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式自动门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8701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推拉式自动门吸。主要解决现有推拉式门吸存在稳定性较差、不经久耐用、质量差以及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该门吸包括活塞杆、活塞座、钢珠,门座设有卡口,活塞杆可滑移的安装于活塞座内,墙座的外壁设有凹槽和凸台,凹槽与凸台滑移过渡,墙座上设有与凸台相对应的滑动孔,滑动孔内设有直径小于其内径的钢珠,活塞杆包括钢珠落入凹槽并与卡口相分离的第一位置以及钢珠位于凸台并与卡口相卡合的第二位置,还包括每按压活塞杆实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来回转换的切换机构。该门吸活塞杆上设置凹槽、凸台,在墙座上设置与凸台相配合钢珠,并采用切换机构实现墙座与门座相卡或分离的转换,稳定性较好、经久耐用、质量好以及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拉式自动门吸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吸,尤其是指一种推拉式自动门吸。
技术介绍
门吸是一种门页打开后吸住定位的装置,以防止风吹或碰触门页而关闭。专利号为201310111784.0的推拉式门吸,夹座有内中外三 层筒套,且三者都有相对的轴向位移并有弹簧作轴向位置控制,在中套上有孔并在孔中安装有钢珠,外套前段有小径段和扩径段;而插头体前端有大径段且有弹簧使其可相对插头座作轴向位移。插头和夹座中各部结构及尺寸使分离时内套衬托在钢珠内使其在中套孔和外套扩径段之间。与该在插扣插入夹座时,钢珠内外都受到压迫从而通过插扣外径将两者锁定,除非结构破坏不然两者不会被分离,而经过先推后拉则两者则可轻易分离。使两者相合时不会产生很大的插入碰撞声音,分离时也不必花很大力气,而且定位固定可靠。由于该专利技术采用了内中外三层筒套的结构分布形式,并通过内套弹簧、中套弹簧以及外套弹簧实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内中外三层筒套不断滑动挤压推动,作用点比较分散,随着使用期限的延迟,多个弹簧也易受损,稳定性能容易降低,不经久耐用,质量较差,使用寿命降低,而且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增加,为了更好的使推拉式门吸经久耐用,使其在质量上不得再次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推拉式自动门吸,解决现有推拉式门吸存在稳定性较差、不经久耐用、质量差以及结构复杂、成本高等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拉式自动门吸,包括墙座、门座以及门座底板,所述墙座用于安装于墙壁上,所述门座通过门座底板安装于门上,所述门座底板安装于门座的底部,所述墙座内安装有活塞杆,活塞座以及切换机构,,所述门座的为中空的桶状体且其开口端部设有卡口,所述墙座内设有安装孔,所述活塞座穿入安装孔并固定于墙座上,所述活塞座内设有滑槽,所述活塞杆的前端可滑移的插入滑槽内,且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面与滑槽的端面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活塞杆的后端可滑出安装孔并与门座顶压配合,所述活塞杆的后端部外壁与墙座的安装孔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墙座的外壁设有凹槽和凸台,所述凹槽与凸台滑移过渡,所述墙座上设有与所述凸台相对应的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设有直径小于其内径的钢珠,所述活塞杆包括钢珠落入凹槽并与所述卡口相分离的第一位置以及钢珠位于凸台并与所述卡口相卡合的第二位置,还包括每按压所述活塞杆实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来回转换的切换机构。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及拉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三角槽,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于活塞座的端部,另一端与三角槽滑移配合,所述三角槽包括起始点、滑入部、过渡点以及滑出部,所述活塞杆滑动并压缩弹性件且所述拉杆的端部从起始点经过滑入部滑至过渡部形成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弹性件顶压活塞杆向着门座方向滑动使得所述拉杆的端部从过渡点经过滑出部滑至起始点形成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定位座、倒勾以及锁簧,所述定位座固定于活塞杆的端部,所述定位座上设有通孔,所述拉杆的一端穿入通孔,另一端与三角槽相配合,所述倒勾设于定位座上并与所述活塞杆的端面形成卡槽,所述锁簧设于卡槽内并环绕于拉杆的外壁上。