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透镜和包括该成像透镜的成像装置。成像透镜从物体侧开始按顺序,实质上由五个透镜组成:具有正屈光力且具有朝着物体侧成凸面的弯月形状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负屈光力且具有其像侧表面具有极值点的非球面形状的第五透镜。此外,成像透镜满足预定条件表达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透镜和包括该成像透镜的成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焦点成像透镜,其在成像器件上形成被摄体的光学像,该成像器件诸如电荷耦合器件(CXD)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并且涉及一种成像装置,诸如数码相机、具有照相机的蜂窝式电话、移动信息终端(PDA:个人数字助理)、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终端以及移动游戏机,成像透镜被安装在其上面以执行拍摄。
技术介绍
随着个人计算机在家庭中变得流行,能够向个人计算机中输入关于被拍照场景、人等的图像信息的数码相机已快速传播。此外,其中安装有用于输入图像的照相机模块的蜂窝式电话、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终端已经增加。具有成像功能的此类装置使用成像器件,诸如C⑶和CMOS。最近,由于成像器件已被小型化,所以还需要使成像装置和安装在其上面的成像透镜整体上小型化。此外,由于包括在成像器件中的像素的数目也已增加,所以需要增强成像透镜的分辨率和性能。流,需要对应于5兆像素或更高的高分辨率的性能以及优选地对应于8兆像素或更高的高分辨率的性能。为了满足此类需要,能够考虑成像透镜由五个或六个透镜构成,其为相对大量的透镜。例如,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0.2013021680 (专利文献I)和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0.2013057968 (专利文献2)提出了一种由五个透镜构成的成像透镜。在专利文献I和2中公开的成像透镜从物体侧开始按顺序实质上由五个透镜组成: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五透镜。
技术实现思路
特别地,对于在其厚度已被减小的诸如蜂窝式电话、智能电话或平板电脑终端之类的器件中使用的成像透镜而言,减小透镜的全长(total length)的需求已越来越增加。因此,必须进一步减小在专利文献I和2中公开的成像透镜的全长。鉴于上述情况完成了本技术,并且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透镜,其能够在实现其全长的减小的同时实现在从中心视角至外围视角范围内的高成像性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器件,其能够通过安装在其上面的成像透镜来获得具有高分辨率的拍摄图像。本技术的成像透镜是从物体侧开始按顺序实质上由以下五个透镜组成的成像透镜:第一透镜,其具有正屈光力且具有朝着物体侧成凸面的弯月形状;第二透镜,其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其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其具有正屈光力;以及第五透镜,其具有负屈光力并具有其像侧表面具有极值点的非球面形状,其中,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I):-l<f/f45<-0.105 (1),其中f是整个系统的焦距,以及f45是第四和第五透镜的合成焦距。根据本技术的成像透镜,在作为整体由五个透镜构成的成像透镜中,第一至第五透镜的每个透镜元件的配置被优化。因此,可以在减小其全长的同时实现具有高分辨率性能的透镜系统。在本技术的成像透镜中,措辞“实质上由五个透镜组成”意指本技术的成像透镜可以不仅包括五个透镜而且还包括实质上不具有屈光力的透镜;不是透镜的诸如光阑和盖玻璃之类的光学元件;机械部件,诸如透镜法兰、镜筒、成像器件和手抖动校正机构等。当透镜包括非球面时,在近轴区中考虑表面形状的参考符号和透镜的屈光力。在本技术的成像透镜中,通过采用并满足以下期望配置,可以使得其光学性能更好。在本技术的成像透镜中,期望的是在第一至第五透镜的各焦距的绝对值之中,第三透镜的焦距的绝对值最大。在本技术的成像透镜中,期望的是第四透镜的物体侧表面与具有最大视角的主光线之间的交叉点位于第四透镜的物体侧表面与光轴之间的交叉点的物体侧。[0021 ] 在本技术的成像透镜中,期望的是第三透镜的物体侧表面与具有最大视角的主光线之间的交叉点位于第三透镜的物体侧表面与光轴之间的交叉点的物体侧。在本技术的成像透镜中,期望的是第二透镜朝着像侧成凹面。期望的是本技术的成像透镜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1)至(2-2)中的任何一个。应注意的是作为期望模式,可满足条件表达式(1-1)至(2-2)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可以满足其任意组合。-0.9<f/f45<-0.105 (1-1),-0.8<f/f45<-0.1 (1-2),0.02<D6/f<0.3 (2),0.03<D6/f<0.2 (2-1),以及0.04<D6/f<0.18 (2-2),其中f是整个系统的焦距,f45是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合成焦距,以及D6是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本技术的成像器件包括本技术的成像透镜。根据本技术的成像透镜,在作为整体由五个透镜构成的成像透镜中,每个透镜元件的配置被优化,并且特别地,适当地形成了第五透镜的形状。因此,可以在减小其全长的同时实现具有在从中心视角至外围视角范围内的高分辨率性能的透镜系统。此外,根据本技术的成像器件,输出基于由具有高成像性能的本技术的成像透镜形成的光学像的成像信号。因此,可以以高分辨率获得拍摄图像。