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烟灰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0162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领域,特别涉及防风烟灰缸,包括:烟灰缸本体、挡灰部;挡灰部包括立柱和盖子;立柱的一端与烟灰缸本体的底面可拆卸连接;立柱的另一端与盖子可拆卸连接;盖子的边缘与烟灰缸本体的侧壁之间有距离,盖子的边缘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小于盖子与立柱的连接处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风烟灰缸,相对于现有的烟灰缸,设置了挡灰部,人们抽烟时,可以将烟灰弹入烟灰缸底部且盖子能遮挡的位置,这样,风不容易从烟灰缸开口的位置吹入,有效的避免了烟灰缸里面的烟灰容易被吹到外面,使环境变得较差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风烟灰缸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防风烟灰缸。
技术介绍
吸烟是人们常见的生活习惯,人们在吸烟的过程中产生的烟灰及未燃尽的烟蒂掉落地上,很不卫生,因此,人们专利技术了烟灰缸。现有市面上的烟灰缸如图1所示,包括烟灰缸本体,烟灰缸本体是由底面I和侧壁2密封组成的,中间形成容纳烟灰及未燃尽的烟蒂空间;这种烟灰缸开口比较大,有风时容易把烟灰缸里面的烟灰吹到外面,烟灰会飘落到外面,使环境变得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风烟灰缸,以解决现有的烟灰缸在有风时,会把烟灰缸里面的烟灰吹到外面,烟灰会飘落到外面,使环境变得较差的问题。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防风烟灰缸,包括:烟灰缸本体、挡灰部; 挡灰部包括立柱和盖子;立柱的一端与烟灰缸本体的底面可拆卸连接;立柱的另一端与盖子可拆卸连接; 盖子的边缘与烟灰缸本体的侧壁之间有距离,盖子的边缘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小于盖子与立柱的连接处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 优选的,盖子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台体,盖子与立柱的连接处位于中空圆台体的较小的圆口处。 优选的,盖子与立柱螺纹连接。 优选的,防风烟灰缸还包括挡风部; 挡风部包括一中间开口的上盖与连接部;连接部一端与上盖连接,另一端与烟灰缸本体的侧壁可拆卸连接; 上盖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大于盖子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 优选的,上盖的开口为圆形开口,其面积小于中空圆台体有较大圆口底面的面积。 优选的,上盖与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由上盖与连接部的连接处至上盖的开口处逐渐减小。 优选的,上盖与连接部的连接处为倒圆角结构。 优选的,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立柱的底部配合的盲孔,立柱的底部能伸入盲孔。 优选的,盲孔为圆形盲孔,立柱的底部与盲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连接部上设置有凸起,烟灰缸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凸起配合的凹陷;或, 连接部与烟灰缸本体的侧壁螺纹连接。 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防风烟灰缸,相对于现有的烟灰缸,设置了挡灰部,人们抽烟时,可以将烟灰弹入烟灰缸底部且盖子能遮挡的位置,这样,风不容易从烟灰缸开口的位置吹入,有效的避免了烟灰缸里面的烟灰容易被吹到外面,使环境变得较差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现有的烟灰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风烟灰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图2的爆炸结构图; 图5、图6为带有挡风部的防风烟灰缸爆炸结构图; 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盖子为圆台体的示意图; 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风烟灰缸的剖面图; 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风烟灰缸的剖面图。 图中,101:烟灰缸本体的底面102:烟灰缸本体的侧壁 103:挡灰部104:挡风部105:立柱106:盖子 107:立柱的中心位置108:上盖的开口 109:圆口 110:连接部111:上盖112:盲孔113:凹陷114:凸起115:倒圆角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防风烟灰缸如图2、图3、图4所示,包括:烟灰缸本体、挡灰部103 ;挡灰部103包括立柱105和盖子106 ;立柱105的一端与烟灰缸本体的底面101可拆卸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以是:烟灰缸本体的底面10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与立柱105的底部配合的盲孔112,立柱105的底部能伸入盲孔112。这样设置拆卸比较方便;盲孔112最好为圆形盲孔,立柱105的底部与盲孔螺纹连接。这样连接比较更牢固。 立柱105的另一端与盖子106可拆卸连接; 盖子106的边缘与烟灰缸本体的侧壁102之间有距离,用于将烟灰弹入烟灰缸本体的底面101,盖子106的边缘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101的距离,小于盖子106与立柱105的连接处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101的距离。 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防风烟灰缸,相对于现有的烟灰缸,设置了挡灰部103,人们抽烟时,可以将烟灰弹入烟灰缸底部且盖子能遮挡的位置,这样,风不容易从烟灰缸开口的位置吹入,有效的避免了烟灰缸里面的烟灰容易被吹到外面,使环境变得较差的情况发生。 