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盖组件,包括主机壳体、其第一端与主机壳体铰接的弹片、与弹片可滑动式连接的电池盖壳体以及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的状态下防止电池盖壳体向第一端方向滑动的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设置在弹片上的作用部、设置在电池盖壳体上的限位部、设置在电池盖壳体上的能容纳作用部的通过部,以及固定设置在主机壳体上的凸部。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过程中,作用部抵住限位部,防止电池盖壳体向第一端方向移动。限位单元包括设置在主机壳体上的限位槽,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延伸到限位槽内。从而有效保护了为保持电池盖壳体与主机壳体完全闭合稳定状态的卡扣不被破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电池盖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盖组件,特别是一种具有旋转式电池盖壳体的电池盖组件。
技术介绍
在一些电子设备上常采用具有推拉旋转式电池盖壳体的电池盖组件。在装取电池的过程中,不需要将电池盖壳体与主机壳体分离,而只需要以旋转形式将电池盖壳体“旋开”即可。这种具有“旋开”结构的电池盖壳体既可简化装取电池的操作,又能防止电池盖壳体丢失。 图1显示了一种根据现有技术的电池盖组件。如图1所示,电池盖组件10包括主机壳体1、与主机壳体I铰接的钣金弹片3,与所述钣金弹片3可滑动式连接的电池盖壳体4,以及位于电池盖壳体4上的第一卡扣9和与之卡接配合的位于主机壳体I上的第二卡扣8。实际使用时,当第二卡扣8和第一^^扣9卡接配合,并且将电池盖壳体4稳定地盖合在主机壳体I上,电池盖壳体4处于完全闭合状态(如图1所示)。当需要开启电池盖壳体4时,首先朝向背离钣金弹片3与主机壳体I铰接的端推动或拉动电池盖壳体4,并使得电池盖壳体4相对于钣金弹片3滑动使第二卡扣8和第 ^扣9脱离,此时电池盖壳体4处于拉开或推入状态。然后,将电池盖壳体4与钣金弹片3 —起旋转打开,此时电池盖壳体4处于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电池盖壳体4在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下,电池盖壳体4沿钣金弹片3发生回落现象,通常会在钣金弹片上设置限位凸起7,并在电池盖壳体4上设置与限位凸起7相配合的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其中第一凹槽5沿电池盖壳体4移动方向位于钣金弹片3与主机壳体I铰接处和第二凹槽6之间。在电池盖壳体4处于完全闭合状态时,限位凸起7位于第二凹槽6内。在电池盖壳体4处于拉开或推入状态以及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时,通过电池盖壳体4与钣金弹片3的相对运动,使得限位凸起7移动至第一凹槽5内。利用相互配合的限位凸起7和第一凹槽5限制电池盖壳体4朝向钣金弹片3与主机壳体I铰接处移动(即防止电池盖壳体4发生回落)。但采用这种结构,当电池盖壳体4处于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下,如有外力触碰到电池盖壳体4,易使得限位凸起7从第一凹槽5内滑出,使得电池盖壳体4相对于钣金弹片3朝向钣金弹片3与主机壳体I铰接处移动(即电池盖壳体4发生回落)。此时,若旋转闭合电池盖壳体4,主机壳体I的第二卡扣8会与电池盖壳体4的第一卡扣9相互干涉,易造成第二卡扣8和/或第一^^扣9损坏,从而使得电池盖壳体4无法与主机壳体I扣合,进而导致电池盖组件10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电池盖组件。其有效地防止在电池盖壳体处于开启状态时电池盖壳体相对于弹片发生位移的情况,提高了电池盖组件的可靠性。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电池盖组件,包括用于容纳电池的主机壳体、其第一端与主机壳体铰接的弹片、用于盖合主机壳体并与弹片滑动式连接的电池盖壳体,以及用于限制电池盖壳体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的限位单元。在本申请中,用语“第一端方向”是指朝向主机壳体的靠近弹片铰接端的那个端部的方向,而用语“第二端方向”是指朝向主机壳体的远离弹片铰接端的那个端部的方向。通过上述设置,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方向的运动得到了限制。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旋转闭合电池盖壳体,主机壳体上设置的卡扣也不会与电池盖壳体上设置的卡扣产生干涉。由此,有效地避免了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会发生的卡扣干涉以致损坏的问题。在一个替代性或叠加性的实施例中,限位单元包括设置在弹片上的作用部、设置在电池盖壳体上的限位部、设置在电池盖壳体上的能容纳作用部的通过部,以及固定设置在主机壳体上的凸部,其中,在电池盖壳体完全闭合时,凸部抵靠作用部,作用部位于通过部内,在电池盖壳体拉开或推入时,限位部相对移动式穿过凸部,作用部与通过部分离,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作用部与凸部分离,作用部远离弹片铰接处的一端与限位部抵靠,从而限制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个,限位部包括能使凸部延伸穿过的底部开口,底部开口构造为当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时使作用部抵接在限位部的端壁上,且在电池盖壳体拉开或推入时使凸部从中滑动式穿过。当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过程中,作用部抵接在限位部的端壁上,用于限制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当电池盖打开或推入时,作用部容纳于通过部中,使得电池盖壳体能朝向第一端方向或第二端方向移动。