所述活塞杆包括活塞头、活塞,所述活塞位于滑槽底部处,所述活塞头的前端可滑移的插入安装孔且其前端与活塞的后端顶压配合,所述活塞头的后端滑动可向外伸出滑槽并门座相配合,所述间隙由所述活塞头的外壁与墙座的安装孔内壁之间形成。所述活塞头的前端设有插孔,所述活塞的后端部设有外径缩小并形成顶压面的插入部,所述插入部嵌入插孔内,所述顶压面与活塞头的前端面顶压配合。所述墙座的安装孔内安装有限位螺丝,所述限位螺丝与活塞头的前端卡位配合。所述卡口呈向着门座的中心凸起,所述门座的卡口为“L”形,包括水平部、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与门座一体连接,所述竖直部向着门座的中心方向凸出。活塞座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墙座的安装孔端部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门座底板螺纹连接于门座上。所述拉杆为U形。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门吸活塞杆上设置凹槽、凸台,在墙座上设置与凸台相配合钢珠,并采用切换机构实现墙座与门座相卡或分离的转换,稳定性较好、经久耐用、质量好以及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门座与墙壁分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门座与墙壁扣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I处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活塞杆与活塞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墙座I,门座2,门座底板3,活塞杆4,定位座5,活塞座6,拉杆7,卡口 8,水平部81,竖直部82,滑槽9,弹性件10,锁簧11,间隙12,凸台13,倾斜滑移面131,凸台132,钢珠14,凹槽15,三角槽16,起始点161,滑入部162,过渡点163,滑出部164,倒勾17,卡槽18,限位螺丝19,外螺纹20,内螺纹21,插孔22,顶压面23,插入部24,安装孔25,活塞头26,活塞27,凹槽28,倾斜面2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针对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所示,一种推拉式自动门吸,包括墙座1、门座2以及门座底板3,所述墙座2用于安装于墙壁上,所述门座2通过门座底板3安装于门上,所述门座底板3安装于门座2的底部,所述门座底板3螺纹连接于门座2上,所述墙座I内安装有活塞杆4,活塞座6以及切换机构,,所述门座2的为中空的桶状体且其开口端部设有卡口 8,所述墙座I内设有安装孔25,所述活塞座6穿入安装孔25并固定于墙座I上,所述活塞座6内设有滑槽9,所述活塞杆的前端可滑移的插入滑槽9内,且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面与滑槽9的端面之间设有弹性件10,所述活塞杆的后端可滑出安装孔25并与门座顶压配合,所述活塞杆4的后端部外壁与墙座I的安装孔25内壁之间存在间隙12,所述墙座I的外壁设有凹槽28和凸台13,所述凹槽28与凸台13滑移过渡,凹槽28与凸台之13间通过倾斜面29实现来回滑动,所述墙座I上设有与所述凸台13相对应的滑动孔25,所述滑动孔25内设有直径小于其内径的钢珠14,所述活塞杆包括钢珠落入凹槽并与所述卡口 8相分离的第一位置以及钢珠位于凸台并与所述卡口 8相卡合的第二位置,还包括每按压所述活塞杆实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来回转换的切换机构。所述活塞杆包括活塞头26、活塞27,所述活塞27位于滑槽9底部处,所述活塞头26的前端可滑移的插入安装孔25且其前端与活塞27的后端顶压配合,所述活塞头26的后端滑动可向外伸出滑槽27并与门座2相配合,所述间隙12由所述活塞头26的外壁与墙座I的安装孔25内壁之间形成。