及上横梁,所述支撑平台固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支撑平台及箱体的中部对应开有导柱连接孔,所述控制模块与导柱传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箱体内且互相电性相接,所述导柱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从所述导柱连接孔伸出与所述升降导柱的下端固接,两所述立柱的下端垂直固接于所述支撑平台上对应所述导柱连接孔的两侧,所述下横梁上对应开设有两第一立柱孔,所述下横梁的底部与所述升降导柱的上端固接,所述立柱滑动插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孔中,所述旋转平台安装于所述下横梁的顶部,所述XY移动平台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上,所述下夹具安装于所述XY移动平台上,所述上横梁位于所述下横梁的上方,所述上横梁上对应开设有第二立柱孔,所述立柱固插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孔中,所述力量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上横梁的底部,所述自动求心装置安装于所述力量传感器的底部,所述上夹具安装于所述自动求心装置的底部且正对所述下夹具,所述箱体上设有电源开关、力量传感器通讯接口、接触电阻通讯接口、RS232通讯接口。所述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还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立柱上对应所述上横梁的下方。所述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套设于所述立柱的顶端。所述箱体上还设有工作指示灯、通讯触发开关、报警指示灯及若干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慢速下降按钮、慢速上升按钮、急停按钮、中速上升按钮、中速下降按钮、高速下降按钮及高速上升按钮,所述报警指示灯包括上限位报警指示灯及下限位报警指示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添加了接触电阻测试模块,可同步采集荷重及接触电阻数据,对比传统需要外接电阻测试仪的测试模式,测试数据更加准确,测试效率更高,在控制成本和节约空间方面,也有很大的提升。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第一个角度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第二个角度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第三个角度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100包括箱体10、控制模块15、支撑平台20、两立柱25、升降导柱30、导柱传动组件、下横梁40、旋转平台45、XY移动平台50、下夹具55、上夹具60、自动求心装置65、力量传感器70及上横梁75。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5为单片机。所述支撑平台20固置于所述箱体10的顶部,所述支撑平台20及箱体10的中部对应开有导柱连接孔(图未示),所述控制模块15与导柱传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箱体10内且互相电性相接,所述导柱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从所述导柱连接孔伸出与所述升降导柱30的下端固接。两所述立柱25的下端垂直固接于所述支撑平台20上对应所述导柱连接孔的两侦U。所述下横梁40上对应开设有两第一立柱孔(图未示),所述下横梁40的底部与所述升降导柱30的上端固接。所述立柱25滑动插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孔中。所述旋转平台45安装于所述下横梁40的顶部,所述XY移动平台50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45上。所述下夹具55安装于所述XY移动平台50上。所述上横梁75位于所述下横梁40的上方。所述上横梁75上对应开设有第二立柱孔(图未示)。所述立柱25固插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孔中。所述力量传感器70安装于所述上横梁75的底部,所述自动求心装置65安装于所述力量传感器70的底部。所述上夹具60安装于所述自动求心装置65的底部且正对所述下夹具55。较佳者,所述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100还包括限位环80、两防尘盖81及四脚垫82。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立柱25上对应所述上横梁75的下方。所述防尘盖81套设于所述立柱25的顶端。所述脚垫82分别安装于所述箱体10的底部的四个角落。具体地,所述导柱传动组件包括电机支架351、伺服电机352、联轴器353、上滚珠螺螺母354、下滚珠螺螺母355、滚珠丝杆356、限位开关(图未示)、限位治具357、限位杆358及限位环359。所述电机支架351固接于所述箱体10内。所述伺服电机352安装于所述电机支架351上且与所述控制模块15电性相接,所述联轴器353的一端与所述伺服电机352的输出轴相接。所述上滚珠螺螺母354及所述下滚珠螺螺母355自上而下固接于所述箱体10内。所述滚珠丝杆356的一端与所述联轴器353的另一端相接,所述滚珠丝杆356的另一端依次旋合插接穿过所述下滚珠螺螺母355、上滚珠螺螺母354及导柱连接孔与所述升降导柱30的下端旋合固接。所述限位治具357安装于所述箱体10内,所述限位开关安装于所述限位治具357上。