在电池盖壳体拉开或推入时,凸部滑动式穿过底部开口,即凸部和底部开口之间不产生运动干涉。优选地,限位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L形构件,L形构件各自的长边固定在电池盖壳体上且设置成彼此平行,从而在其间形成通过部,L形构件各自的短边彼此相对且间隔开,从而形成底部开口。优选地,底部开口的宽度大于凸部的宽度。这种设置使得在电池盖壳体推入或拉开过程中,凸部能滑动式穿过底部开口。优选地,作用部构造成从弹片中一体式裁剪出来并折弯的舌状部。这样设置方便制造,有利于节约成本。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单元包括设置在主机壳体上的限位槽,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延伸到限位槽内,在电池盖壳体推入或拉开时,移出限位槽。这样,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的过程中,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仅在限位槽内运动,从而有效地限制了其朝向第一端方向的滑动。因此,电池盖壳体得到了有效的限位,避免了在旋转闭合电池盖壳体时可能产生的卡扣干涉和损坏。优选地,限位槽设置为圆弧状,并处于弹片的铰接端的朝向第一端方向的一侧。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此设置使得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始终临近式沿限位槽的壁随电池盖壳体运动,从而能限制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移动,满足了限位要求。且其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进一步优选地,限位槽设置为四分之一圆形的槽。这种设置在满足限位要求的同时,更加简化了结构,方便了生产。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弹片上设置翘起部,翘起部在电池盖壳体拉开时与设置在电池盖壳体上的第一凸出部相配合,从而限制电池盖壳体朝向与第一端方向相反的第二端方向运动。在电池盖壳体拉开时,翘起部能抵住第一凸出部。从而阻止电池盖壳体继续朝向第二端方向运动。优选地,翘起部构造成从弹片中一体式裁剪出来并折弯的舌状部。这种结构方便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机壳体上设置用于容纳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部的第一安放槽,第一安放槽在电池盖壳体完全闭合状态时用于容纳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部。这种设置保证了在电池盖壳体处于完全闭合状态下,电池盖壳体盖合在主机壳体上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弹片上设置作用部,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下,其可与电池盖壳体上的限位部相匹配,从而限制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的方向移动。同时,通过在主机壳体上设置限位槽,使得在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过程中,限位槽能够限制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方向的移动。通过如上设置的限位单元,避免了电池盖壳体在旋转闭合临界过程中电池盖壳体的卡扣和主机壳体的卡扣的运动干涉,保护了电池盖壳体的卡扣和主机壳体的卡扣,提高了电池盖组件的可靠性。另外,设置在弹片上的作用部和翘起部均可由弹片一体式裁剪出来,这种结构方便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在电池盖壳体完全闭合状态下,电池盖壳体的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容纳电池的主机壳体, 弹片,其一端与所述主机壳体铰接, 用于盖合所述主机壳体的电池盖壳体,其与所述弹片滑动式连接,以及 限位单元,用于限制所述电池盖壳体在所述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容纳电池的主机壳体, 弹片,其一端与所述主机壳体铰接, 用于盖合所述主机壳体的电池盖壳体,其与所述弹片滑动式连接,以及 限位单元,用于限制所述电池盖壳体在所述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弹片上的作用部、设置在所述电池盖壳体上的限位部、设置在所述电池盖壳体上的能容纳所述作用部的通过部,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机壳体上的凸部, 其中,在所述电池盖壳体完全闭合时,所述凸部抵靠所述作用部,所述作用部位于所述通过部内; 在所述电池盖壳体拉开或推入时,所述限位部相对移动式穿过所述凸部,所述作用部与所述通过部分离; 在所述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时,所述作用部与所述凸部分离,所述作用部远离所述弹片铰接处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抵靠,从而限制所述电池盖壳体朝向第一端方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能使所述凸部延伸穿过的底部开口,所述底部开口构造为当所述电池盖壳体旋转打开或旋转闭合状态时使所述作用部抵接在所述限位部的端壁上,且在所述电池盖壳体拉开或推入时使所述凸部从中滑动式穿过。4.根据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L形构件,所述L形构件各自的长边固定在所述电池盖壳体上且设置成彼此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谊锋,庄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