另外,将立柱105的一端与烟灰缸本体的底面设为可拆卸连接;人们清洗烟灰缸时更方便;盖子106的边缘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小于盖子106与立柱105的连接处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101的距离,这样能多方向挡风。 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烟灰缸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地说明: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基础的一个具体情况,上述盖子106可做成两端开口的中空圆台体,中空圆台体的两个底面上自然为圆口 109,如图7所示,盖子106与立柱105在中空圆台体的较小的圆口处连接,最好为螺纹连接。在使用烟灰缸时,为了使烟灰不容易在盖子与立柱的连接处滞留,立柱105最好为圆柱体,立柱105与盖子106连接处至立柱的中心位置107可做成倾斜的,立柱105与盖子106连接处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101的距离,小于立柱的中心位置107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101的距离。 由于中空圆台体的侧面是倾斜的,烟灰更容易顺中空圆台体的侧面滑落,不易在盖子上积留,被风吹到烟灰缸外面;用螺纹连接比较牢固且可拆卸,使用方便。 作为一种变形,圆台体的较小圆孔处也可以被封闭住,封闭的地方可以是球面,圆锥面等,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变形,只要在本技术的精神的保护范围内,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对象。 如图5、图6所示,上述防风烟灰缸最好设置有挡风部104 ;挡风部104是这样的:挡风部104包括一中间开口的上盖111与连接部110 ;上盖的开口 108用于使用者将烟灰弹入烟灰缸内,连接部110连接上盖111和烟灰缸本体的侧壁102,其一端与上盖111连接,另一端与烟灰缸本体的侧壁102可拆卸连接;具体的连接部110与烟灰缸本体的侧壁102可以是:连接部110上设置有凸起114,烟灰缸本体的侧壁102上设置有与凸起114配合的凹陷113 ;如图6、图9所示,这样清洗烟灰缸时可以将挡风部方便的拿下来;连接部110与烟灰缸本体的侧壁102也可以螺纹连接,这样链接的比较牢固;上盖111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101的距离,大于盖子106至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这样挡风部即位于烟灰缸本体和挡风部包围的空间内。 烟灰缸上设置挡风部104,增加了挡风面积,挡风效果更好。 更好的,上盖的开口 108设为圆形开口,其面积小于中空圆台体有较大圆口底面的面积。这样,在垂直底面的方向上,上盖111与挡灰部的盖子106之间没有缝隙,即使在垂直底面的方向上有风通过上盖的开口 108,也会被挡灰部的盖子106挡住,挡风效果更好。上盖的圆形开口的面积最好大于中空圆台体有较小圆口底面的面积,这样比较方便使用者将烟灰弹入烟灰缸。 人们在往烟灰缸里弹烟灰时,烟灰可能有一部分会落到上盖111上,为此上盖111可以这样设置:上盖111与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由上盖111与连接部110的连接处至上盖的开口 108处逐渐减小,形成倾斜,如图8所示。这样落到上盖111上的烟灰容沿倾斜面落入烟灰缸内。 上盖111与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风烟灰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烟灰缸本体、挡灰部;所述挡灰部包括立柱和盖子;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烟灰缸本体的底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盖子可拆卸连接;所述盖子的边缘与所述烟灰缸本体的侧壁之间有距离,所述盖子的边缘至所述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盖子与所述立柱的连接处至所述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防风烟灰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烟灰缸本体、挡灰部; 所述挡灰部包括立柱和盖子;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烟灰缸本体的底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盖子可拆卸连接; 所述盖子的边缘与所述烟灰缸本体的侧壁之间有距离,所述盖子的边缘至所述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盖子与所述立柱的连接处至所述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圆台体,所述盖子与所述立柱的连接处位于所述中空圆台体的较小的圆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与所述立柱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风烟灰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烟灰缸还包括挡风部; 所述挡风部包括一中间开口的上盖与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上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烟灰缸本体的侧壁可拆卸连接; 所述上盖至所述烟灰缸本体的底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盖子至所述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绿港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