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听力接收耳机;它包括单片机(1)、FM调频信号模块(2)、AF音频信号模块(3)、红外通信模块(4)、按键板(5)和LCD显示屏(6);FM调频信号模块(2)、AF音频信号模块(3)、红外通信模块(4)、按键板(5)和LCD显示屏(6)均与单片机(1)电连接;所述的FM调频信号模块(2)调频频率为50~108MHz;所述的红外通信模块(4)包含2.3M和2.8M两个频点的通信子块;所述的LCD显示屏(6)为数字显示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听力接收耳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听力接收耳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听力接收耳机种类繁多,功能各一,但是大多数都是不同功能的单一产品,主要是服务于某一种学习需要。如用于收听FM调频信号的听力接收耳机和用于收听AF音频信号的听力接收耳机,两者之间往往是不能通用的。而现有的英语四六级听力考试和英语听力训练以及小班教学,采用了五花八门的信号发送方式,比较常用的是FM调频发射、红外线发射以及AF音频感应发射。为了接收到这几种信号,就需要配备相对应的听力接收耳机,如此学生往往需要添置不同的设备来使用,不但增加了学生的成本,同时使用时也不是很方便,如果带错了收音机就会收不到对应的频率。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功能齐全,通用性强,装配和调试效率高的听力接收耳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齐全,通用性强,装配和调试效率高的听力接收耳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听力接收耳机,它包括单片机、FM调频信号模块、AF音频信号模块、红外通信模块、按键板和LCD显示屏;FM调频信号模块、AF音频信号模块、红外通信模块、按键板和LCD显示屏均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的FM调频信号模块调频频率为50?108MHz ;所述的红外通信模块包含2.3M和2.8M两个频点的通信子块;所述的LCD显示屏为数字显示屏。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现有技术调频部分的换台操作是旋钮式的,频率显示是指针式的,容易跑台,无数字显示,无存台功能,且红外线只有I个频点;本技术采用调频DSP技术,操作是按键式的,频率用LCD数字显示,频率锁定不跑台,抗干扰能力强,调频频率范围广,并且可以存储,红外线2个频点,还有音频功能,集FM调频、AF音频、红外信号接收多种功能于一个耳机之上,通用性强,装配和调试效率高。作为优选,所述的按键板连接有DSP信号处理模块,按键板上只设有四个操作按键。通过DSP信号处理技术,在集成多种功能的情况下,只需要四个按键即可实现对所有功能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功能听力接收耳机的结构方框示意图。图2是单片机、FM调频和模式切换选择控制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屏显MCU控制部分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红外线接收电路。图5是双频点切换与接收电路原理图。图6是AF音频信号接收电路原理图。图7是末级功放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1、单片机,2、FM调频信号模块,3、AF音频信号模块,4、红外通信模块,5、按键板,6、IXD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到7,一种多功能听力接收耳机,它包括单片机1、FM调频信号模块2、AF音频信号模块3、红外通信模块4、按键板5和IXD显示屏6 ;FM调频信号模块2、AF音频信号模块3、红外通信模块4、按键板5和IXD显示屏6均与单片机I电连接;所述的FM调频信号模块2调频频率为50?108MHz ;所述的红外通信模块4包含2.3M和2.8M两个频点的通信子块;所述的IXD显示屏6为数字显示屏。所述的按键板5连接有DSP信号处理模块,按键板5上只设有四个操作按键。具体实施时结合电路原理图2到7,本技术涉及的多功能听力接收耳机,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部份:1、由单片机+数字DSP技术的调频收音芯片组成的FM调频收音接收电路。2、由晶体管+红外线调制解调芯片组成的双频点红外线接收电路。3、由晶体管组成的AF音频信号接收电路。4、由功放芯片把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声音放大的电路。