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锅位电子点火整体灶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088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锅位电子点火整体灶台。该灶台包括一箱体,箱体底部四角处设有支撑脚,箱体底面上设有进气管、进水管、出水管以及风机,箱体内部设有炉头,箱体正表面设有电子点火开关、燃气开关和风阀,箱体背部设有一后箱体,后箱体中设有排气管,箱体顶部包括一中空水箱,中空水箱中对应炉头部位设有一圆形空位,圆形空位上表面上设有一炒锅承托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炉头上方设置一炒锅专用的承托环,用于与炒锅的球面锅底配合,保证炒锅防止的平稳性,而且本灶台使用一中空的水箱作为台面,通过内部的水对灶台进行散热,有效地防止了灶台内部热量由金属表面直接向外传递而造成的高温情况,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锅位电子点火整体灶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炉灶,尤其是一种混合锅位电子点火整体灶台。
技术介绍
在人们日常生活或商业餐饮中普遍要使用灶台进行食物的蒸、炒、炸等操作,在商业餐饮使用中,由于使用环境、火力需求和使用方式的不同,一般使用专用的灶台,其中,有结构简易的猛火灶,也有根据环境结合猛火灶制成的灶台,现有的灶台往往将炉头设于壳体内,在炉头上方留有一圆形空位,圆形空位中安装锅支撑架,另外在壳体内部设置气路及水路管体。现有的商用灶台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蒸、炒、煎等等操作所使用的锅的不同,支撑架无法实现对各种锅形的良好制成,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2、现有的灶台一般包括开放式的和封闭式的,其中开放式的的灶台壳体为非封闭式,其结构不稳定,不便于清理;封闭灶台的壳体为封闭式,灰尘油烟不易进入壳体内,易于清理,但是壳体内温度较高,长时间聚集容易造成台面温度过高,人员与高温金属台面接触容易出现烫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平稳放置炒锅,且有效灶台台面温度、避免烫伤的混合锅位电子点火整体灶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一箱体,所述的箱体底部四角处设有支撑脚,所述的箱体底面上设有进气管、进水管、出水管以及风机,所述的箱体内部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炉头,箱体正表面设有对应每个炉头的电子点火开关、燃气开关和风阀,所述的箱体背部设有一后箱体,后箱体中设有排气管,所述的箱体顶部包括一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的中空水箱,所述的中空水箱中对应每个炉头部位分别设有一圆形空位,其中一个圆形空位上表面上设有一炒锅承托环,另一圆形空位上表面上设有一大锅围边。优选地,所述的中空水箱连接一水龙头,水龙头由后箱体表面引出,所述的中空水箱上设有一用于接水的尾鎿。优选地,所述的炒锅承托环的上开口为一由后向前朝下倾斜的斜面。优选地,所述的龙头为可摇摆结构。优选地,所述的大锅围边下方的箱体上设有一观火口。优选地,所述的支撑脚为高度可调支撑脚。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技术的混合锅位电子点火整体灶台在炉头上方设置一炒锅专用的承托环和一大锅专用的围边,用于与炒锅的球面锅底和大锅的柱形侧面配合,保证防止的平稳性,防止倾覆,而且本灶台使用一中空的水箱作为台面,通过内部的水对灶台进行散热,有效地防止了灶台内部热量由金属表面直接向外传递而造成的高温情况,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箱体I ;支撑脚2 ;进气管3 ;进水管4 ;出水管5 ;风机6 ;电子点火开关7 ;燃气开关8 ;风阀9 ;后箱体10 ;排气管11 ;中空水箱12 ;炒锅承托环13 ;大锅围边14 ;水龙头15 ;尾鎿16 ;观火口 17。【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混合锅位电子点火整体灶台包括一箱体I,所述的箱体I底部四角处设有支撑脚2,所述的箱体I底面上设有进气管3、进水管4、出水管5以及风机6,所述的箱体I内部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炉头,图中未示出炉头,实际应用时采用市面上常用的炉头即可,箱体正表面设有电子点火开关7、燃气开关8和风阀9,所述的箱体I背部设有一后箱体10,后箱体10中设有排气管11,所述的箱体I顶部包括一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的中空水箱12,所述的中空水箱12中对应每个炉头部位分别设有一圆形空位,其中,一个圆形空位上表面上设有一炒锅承托环13,另一个圆形空位上设有一大锅围边14。使用时,通过进水管4向中空水箱中注水,灶台使用时,炉具内部的温度上升,中空水箱中的水可以降低灶台内的整体温度,从而达到灶台表面温度处于一合适水平,防止烫伤情况发生。不使用时,可通过出水管5将中空水箱中的水排出。为了有效利用中空水箱中用于热交换的热水,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中空水箱12连接一水龙头15,水龙头15由后箱体10表面引出,所述的中空水箱12上设有一用于接水的尾鎿16。使用时,可以通过水龙头15将中空水箱12中用于热交换后升温的水排出,以备炒菜或其他地方水的使用,节省了能源消耗。由于炒菜时,厨师需要频繁的对锅进行翻炒,取放等操作,为了便于此类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炒锅承托环13的上开口为一由后向前朝下倾斜的斜面。由于靠近厨师一侧的炒锅承托环13的边缘较低,远离厨师一端的炒锅承托环13的边缘较高,这样既能保证炒锅承托的平稳性,也能便于厨师对锅的各种操作。由于每个尾鎿中都需要添加水,为了便于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水龙头15为可摇摆结构。由于大锅在使用的时候不便于移动,而箱体为封闭结构,为了便于观察大锅下方的炉火情况,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大锅围边下方的箱体上设有一观火口 17。为了适应不同的人员对灶台的操作,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脚2为高度可调支撑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混合锅位电子点火整体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所述的箱体底部四角处设有支撑脚,所述的箱体底面上设有进气管、进水管、出水管以及风机,所述的箱体内部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炉头,箱体正表面设有对应每个炉头的电子点火开关、燃气开关和风阀,所述的箱体背部设有一后箱体,后箱体中设有排气管,所述的箱体顶部包括一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的中空水箱,所述的中空水箱中对应每个炉头部位分别设有一圆形空位,其中一个圆形空位上表面上设有一炒锅承托环,另一圆形空位上表面上设有一大锅围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锅位电子点火整体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箱体,所述的箱体底部四角处设有支撑脚,所述的箱体底面上设有进气管、进水管、出水管以及风机,所述的箱体内部设有两个并列设置的炉头,箱体正表面设有对应每个炉头的电子点火开关、燃气开关和风阀,所述的箱体背部设有一后箱体,后箱体中设有排气管,所述的箱体顶部包括一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的中空水箱,所述的中空水箱中对应每个炉头部位分别设有一圆形空位,其中一个圆形空位上表面上设有一炒锅承托环,另一圆形空位上表面上设有一大锅围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锅位电子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木厨房设备制造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