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HID电子镇流器的故障诊断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RC滤波电路、电阻分压电路、驱动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RC滤波电路接微处理器O/I端,所述的电阻分压电路包括电容C2和电阻R2、R3、R4以及R5和R6,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7和R8以及三极管Q1和Q2,所述的输出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3,电容C3一端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公共端和故障端之间、另一端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能提高对故障诊断信号输出可靠性的特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ID电子镇流器的故障诊断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HID电子镇流器的故障诊断电路,属于机动车照明
。
技术介绍
汽车前照灯从早期的乙炔气体前照灯发展至如今的第七代HID氙气灯和第八代的LED车灯,已经历差不多120多年的历史。虽然第八代的LED车灯有比第七代的氙气灯具有更低的功耗,更长的寿命,反应速度是纳秒级、光线质量高,基本上无辐射等一系列优点;但相比HID氙气灯而言,仍有发光效率低,技术不是非常成熟等不足,HID灯泡因没有改变原车灯泡尺寸,不会产生聚焦不准的问题;而且HID灯亮度可为卤素灯亮度的三倍,色泽更好,色温穿透力更强,聚光效果非常好,K值在4300K以上,色泽柔和、灯光白亮,照明范围可扩大到400米,视野十分宽广,性能更加稳定,大大提高了夜间驾驶的安全性。HID灯在作为前大灯使用过程中,受供电电压和应用环境的影响,HID灯会发生输入过压、输入欠压、输入电感过流、输出过压、输出过流等故障,严重时会损坏HID灯。而汽车的安全要求非常高,其中ECE法规中明确规定了 HID灯作为光源的车灯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若还能满足相应功能的配光要求,则可以继续使用;若不能满足配光要求。目前HID电子镇流器采用汽车蓄电池作为电源,通过HID镇流器将供电电压滤波后给DC/DC转换器,通过DC/DC变换器在镇流器刚上电时通过反激电源将车载的低压转换为高电压和一定的负压供HID点火,点火成功后反激DC/AC电源输出约所需工作电压通及合适的功率供HID灯正常工作,同时将输入的直流电压转换为镇流器内部各模块供电。通过HID镇流器内部的微处理器MCU并及时检测输入电压以及HID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等,对输入过压、输入欠压、输入电感过流、输出过压或输出过流等故障信号等故障进行检测并输出至自诊断电路输出。但现有用于HID镇流器的诊断电路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输出信号不稳定而会产生误诊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提高对故障诊断信号输出可靠性的HID电子镇流器的故障诊断电路。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HID电子镇流器的故障诊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RC滤波电路、电阻分压电路、驱动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RC滤波电路接微处理器0/1端,所述的电阻分压电路包括电容C2和电阻R2、R3、R4以及R5和R6,电阻R2、R3和R4串联后其一端接RC滤波电路、另一端接地,电容C2 —端接电阻R2与电阻R3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地,电阻R5接在电阻R2与R3的公共端,电阻R6接在电阻R3与R6的公共端,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7和R8以及三极管Ql和Q2,三极管Ql的基极接电阻R5、集电极经电阻R7接电源VCC2、发射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8跨接在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三极管Q2的基极接电阻R6、发射极接地,且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公共端接故障端,所述的输出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3,且电容C3一端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公共端和故障端之间、另一端接地。本技术通过微处理器在接收各检测信号并判断是否发生输入过压、输入欠压、输入电感过流、输出过压或输出过流等故障信号后,会给出相应的故障信号送至故障诊断电路,经故障诊断电路的RC滤波电路、电阻分压电路、驱动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处理后给输出可靠相应的电平信号,由于受境影响小,结构合理,提高对故障诊断输出信号的可靠性,检测人员可根据出现的电平大小来判断发生故障的类型,缩短了故障检测人员的检测时间。【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HID电子镇流器的故障诊断装置框图。图2是本技术HID电子镇流器的故障诊断电路的电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2所示,本技术的HID电子镇流器的故障诊断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RC滤波电路、电阻分压电路、驱动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故障诊断电路接微处理器MCU的0/1端,该微处理器MCU的0/1端还分别接输入电压检测电路、DC/DC转换器、DC/AC电源以及灯电流检电路、灯电压检电路和故障诊断电路,DC/DC转换器与DC/AC电源连接,通过DC/DC变换器在镇流器刚上电时通过反激电源将车载的低压转换为400V电压和一定的负压供D8HID点火,点火成功后反激电源输出约42V0.6A的功率供D8HID灯正常工作,并同时将输入的直流电压转换为镇流器内部各模块的供电电压,而与DC/DC转换器连接的电感电流检测电路接微处理器的0/1端,通过微处理器接收各检测信号并判断是否发生输入过压、输入欠压、输入电感过流、输出过压或输出过流等故障信号,并通过微处理器的RB0/INT端输出信号至故障诊断电路。