上述四个特征电路通过单片机去控制它们的切换选择,并驱动一个LCD液晶屏来进行指示每一步的操作。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技术方案:一:单片机+FM调频收音机部份+模式切换选择控制特征电路,具体结合附图2和附图3。装置数据总线的控制,RDA5807FP和单片机的I2C接口均包含两个信号:SCLK和SD10,它是由START,命令字节,数据字节,及每个字节后的ACK或NACK比特,STOP组成。我们通过配置RDA5807FP相应的寄存器设置,来实现复位初始化,频点设置,搜台,休眠等状态。当长按JK2时,FM调频收音芯片会进行初始化上电,此时会自动进入到调频状态,开机频点设置的是86MHZ,音量配置的是最大音量15级,调频信号经过Ql进行一级高频信号增益放大后,进入到ICl的第4脚,内部寄存器设置的频率范围是50MHZ-108MHZ的超宽接收频段。有别于其它手动调谐的收音接收芯片容易跑频等不稳定现像,ICl的第9脚外挂了一个32.768MHZ的无源晶振来作为参考时钟。单片机的第12.13.14脚通过检测高低电平,来控制RDA5807FP的基本功能:向前搜台,向后搜台,以及存储。RDA5807FP的第1.15.16脚是三个GPI 口,我们通过它们来实现三种模式的切换:初始开机后为FM收音机模式时,ICl的第I脚为低电压,它控制Q3导通,给高放管Ql和功放芯片IC3供电,同时ICl的第15脚和16脚均输出高电平,它控制Q2和1Q3截止,让红外线接收电路和AF音频接收电路无供电。本申请中通过短按JKl来触发时钟,使RDA5807F进入到下一个模式,红外线接收模式,这个时候RDA5807FP的第I脚仍是低电平,保证Q3导通,给功放供上电,但是内部FM调频接收部份已经关断处于待机状态,同时15脚变成低电平,保证Q2导通给红外线接收电路供电。第16脚保持高电平,1Q3继续截止,让AF信号接收电路无供电。再次短按JKl进入到AF音频信号接收模式,ICl的I脚为低电平,Q3导通,功放上电,内部FM调频接收模块待机。第15脚输出高电平,Q2截止,关断红外线接收电路的供电。第16脚输出低电压,1Q3导通,AF音频接收电路供电正常,开始工作。功放芯片NS8002B的第4脚,是音频信号的输入端,三种模式接收好的信号,都从这里输入,通过上面三路选择切换后,只留一路进入到IC3的第4脚,经过内部2个运放增益,通这桥接的方式从IC3的第5脚以及第8脚输出。二:红外线接收电路以及双频点接收(2.3MHZ和2.8MHZ)进一步结合附图4附图5。本申请中采用四颗亿光高品质红外线接收管PD438C,从红外线接收管2D1-2D4接收过来的信号,经过2Q1,2Q3两级放大后,进入到一个双二极管2Q4 (1SS184),它和2Q2以及2Q5,NF002, 一个手拨频点选择开关,一起构成了一个频点切换功能。当开关Kl打到上端,是接收2.3MHZ频点的红外线接收模式。2Q2和2Q4的2脚为高电平,2脚到I脚的那部份二极管导通,调制信号经过两个双二极管到2IC1 (MC3361)的第5脚,进入内部的限幅检波等,同时NF001的第3脚为高电平,它连接2IC1的第三脚进行混频,2L3为检波回路线圈,2R7和2C14构成了谐振微调回路。如果Kl打到上端,同时2Q5也是导通的,这样子是为了共用一个检波线圈,通过调节谐振支路2R2.2C8的参数,来匹配NF001陶瓷滤波器的频点。MC3361解调好的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后,从2IC1的第9脚输出,接到功放芯片的第4脚。当开关Kl打到下端,2Q2T2Q4的3脚为高电平,3脚到I脚的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听力接收耳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单片机(1)、FM调频信号模块(2)、AF音频信号模块(3)、红外通信模块(4)、按键板(5)和LCD显示屏(6);FM调频信号模块(2)、AF音频信号模块(3)、红外通信模块(4)、按键板(5)和LCD显示屏(6)均与单片机(1)电连接;所述的FM调频信号模块(2)调频频率为50~108MHz;所述的红外通信模块(4)包含2.3M和2.8M两个频点的通信子块;所述的LCD显示屏(6)为数字显示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听力接收耳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单片机(I)、FM调频信号模块(2)、AF音频信号模块(3)、红外通信模块(4)、按键板(5)和LCD显示屏(6) ;FM调频信号模块(2)、AF音频信号模块(3)、红外通信模块(4)、按键板(5)和LCD显示屏(6)均与单片机(I)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艾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