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134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注塑机,挤出装置包括螺杆支撑架,螺杆支撑架上枢接有受控于伺服电机并位于溶胶筒中的单螺杆;还包括和溶胶筒自由端头连通的射嘴;锁模装置包括固定在基板上并用于固定前模的第一立板,以及用于固定后模的第二立板,第二立板连接伺服电机驱动的滚轴丝杠,滚轴丝杠具有驱动后模向前行进的合模动作;支撑架的下端和基板滑动配合,还设有驱动螺杆支撑架行进的气缸,气缸驱动支撑架上的射嘴与前模的注射口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注塑机通过气缸的前进、后退完成挤出装置与模具流道口的闭合,可以较为容易地实现对模具流道平衡的设计,对零件的成型品质就容易控制;且其占地空间小、耗能低、易于实现自动化。(*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注塑机
本技术涉及微型注塑成型领域,更准确地说,涉及一种微型注塑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不断向微型化方向发展,因而产生了新世纪产业需求的微机电系统技术。2002年全世界在这一领域创造出450亿美元的产值,其主要产品在光电通讯、影像传输、生化医疗、信息存储、精密机械等应用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能够生产具有实用价值的微细组件,许多新兴制造技术随之产生,包括光刻、电铸及脱模技术(LIGA)、紫外光蚀刻技术(UV)、放电加工(EDM)、微注射成型、精密磨削和精密切削等。其中,微注射成型技术以容易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生产精密微细结构零件的优点成为世界制造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成品质量以毫克为计算单位,成品几何尺寸以微米为度量单位的微注射成型技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一门新兴的先进制造技术,同传统的、常规的注射成型技术相t匕,其对成型材料、成型工艺及成型设备等方面都提出了不同要求。许多现有的、成熟的注射成型技术和理论并不适用于微注射成型技术,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微注射成型工艺的技术特点进行系统和彻底的研究与探讨。微注射成型技术发展之初,并未有专用注射成型机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挤出装置,包括螺杆支撑架,所述螺杆支撑架上枢接有受控于伺服电机并位于溶胶筒中的单螺杆,所述溶胶筒的外壁缠绕有加热线圈;还包括和溶胶筒自由端头连通的射嘴; 锁模装置,包括固定在基板上并用于固定前模的第一立板,以及用于固定后模的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连接伺服电机驱动的滚轴丝杠,所述滚轴丝杠具有驱动后模向前行进的合模动作; 所述螺杆支撑架的下端和基板滑动配合,还设有驱动螺杆支撑架行进的气缸,所述气缸驱动螺杆支撑架上的射嘴与前模的注射口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挤出装置,包括螺杆支撑架,所述螺杆支撑架上枢接有受控于伺服电机并位于溶胶筒中的单螺杆,所述溶胶筒的外壁缠绕有加热线圈;还包括和溶胶筒自由端头连通的射嘴; 锁模装置,包括固定在基板上并用于固定前模的第一立板,以及用于固定后模的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连接伺服电机驱动的滚轴丝杠,所述滚轴丝杠具有驱动后模向前行进的合模动作; 所述螺杆支撑架的下端和基板滑动配合,还设有驱动螺杆支撑架行进的气缸,所述气缸驱动螺杆支撑架上的射嘴与前模的注射口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射嘴的外壁缠绕有加热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胶筒的外侧还设有护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上还设有散热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注塑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培森刘路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铠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