所述支撑平台20及箱体10对应开设有限位杆滑孔(图未示),所述限位杆358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治具357上,所述限位杆358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限位杆滑孔与所述下横梁40固接。当运动超过指定极限时,限位环359带动限位杆358触发限位开关,从而进行报警并终止继续运行。所述箱体10上设有电源开关11、力量传感器通讯接口 12、接触电阻通讯接口 13、RS232通讯接口 14、工作指示灯15、通讯触发开关16、报警指示灯及若干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慢速下降按钮181、慢速上升按钮182、急停按钮183、中速上升按钮184、中速下降按钮185、高速下降按钮186及高速上升按钮187所述报警指示灯包括上限位报警指示灯171及下限位报警指示灯172。所述XY移动平台50用于调整XY两个方向的位置,方便不同产品的夹持;所述自动求心装置65通过平面轴承给予中心轴一定的平面活动空间,便于在测试过程中自动寻找最佳受力点,以保持每次测试的相对稳定性;所述力量传感器70为高精度的拉压力传感器,可将力量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发送给单片机,进而传送给电脑进行分析处理;该限位环80起防止上横梁75坠落的作用。该防尘盖81起防尘美观的作用;该力量传感通讯接口 12将力量传感器70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处理;该接触电阻通讯接口 13将电阻数据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处理;该RS232通讯接口将单片机与电脑进行通讯。该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100通过上位机设置好试验参数,将指令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单片机(控制模块15)进行执行,单片机控制伺服电机352运转,通过滚珠丝杠356将伺服电机352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机台运动部分的垂直正向运动,并且在垂直运动同时,单片机以2000次/S的频率持续采集机台 运行过程中电机的行程数据,力量传感器70的力量数据及单片机自身采集的电阻数据,然后将所得数据打包反馈给上位机,上位机将所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控制模块、支撑平台、两立柱、升降导柱、导柱传动组件、下横梁、旋转平台、XY移动平台、下夹具、上夹具、自动求心装置、力量传感器及上横梁,所述支撑平台固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支撑平台及箱体的中部对应开有导柱连接孔,所述控制模块与导柱传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箱体内且互相电性相接,所述导柱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从所述导柱连接孔伸出与所述升降导柱的下端固接,两所述立柱的下端垂直固接于所述支撑平台上对应所述导柱连接孔的两侧,所述下横梁上对应开设有两第一立柱孔,所述下横梁的底部与所述升降导柱的上端固接,所述立柱滑动插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孔中,所述旋转平台安装于所述下横梁的顶部,所述XY移动平台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上,所述下夹具安装于所述XY移动平台上,所述上横梁位于所述下横梁的上方,所述上横梁上对应开设有第二立柱孔,所述立柱固插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立柱孔中,所述力量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上横梁的底部,所述自动求心装置安装于所述力量传感器的底部,所述上夹具安装于所述自动求心装置的底部且正对所述下夹具,所述箱体上设有电源开关、力量传感器通讯接口、接触电阻通讯接口、RS232通讯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插拔力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控制模块、支撑平台、两立柱、升降导柱、导柱传动组件、下横梁、旋转平台、XY移动平台、下夹具、上夹具、自动求心装置、力量传感器及上横梁,所述支撑平台固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支撑平台及箱体的中部对应开有导柱连接孔,所述控制模块与导柱传动组件均安装于所述箱体内且互相电性相接,所述导柱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从所述导柱连接孔伸出与所述升降导柱的下端固接,两所述立柱的下端垂直固接于所述支撑平台上对应所述导柱连接孔的两侧,所述下横梁上对应开设有两第一立柱孔,所述下横梁的底部与所述升降导柱的上端固接,所述立柱滑动插接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立柱孔中,所述旋转平台安装于所述下横梁的顶部,所述XY移动平台安装于所述旋转平台上,所述下夹具安装于所述XY移动平台上,所述上横梁位于所述下横梁的上方,所述上横梁上对应开设有第二立柱孔,所述立柱固插于对应的所述第二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元碧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捷科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