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9737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音箱,属于电子产品领域,包括:至少一个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共鸣空腔,且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共鸣空腔相连通的开口;至少一个与共鸣空腔相连通的泄音孔,且泄音孔位于壳体的背离开口的一侧;至少一个振膜,振膜位于泄音孔内;至少一个调音片体,调音片体位于泄音孔的背离开口的一侧。这样声音在共鸣空腔内与壳体、振膜以及调音片体发生碰撞、反射,产生共鸣,提升了音质,而且调音片体可根据设计选用不同材质来达到所需的音质种类的效果。同时因发声装置振动所产生的冲击波在泄音孔经由调音片体调整共鸣后泄出,不会直击使用者的耳朵,达到了结构简单、舒适并改善音质的实用进步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音箱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机音箱。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常用的全罩式耳机的剖面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全罩式耳机包括一个音源模组91,且音源模组91被一个外壳体92所贴合包覆,并且外壳体92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呈圆环状的泡棉套93。当使用常用的全罩式耳机时,先将泡棉套93环绕使用者的耳朵,以減少四周环境的声音干扰,常用的全罩式耳机工作时,是由音源模组91产生振动并与外壳体92共鸣发出声音,该声音直接传递至泡棉套93的中央处,以供使用者直接听取该声音。但是因为该声音直接传递至泡棉套93的中央处,所以该声音没有经过任何共鸣,导致音质无法提升,而且由于外壳体92贴合包覆音源模组91,音源模组91在发出声音时不断的振动产生冲击波,使外壳体92外侧的空气无法与音源模组91及使用者的耳朵接触,该冲击波也无法泄出,仅能直击使用者的耳朵,极易造成使用者不适。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 申请人:和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极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音箱,以解决现有的全罩式耳机由于声音未经过共鸣直接传递至使用者的耳朵,造成音质较差、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耳机音箱,包括:至少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共鸣空腔,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共鸣空腔相连通的开口;至少一个与所述共鸣空腔相连通的泄音孔,且所述泄音孔位于所述壳体的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至少一个振膜,所述振膜位于所述泄音孔内;至少一个调音片体,所述调音片体位于所述泄音孔的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这样声音在共鸣空腔中与壳体的内侧壁、振膜及调音片体发生碰撞、反射,从而产生共鸣来达到提升音质、使音质更柔顺的目的,而调音片体依照设计、需求的不同,选用不同材质及厚度,以达到所需的音质特性及种类的效果,且共鸣后的声音行经固定板上的出音孔、盖体传递至软性罩体以供使用者聆听,而发声装置因振动所产生的压力、冲击波从洩音孔经由调音片体调整共鸣后泄出,以减少使用者不适。进一步地,所述共鸣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声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共鸣空腔的内侧壁与所述发声装置之间留有间距。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靠近所述开口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设置有复数个出音孔。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盖体,且所述盖体的对应所述出音孔处设置有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盖体的背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软性罩体,且所述软性罩体的对应所述出音孔处设置有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调音片体由具有共鸣系数的材料构成。进一步地,所述调音片体为透气调音片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共鸣空腔,且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共鸣空腔相连通的开口,而壳体背离开口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与共鸣空腔相连通的泄音孔,泄音孔内设有至少一个振膜,在泄音孔的背离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调音片体,这样壳体内的发声装置与共鸣空腔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距,发声装置经由振动发出声音,该声音在共鸣空腔内与壳体、振膜以及调音片体发生碰撞、反射,产生共鸣,提升了音质,而且调音片体可根据设计选用不同材质来达到所需的音质种类的效果。同时因发声装置振动所产生的冲击波在泄音孔经由调音片体调整共鸣后泄出,不会直击使用者的耳朵,与现有技术相比,针对常用的全罩式耳机所存在的音质差、易造成使用者不适的问题加以突破,达到了结构简单、舒适并改善音质的实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是常用的全罩式耳机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音箱的实施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音箱的第一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音箱的第二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音箱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2至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音箱,包括:至少一个壳体11,壳体1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共鸣空腔111,且壳体1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共鸣空腔111相连通的开口 112 ;至少一个与共鸣空腔111相连通的泄音孔113,且泄音孔113位于壳体11的背离开口 112的一侧;至少一个振膜121,振膜121位于泄音孔113内;至少一个调音片体122,调音片体122位于泄音孔113的背离开口 112的一侧。共鸣空腔11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声装置13,共鸣空腔111的内侧壁与发声装置13保有间距。调音片体122与泄音孔113对应设置,调音片体122是由具有共鸣系数的材料所构成,且调音片体122为透气调音片体。壳体11的靠近开口 112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固定板14,且固定板14设置有复数个出音孔141。固定板14的背离壳体1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盖体15,且盖体15的对应出音孔141处设置有第一通孔,使盖体15不会遮蔽这些出音孔141。盖体15的背离固定板14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软性罩体16,且软性罩体16的对应出音孔141处设置有第二通孔,使软性罩体16不会遮蔽这些出音孔141。当本技术的耳机音箱工作时,发声装置13依照所收到的资讯开始振动以发出与该资讯相对应的声音,且该声音传递至共鸣空腔111中并与壳体11的内侧壁、振膜121及调音片体122发生碰撞、反射,从而产生共鸣达到提升音质、使音质更柔顺的目的,而调音片体122依照设计、需求的不同,选用不同材质或厚度,以达到所需的音质特性及种类的效果,且共鸣后的声音行经固定板14上的出音孔141、盖体15传递至软性罩体16以供使用者聆听,而发声装置13因振动所产生的压力、冲击波从泄音孔113经由调音片体122调整共鸣后泄出,以减少使用者不适。本技术的耳机音箱的改进关键在于,通过共鸣空腔111、泄音孔113、振膜121与调音片体122相配合,令其达到改善音质且舒适的实用进步性,以及达到结构简单以降低生产成本的实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机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共鸣空腔,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共鸣空腔相连通的开口;至少一个与所述共鸣空腔相连通的泄音孔,且所述泄音孔位于所述壳体的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至少一个振膜,所述振膜位于所述泄音孔内;至少一个调音片体,所述调音片体位于所述泄音孔的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06 TW 1022168281.一种耳机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共鸣空腔,且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共鸣空腔相连通的开口 ; 至少一个与所述共鸣空腔相连通的泄音孔,且所述泄音孔位于所述壳体的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 至少一个振膜,所述振膜位于所述泄音孔内; 至少一个调音片体,所述调音片体位于所述泄音孔的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空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声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共鸣空腔的内侧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佰奕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