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频功分器及天线装置,宽频功分器包括至少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和至少两个介质板,各微带馈电单元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介质板上。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宽频功分器使用了多个微带馈电单元(即多个微带形式的馈电网络),而一个微带馈电单元可以实现单输入双输出,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宽频功分器可实现多输入多输出;且能更好的与天线匹配工作,以更好的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宽频功分器及天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频功分器及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对移动通信的要求与日俱增。其中,小型化、宽频带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具有小型化和宽频带的天线已被广泛研究,但这样的馈电网络却为引起普遍重视。而有时,天线的馈电又不得不依靠与之匹配的功分馈电网络来实现。一个具有良好性能的馈电网络可以使得整个天线的特性变得更好,并且使用更方便。但目前的功分馈电网络只能实现单输入双输出,并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宽频功分器及天线装置,解决现有功分器只能实现单输入双输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宽频功分器,包括至少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和至少两个依次叠加的介质板,各微带馈电单元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介质板上。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微带馈电单元类型相同。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微带馈电单元尺寸相同。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微带馈电单元都为T型结构。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包括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和两个介质板;所述两个介质板叠加设置,所述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介质板的非叠加面上,所述介质板的非叠加面为与介质板的叠加面相对的一面。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介质板的尺寸相同。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多个介质板的材质相同。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微带单元在所述两个介质板的非叠加面上相互垂直设置。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介质板的长度和宽度都为95毫米,厚度为0.8晕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天线和如上所述的宽频功分器,所述宽频功分器与所述天线对应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宽频功分器包括至少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和至少两个依次叠加的介质板,各微带馈电单元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介质板上。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宽频功分器使用了多个微带馈电单元(即多个微带形式的馈电网络),而一个微带馈电单元可以实现单输入双输出,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宽频功分器可实现多输入多输出;且能更好的与天线匹配工作,以更好的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微带馈电单元设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微带馈电单元的S参数幅度曲线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微带馈电单元的S参数相位曲线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微带馈电单元的S参数幅度曲线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微带馈电单元的S参数相位曲线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微带馈电单元和第二微带馈电单元的隔离度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宽频功分器包括至少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和至少两个介质板,各微带馈电单元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介质板上。由于一个微带馈电单元可以实现单输入双输出,因此本技术提供的宽频功分器可实现多输入多输出;且能更好的与天线匹配工作,以更好的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不同需求。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宽频功分器可应用于天线领域,其可与天线对应连接,以实现天线的馈电,使整个天线的特性变得更好,并且使用更方便。本实施例提供的宽频功分器包括至少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微带形式的馈电网络,也即微带形式的馈电线)和至少两个依次叠加的介质板,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各微带馈电单元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介质板上。具体的,可在一个介质板上设置一个微带馈电单元,此时可设置介质板的个数与馈线单元的个数相同;也可在多个介质板上设置一个微带馈电单元,例如将多个介质板叠加后,在叠加后的介质板的最外层的其中一个介质板上设置微带馈电单元。由于本实施例中的宽频功分器设置有至少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因此可以实现至少双输入四输出的功能。本实施例中,多个介质并不仅限于依次叠加以一种设置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多个微带馈电单元类型相同,和/或设置多个微带馈电单元尺寸相同。当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也可设置多个微带馈电单元的类型和/或尺寸不同。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微带馈电单元优选为T型微带馈电单元,即本实施例中的微带馈电单元都为T型结构。本实施例中的多个介质板的尺寸相同,和/或多个介质板的材质相同,例如都可采用Taconic TLX材质。当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也可设置多个介质板的材料和/或尺寸不同。下面以微带馈电单元为两个,且都为T型结构,介质板也设置为两个为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两个介质板板叠加设置,其中两个介质面直接接触叠加的两个面为叠加面;与该叠加面相对的那一面为非叠加面,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分别设置在两个介质板的两个非叠加面上,也即两个微带馈电单元之间的距离约等于两个介质板的厚度后。本实施例中的介质板可选则横截面为正方形的介质板,设介质板的长度和宽度都为95毫米,厚度为0.8毫米。本实施例中,两个微带单元在两个介质板的两个非叠加面上相互垂直设置。也即其中一个非叠加面上的微带单元相对于另一个叠加面上的微带单元旋转了 90度。旋转方向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置,例如,请参见图1所示的第一微带馈电单元A相对于第二微带馈电单元B旋转90度之后设置在另一非叠加面上。图1所示的宽频功分器采用了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因此可以实现双输入四输出。其中,输入和输出的接口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设置。假设图1中的I和4为输入接口,2、3和5、6为输出接口,请参见图2-5所示,根据图2-5可以明显得到,两非叠加面上的微带馈电单元的反射系数在1.6-2.7GHz范围内小于-15db,输出相位差保持在180度左右。同时,请参见图6所示,两非叠加面上的微带馈电单元的隔离度在1.6-2.7GHz范围内至少在70db以上。可见,本技术提供的宽频功分器可覆盖DCS,TD-SCDMA, WCDMA, CDMA2000,TD-LTE等频段,具有小型化、易加工、宽频带、低反射、高隔离度等特点。且具有功分和反相两个功能,功分使得两个输出端口功率各为输入的一半,反相使得输出端口的相位差为180°,实现差分激励。多微带馈电单元设计使得其至少最多可同时激励4个天线基本单J Li ο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频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和至少两个依次叠加的介质板,各微带馈电单元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介质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频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和至少两个依次叠加的介质板,各微带馈电单元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介质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带馈电单元类型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带馈电单元尺寸相同。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频功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带馈电单元都为T型结构。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宽频功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和两个介质板;所述两个微带馈电单元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介质板的非叠加面上,所述介质板的非叠加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宏利,朱泽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