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鳃鲈繁殖产卵用的隐蔽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产品繁殖用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四鳃鲈繁殖产卵用的隐蔽装置。
技术介绍
四觸S卢(Trachidermus fasciatus)属鈾形目(Scorpaeniformes)、杜父鱼科(Cottidae)、松江S卢鱼属(Trachidermus),为小型、底层、肉食、洄游性鱼类。历史上四觸鲈分布区较广,是我国渤海、黄海、东海沿岸及相邻淡水水域的常见鱼类,以其肉味鲜美和体态多变,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但随着经济发展,由于对环境造成的干扰影响日益增大,从而导致该物种在我国的分布区域急剧缩小甚至濒临灭绝,因而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四鳃鲈为一年生鱼类,当年繁殖的苗种当年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的四鳃鲈降河洄游至近海进行繁殖,四鳃鲈繁殖不同于一般鱼类,繁殖期间雌雄亲鱼先寻找适宜产卵的隐蔽场所,自然状态下为牡蛎壳较集中的近海区域,产卵块于牡蛎壳腹面,雄鱼看护直至幼鱼孵出。目前四鳃鲈人工繁殖与已有所突破,但人工繁殖用的产卵隐蔽物一般为脊瓦和PVC管等,产卵效果较差,用牡蛎壳做产卵巢要人工堆成洞穴,工作量大且操作不方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鳃鲈繁殖产卵用的隐蔽装置,包括一掩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掩体(1)包括一四鳃鲈窝(11)和一天然贝壳(12),四鳃鲈窝(11)构成有一用于共同容纳一对四鳃鲈雌雄亲鱼的容纳空间(111)和一用于供四鳃鲈进出所述容纳空间(111)的四鳃鲈出入口(112),并且该四鳃鲈窝(11)的上部构成敞口,所述天然贝壳(12)在对应于所述四鳃鲈窝(11)的所述敞口的部位与四鳃鲈窝(11)固定,对敞口部位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鳃鲈繁殖产卵用的隐蔽装置,包括一掩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掩体(I)包括一四鳃鲈窝(11)和一天然贝壳(12),四鳃鲈窝(11)构成有一用于共同容纳一对四鳃鲈雌雄亲鱼的容纳空间(111)和一用于供四鳃鲈进出所述容纳空间(111)的四鳃鲈出入口(112),并且该四鳃鲈窝(11)的上部构成敞口,所述天然贝壳(12)在对应于所述四鳃鲈窝(11)的所述敞口的部位与四鳃鲈窝(11)固定,对敞口部位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鳃鲈繁殖产卵用的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四鳃鲈窝(11)上并且围绕所述敞口以间隔状态开设有一组扣带挽孔(113),在该一组扣带挽孔(113)内各穿设有一扣带(1131);在所述天然贝壳(12)的边缘部位并且在对应于扣带(1131)的位置开设有数量与扣带(1131)的数量相等的固定孔(121),藉由扣带(1131)穿入固定孔(121)而将天然贝壳(12)在对应用所述敞口的部位与四鳃鲈窝(11)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鳃鲈繁殖产卵用的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天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献民,张志勇,徐建荣,韩晓磊,曹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