图1中POWER和GND分别为汽车的蓄电池正和负,其输出为HID镇流器内部电路供电。见图2所示,本技术的RC滤波电路接微处理器的0/1端,可接在微处理器的RB0/INT端,微处理器的将判断后的信号传至本技术的故障诊断电路,见图1所示,本技术的RC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l和电阻R1,电阻Rl —端接接微处理器0/1端、另一端经电容Cl接地。本技术的电阻分压电路包括电容C2和电阻R2、R3、R4以及R5和R6,电阻R2、R3和R4串联后其一端接RC滤波电路、另一端接地,电容C2 —端接电阻R2与电阻R3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地,电阻R5接在电阻R2与R3的公共端,电阻R6接在电阻R3与R6的公共端。本技术的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7和R8以及三极管Ql和Q2,三极管Ql的基极接电阻R5、集电极经电阻R7接直流电源、发射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8跨接在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三极管Q2的基极接电阻R6、发射极接地,且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公共端接故障端,所述的输出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3,且电容C3一端接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公共端和故障端之间、另一端接地。见图2所示,本技术故障诊断电路还具有防静电支路,防静电支路由二极管Dl构成,二极管Dl的负极接在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公共端和故障端之间、正极接地。见图2所示,当HID电子镇流器未发生任何故障时,微处理器的RB0/INT端输出低电平,此低电平使三极管Ql、Q2处于截止状态,输出的故障端即DEFECTION SIGNAL的电压由电路8.5V电压经上拉电阻R7、R8上拉至8.5V,经输出滤波电路和防静支路处理后输出8.5V电平。当HID电子镇流器发生输入过压、输入欠压或输入电感过流故障时,微处理器的RB0/INT端输出占空比为0.6、开关频率为400Hz的方波信号,此信号经RC滤波电路和电阻分压电路处理后形成合适的电压,使三极管Ql处于截止、三极管Q2处于放大状态,输出的故障端即DEFECTION SIGNAL的电压由电路8.5V电压经上拉电阻R7、R8上拉至8.5V,经输出滤波电路和防静电支路处理后输出2.6V电平。当HID电子镇流器在电路发生输出过压或输出过流故障时,微处理器的RB0/INT端口输出5V的高电平,此高电平经RC滤波电路和电阻分压电路后使三极管Ql、Q2均处于放大状态,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HID电子镇流器的故障诊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RC滤波电路、电阻分压电路、驱动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RC滤波电路接微处理器O/I端,所述的电阻分压电路包括电容C2和电阻R2、R3、R4以及R5和R6,电阻R2、R3和R4串联后其一端接RC滤波电路、另一端接地,电容C2一端接电阻R2与电阻R3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地,电阻R5接在电阻R2与R3的公共端,电阻R6接在电阻R3与R6的公共端,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7和R8以及三极管Q1和Q2,三极管Q1的基极接电阻R5、集电极经电阻R7接电源VCC2、发射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8跨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三极管Q2的基极接电阻R6、发射极接地,且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公共端接故障端,所述的输出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3,且电容C3一端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的公共端和故障端之间、另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ID电子镇流器的故障诊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RC滤波电路、电阻分压电路、驱动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RC滤波电路接微处理器0/1端,所述的电阻分压电路包括电容C2和电阻R2、R3、R4以及R5和R6,电阻R2、R3和R4串联后其一端接RC滤波电路、另一端接地,电容C2 —端接电阻R2与电阻R3的公共端、另一端接地,电阻R5接在电阻R2与R3的公共端,电阻R6接在电阻R3与R6的公共端,所述的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7和R8以及三极管Ql和Q2,三极管Ql的基极接电阻R5、集电极经电阻R7接电源VCC2、发射极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阻R8跨接在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荡华,王世明,任康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