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及反激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953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及具有该电路的反激电源。该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开关单元、第一限流单元以及第二限流单元。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经第一限流单元与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经第二限流单元和稳压二极管与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反激电源输出端对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施加电压以控制开关单元的导通或截止。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限流单元连接,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反激电源任一输出端的电压均不受其他输出端负载变化的影响,并且能够有效控制输出电压,提高电源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及反激电源
本技术涉及反激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及反激电源。
技术介绍
反激式(Flyback)电路拓扑是最基本的功率变换电路结构之一。因结构简单、元器件数量少和设计方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电视机、DVD和充电器等小功率电器的电源中。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与Buck-Boost (升降压式)电路相似,可以看作隔离式Buck-Boost电路,在开关管导通时变压器原边电感储能,关断时能量经副边整流输出传递给负载。由于其电路简单,能高效提供多路直流输出,因此广泛应用于多组输出电源。但由于反激式变压器漏感的存在,以及漏感在各路输出存在不均衡,导致能量分配跟各路负载情况不匹配,从而引起各路输出电压与设计值的偏差。当其中一路负载剧烈变化时,导致其他路输出电压剧烈变化。尤其反激式电源的输出电压一般不参与反馈,所以其电压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旨在保证反激电源的任一输出端的电压均不受其他输出端负载变化的影响,并且能够有效控制输出电压,提高电源系统的稳定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该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开关单元、第一限流单元以及第二限流单元;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一限流单元与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经所述第二限流单元和稳压二极管与所述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激电源输出端对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施加电压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或截止;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限流单元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优选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经所述第一限流单元与所述反激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晶体管的基极经所述第二限流单元和稳压二极管与所述反激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优选地,所述晶体管为NPN三极管。优选地,所述第一限流单元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反激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限流单元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优选地,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还包括用于为所述晶体管提供偏置电压的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晶体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优选地,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还包括用于滤除噪音信号的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一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另一端接地。优选地,所述滤波单元包括滤波电容,所述滤波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本技术提供一种反激电源,该反激电源具有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开关单元、第一限流单元以及第二限流单元;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一限流单元与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经所述第二限流单元和稳压二极管与所述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激电源输出端对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施加电压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或截止;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限流单元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该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第一限流单元、第二限流单元和开关单元。当反激电源输出的电压值为正常电压值时,稳压二极管未击穿,整个过冲保护电路不工作。当反激电源输出端受到其他输出端负载变化等原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电压值大于正常值时(发生过冲现象),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开关单元导通,使得反激电源输出端输出的电流经第一限流单元流向接地端,进而削弱了输出端的电压值,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反激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提高了电源系统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该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开关单元1、第一限流单元2以及第二限流单元3。开关单元I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开关单元I的第一端经第一限流单元2与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开关单元I的第二端接地。开关单元I的控制端经第二限流单元3和稳压二极管D与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反激电源输出端对开关单元I的控制端施加电压以控制开关单元I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或截止。稳压二极管D的阳极与第二限流单元3连接,稳压二极管D的阴极与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当反激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大于正常值时,稳压二极管D反向击穿,反激电源输出的电流经第二限流单元3流向开关单元I,开关单元I控制端的电压增大,使得开关单元I导通,从而使得反激电源输出端的电流经第一限流单元2流向接地端。应当说明的是,反激电源具有多路输出端。反激电源正常工作时,反激电源输出的电压值为正常电压值。由于反激式变压器漏感的存在,以及漏感在各路输出存在不均衡,导致能量分配跟各路负载情况不匹配,从而引起各路输出电压与设计值发生偏差。当其中一路负载剧烈变化时,其他输出端电压剧烈变化,从而导致电压过冲的现象发生。在本实施例中,当反激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处于正常值时,稳压二极管D未击穿,过冲保护电路不工作,因而也没有产生额外的功耗。当反激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大于正常值(即发生过冲现象),稳压二极管D的阴极电压值增大至其击穿电压值时,稳压二极管D反向击穿。稳压二极管D将反激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施加至开关单元I的控制端。开关单元I的控制端获得电压并使得开关单元I导通。开关单元I导通,反激电源输出端输出的电流经第一限流单元2流向接地端,从而拉低了反激电源输出端的电压,有效地避免了反激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值过高。应当说明的是,第二限流单元3设置在开关单元I与稳压二极管D管之间,用于限制反激电源输出端输出至开关单元I的电流大小,保证了整个过冲保护电路正常稳定地工作。开关单元I主要起开关的作用,当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输出的电压值处于正常状态时,开关单元I的控制端没有施加电压,开关单元I处于截止状态(第一端和第二端不导通)。当反激电源输出端输出电压过冲时,稳压二极管D导通,反激电源输出端施加电压至开关单元I的控制端,使得开关单元I导通(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从而使得反激电源输出端输出的电流经第一限流单元2流向接地端,有效地削弱了反激电源输出端的电压值。本技术提供的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该电路包括稳压二极管D、第一限流单元2、第二限流单元3和开关单元I。当反激电源输出的电压值为正常电压值时,稳压二极管D未击穿,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二极管、开关单元、第一限流单元以及第二限流单元;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一限流单元与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经所述第二限流单元和稳压二极管与所述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激电源输出端对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施加电压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或截止;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限流单元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二极管、开关单元、第一限流单元以及第二限流单元; 其中,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控制端,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一限流单元与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经所述第二限流单元和稳压二极管与所述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反激电源输出端对所述开关单元的控制端施加电压以控制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或截止;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限流单元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反激电源的输出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晶体管,所述晶体管的集电极经所述第一限流单元与所述反激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晶体管的基极经所述第二限流单元和稳压二极管与所述反激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为NPN三极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激电源输出端的过冲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北凯吴同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