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工程
,尤其是涉及。
技术介绍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地表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透明度和溶解氧含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严重破坏。随着水体污染程度的加剧,越来越多研究者和环保工作者致力于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工作。生态浮床技术是一种低成本、操作简单、易维护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水生植物及其根部微生物的吸收、吸附作用,消减富营养化水体中有机质、氮、磷及有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同时又可营造水上景观。但由于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吸收能力有限,并且系统中所包含的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缺乏,生态浮床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能力有限。因此,研究者为了提高生态浮床的净化效果,采取各种强化措施,如增加曝气、投加微生物菌剂、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等。利用基质填料和水生植物构建的组合生态浮床工艺,是在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和生态浮床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新的生态工程化原位修复和控制技术。该技术不仅通过植物根部的吸收、吸附作用来削减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化生态浮床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1)将PVC管用弯头连接成长方形框架结构,然后在框架结构上铺设网孔在2‑4cm的双层尼龙网;(2)将立体弹性填料放入生活污水中间歇自然挂膜,先闷曝3天后排出1/5上层水,然后注入等量污水;如此反复,逐渐增加每次的进水量,闷曝时间逐渐缩短,2‑3周完成挂膜,溶解氧控制在3.0‑4.0mg/L;(3)将已挂好膜的弹性填料按照每平方米30‑50串的密度悬挂在步骤(1)制作得到的框架结构下面,在尼龙网的网孔中按照每平方米20‑30株的密度种植对磷具有较好净化效果的植株,即完成强化生态浮床的构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生态浮床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将PVC管用弯头连接成长方形框架结构,然后在框架结构上铺设网孔在2-4cm的双层尼龙网; (2)将立体弹性填料放入生活污水中间歇自然挂膜,先闷曝3天后排出1/5上层水,然后注入等量污水;如此反复,逐渐增加每次的进水量,闷曝时间逐渐缩短,2-3周完成挂膜,溶解氧控制在3.0-4.0mg/L ; (3)将已挂好膜的弹性填料按照每平方米30-50串的密度悬挂在步骤(1)制作得到的框架结构下面,在尼龙网的网孔中按照每平方米20-30株的密度种植对磷具有较好净化效果的植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水平,张玲玲,吴娟,代嫣然,向东方,尹大强,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