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平板菲涅耳集热系统的一体化双路集热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3085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平板菲涅耳集热系统的一体化双路集热管装置。它包括管道真空抽气阀、Y型蒸汽连接管、第一蒸汽连接管支撑挡板、第二蒸汽连接管支撑挡板、第一出口端波纹管、第二出口端波纹管、第一真空玻璃管、第二真空玻璃管、第一聚光集热管、第二聚光集热管、第一真空抽气口、第二真空抽气口、第一入口端波纹管、第二入口端波纹管、第一冷凝水连接管支撑挡板、第二冷凝水连接管支撑挡板、冷凝水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实现了对平板菲涅耳二次反射集热系统集热管的一体化安装,减小了系统的流动阻力,强化了系统的流动传热特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平板菲涅耳集热系统的一体化双路集热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平板菲涅耳集热系统的一体化双路集热管装置。
技术介绍
平板太阳能热水技术目前已成功实现商业化,并在全球形成千亿级的产业链。然而,由于受到技术限制,传统平板太阳能热水技术产生的温度最高也只达到120°C左右,无法满足中高温蒸汽的需求。高倍聚光技术(槽式,线性菲涅耳、塔式和碟式)为太阳能中高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其中,针对中高温蒸汽系统,中国专利2011 I 0004634.0和中国专利2009 I 0099363.4分别提出了利用槽式聚光产生中高温蒸汽的自然循环集热系统。然而,由于槽式系统相对比较笨重,风载也大;因此,国外提出了利用线性菲涅耳二次反射的方法进行解决,该装置在重量和风载上更满足放置在建筑屋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由于该平板系统中顶部安装的集热管数量为多个(>1),而目前采用的安装方法是利用单根集热管进 行串并联连接,在系统的流动和传热上缺少优化,在安装上也过于繁琐,甚至无法保证同一性,因此,如何满足该结构特点下自然循环集热系统的集热管一体化设计还存在较大的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平板菲涅耳集热系统的一体化双路集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真空抽气阀(1)、Y型蒸汽连接管(2)、第一蒸汽连接管支撑挡板 (3‑1)、第二蒸汽连接管支撑挡板 (3‑2)、第一出口端波纹管 (4‑1)、第二出口端波纹管 (4‑2)、第一真空玻璃管 (5‑1)、第二真空玻璃管 (5‑2)、第一聚光集热管 (6‑1)、第二聚光集热管 (6‑2)、第一真空抽气口 (7‑1)、第二真空抽气口 (7‑2)、第一入口端波纹管 (8‑1)、第二入口端波纹管 (8‑2)、第一冷凝水连接管支撑挡板 (9‑1)、第二冷凝水连接管支撑挡板 (9‑2)、冷凝水连接管(10);Y型冷凝水连接管(10)两出口端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平板菲涅耳集热系统的一体化双路集热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真空抽气阀(I)、y型蒸汽连接管(2)、第一蒸汽连接管支撑挡板(3-1)、第二蒸汽连接管支撑挡板(3-2)、第一出口端波纹管(4-1)、第二出口端波纹管(4-2)、第一真空玻璃管(5-1)、第二真空玻璃管(5-2)、第一聚光集热管(6-1)、第二聚光集热管(6-2)、第一真空抽气口(7-1)、第二真空抽气口(7-2)、第一入口端波纹管(8-1)、第二入口端波纹管(8-2)、第一冷凝水连接管支撑挡板(9-1)、第二冷凝水连接管支撑挡板(9-2)、冷凝水连接管(10) ;Y型冷凝水连接管(10)两出口端通过第一入口端波纹管(8-1)和第二入口端波纹管(8-2)分别与第一聚光集热管(6-1)和第二聚光集热管(6-2)入口端焊接连接;Y型蒸汽连接管(2)两入口端通过第一出口端波纹管(4-1)和第二出口端波纹管(4-2)分别与第一聚光集热管(6-1)和第二聚光集热管(6-2)出口端焊接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华蒙方子东徐特科赵徐煌范利武俞自涛胡亚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