【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且对应于示例I的成像透镜的第一配置示例的透镜截面图;图2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且对应于示例2的成像透镜的第二配置示例的透镜截面图;图3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且对应于示例3的成像透镜的第三配置示例的透镜截面图;图4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且对应于示例4的成像透镜的第四配置示例的透镜截面图;图5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且对应于示例5的成像透镜的第五配置示例的透镜截面图;图6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且对应于示例6的成像透镜的第六配置示例的透镜截面图;图7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且对应于示例7的成像透镜的第七配置示例的透镜截面图;图8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且对应于示例8的成像透镜的第八配置示例的透镜截面图;图9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且对应于示例9的成像透镜的第九配置示例的透镜截面图;图10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且对应于示例10的成像透镜的第十配置示例的透镜截面图;图11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且对应于示例11的成像透镜的第十一配置示例的透镜截面图;图12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I的成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其中,部分A示出了球面像差,部分B示出了像散(场曲),部分C示出了畸变,并且部分D示出了横向色像差;图13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2的成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其中,部分A示出了球面像差,部分B示出了像散(场曲),部分C示出了畸变,并且部分D示出了横向色像差;图14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3的成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其中,部分A示出了球面像差,部分B示出了像散(场曲),部分C示出了畸变,并且部分D示出了横向色像差;图15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4的成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其中,部分A示出了球面像差,部分B示出了像散(场曲),部分C示出了畸变,并且部分D示出了横向色像差;图16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5的成像透镜的各种像差的像差图,其中,部分A示出了球面像差,部分B示出了像散(场曲),部分C示出了畸变,并且部分D示出了横向色像差;图17是图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示例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透镜,从物体侧开始按顺序实质上由五个透镜组成: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具有朝着物体侧成凸面的弯月形状;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力;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以及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具有像侧表面具有极值点的非球面形状,其中,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1):‑1<f/f45<‑0.105 (1),其中f是整个系统的焦距,并且f45是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合成焦距。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9 JP 2013-072278;2013.08.02 JP 2013-161011.一种成像透镜,从物体侧开始按顺序实质上由五个透镜组成: 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光力并且具有朝着物体侧成凸面的弯月形状; 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屈光力; 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力;以及 第五透镜,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力并且具有像侧表面具有极值点的非球面形状, 其中,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I): -l<f/f45<-0.105 (1),其中 f是整个系统的焦距,并且 f45是所述第四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的合成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在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的各焦距的绝对值之中,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的绝对值是最大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体侧表面与具有最大视角的主光线之间的交叉点位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体侧表面与光轴之间的交叉点的物体侧。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成像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田秀雄,野田隆行,小泉昇,荻野辰之,长伦生,小池和己,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