当门座2与墙座I处于分离状态时,钢珠处于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活塞头处于压缩弹簧的状态,弹簧为75_,当门需要处于打开状态使得门座2定位在墙座I时,推动门使得门座2向着墙座I靠拢,当门座底板3达到至活塞头26处时,其推动活塞头26向着前端滑动,活塞头推动活塞也向前微动,解除了切换机构对活塞的锁止,此时的弹簧释放弹力,此时的弹簧为85_,这里的弹性件采用弹簧、弹片等,活塞推动活塞头向着后端滑动,刚开始钢珠处于活塞头外壁的凹槽28内,使得活塞头推动钢珠沿着倾斜面至凸台处,钢珠从滑动孔25凸出与卡口相卡,钢珠处于第二位置上,此时的活塞头前端向外顶出并与门座底板相接触,实现了定位的目的,门便可处于打开状态。当需要关门时,门座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推拉式自动门吸,包括墙座(1)、门座(2)以及门座底板(3),所述墙座(2)用于安装于墙壁上,所述门座(2)通过门座底板(3)安装于门上,所述门座底板(3)安装于门座(2)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座(1)内安装有活塞杆(4)和活塞座(6),所述门座(2)的为中空的桶状体且其开口端部设有卡口(8),所述墙座(1)内设有安装孔(25),所述活塞座(6)穿入安装孔(25)并固定于墙座(1)上,所述活塞座(6)内设有滑槽(9),所述活塞杆的前端可滑移的插入滑槽(9)内,且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面与滑槽(9)的端面之间设有弹性件(10),所述活塞杆的后端可滑出安装孔(25)并与门座顶压配合,所述活塞杆(4)的后端部外壁与墙座(1)的安装孔(25)内壁之间存在间隙(12),所述墙座(1)的外壁设有凹槽(28)和凸台(13),所述凹槽(28)与凸台滑移过渡,所述墙座(1)上设有与所述凸台(133)相对应的滑动孔(25),所述滑动孔(25)内设有直径小于其内径的钢珠(14),所述活塞杆包括钢珠落入凹槽并与所述卡口(8)相分离的第一位置以及钢珠位于凸台并与所述卡口(8)相卡合的第二位置,还包括每按压所述活塞杆实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来回转换的切换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拉式自动门吸,包括墙座(1)、门座(2)以及门座底板(3),所述墙座(2)用于安装于墙壁上,所述门座(2)通过门座底板(3)安装于门上,所述门座底板(3)安装于门座(2)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座(1)内安装有活塞杆(4)和活塞座(6),所述门座(2)的为中空的桶状体且其开口端部设有卡口( 8 ),所述墙座(1)内设有安装孔(25 ),所述活塞座(6)穿入安装孔(25)并固定于墙座(1)上,所述活塞座(6)内设有滑槽(9),所述活塞杆的前端可滑移的插入滑槽(9)内,且所述活塞杆的前端面与滑槽(9)的端面之间设有弹性件(10),所述活塞杆的后端可滑出安装孔(25)并与门座顶压配合,所述活塞杆(4)的后端部外壁与墙座(1)的安装孔(25)内壁之间存在间隙(12),所述墙座(1)的外壁设有凹槽(28)和凸台(13),所述凹槽(28)与凸台滑移过渡,所述墙座(1)上设有与所述凸台(133)相对应的滑动孔(25),所述滑动孔(25)内设有直径小于其内径的钢珠(14),所述活塞杆包括钢珠落入凹槽并与所述卡口(8)相分离的第一位置以及钢珠位于凸台并与所述卡口(8)相卡合的第二位置,还包括每按压所述活塞杆实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来回转换的切换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拉式自动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及拉杆(7),所述活塞杆(4)的端部设有凹槽(15),所述凹槽内设有三角槽(16),所述拉杆(7)的一端固定于活塞座(6)的端部,另一端与三角槽(16)滑移配合,所述三角槽(16)包括起始点(161)、滑入部(162)、过渡点(163)以及滑出部(164),所述活塞杆(7)滑动并压缩弹性件(10)且所述拉杆(7)的端部从起始点(161)经过滑入部(162)滑至过渡部(163)形成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弹性件(10)顶压活塞杆(4)向着门座(2)方向滑动使得所述拉杆(7)的端部从过渡点(163)经过滑出部(164)滑至起始点(161)形成所述第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推拉式自动门吸,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还包括定位座(5)、倒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绿港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