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孔装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44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打孔装订机,属于文具设备技术领域。该打孔装订机主要包括支架、间隔装于支架的底板上且相互平行的立导柱、装于打孔滑块座上的打孔机构和装于压铆滑块座上的压铆机构,支架上装有手动摇杆机构,打孔滑块座与手动摇杆机构联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打孔装订机后,将原有驱动打孔机构的电动机构改为手动机构,可以有效减化整机结构并降低整机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孔装订机,尤其是一种用于装订档案类纸 张的打孔装订机,属于文具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档案类纸张的打孔装订机,如图1、图2和图3 所示,主要含有装于支架底板上的打孔立导柱和装订立导柱、用于打 孔的打孔机构l(主要含电机和钻头等)和用于装订的压铆机构(主要 含手柄和摇杆等)2,打孔机构1和压铆机构2分别独立装在打孔滑块 座3和压铆滑块座4上,两个滑块座3、 4又分别装在打孔立导柱和 装订立导柱上。据申请人了解,上述现有的打孔机构l通常是电动的,即由进给 电机9输出动力,经电机9输出端的齿轮10及与齿轮10啮合的打孔 滑块座3上的齿条11,使打孔滑块座3带动打孔机构1在打孔立导柱 (即第一立导柱5和第二立导柱6 )上运动;而压铆^L构2 —般是用 手动摆杆机构驱动压铆滑块座4来完成在装订立导柱(即第三立导柱 7、第四立导柱8)上的运动。申请人发现,对于并非大批量生产的 档案类纸张装订作业来说,这种电动式打孔的驱动机构实在是显得多 余,既复杂易损,又增加生产成本,完全可以用手动驱动机构来代替。此外,上述现有打孔装订机为了保证滑块上下滑动时的位置精导柱由两根第一立导柱5、第二立导柱6构成,装订立导柱由两根第 三立导柱7、第四立导柱8构成。这样使得整个打孔装订机的立导柱 林立,结构显得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打孔装订机存 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打孔装订机,改进该机的打孔才几构,/人而减化整 机结构和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所要解决进一步的技术问题是在上述所提打孔装订 机的基础上,改进现有打孔装订机的立导柱结构,在保证打孔积4勾和 压铆机构滑动时位置精度的基础上,减少立导柱,以进一步减化整机 结构和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为解决首要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打孔 装订机,主要包括支架、间隔装于支架的底板上且相互平行的立导柱、 装于打孔滑块座上的打孔机构和装于压铆滑块座上的压铆机构,方案 改进在于,所述支架上装有手动摇杆机构,所述打孔滑块座与手动摇 杆机构联接。本技术为解决进一步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 立导柱有三根,分为顺序排布的第一立导柱、第二立导柱和第三立导 柱,所述打孔滑块座套装于第一立导柱和第二立导柱的一半部,所述 压铆滑块座套装于第三立导柱和第二立导柱的另一半部。这样,当进行分别打孔和压铆作业时,通过手动摇杆机构即可驱 动装于打孔滑块座上的打孔^U勾在第一立导柱和第二立导柱上滑动, 从而省去原来的电动驱动机构。此外,打孔机构或压铆机构仍然可分 别沿两个平行立导柱上下滑动,从而在保证打孔或压铆时的位置精度 的同时由原来的四根立导柱减化为三根间隔顺序排列的立导柱。显然,本技术的打孔装订机相比现有的打孔装订机,减少了 空间占用,减化了整机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打孔装订机的简化主视图。图2是图1右视图。图3是图l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是图4右视图。图6是图4俯一见图。图7是图5中A-A向旋转简化视图(主要反映手动摇杆机构的 结构)。图8是图5中C向简化视图(主要反映立导柱结构)。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打孔装订机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包括间隔装 于支架12的底板13上且相互平行的立导柱、装于打孔滑块座14上 的打孔机构和装于压铆滑块座15上的压铆机构。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支架12上装有手动摇杆积4勾,手动 摇杆机构主要由转轴21、手柄22、短连杆23和摆杆24构成;转轴 21装在支架12的两侧支板25-1、 25-2上,转轴21的一端分别与手 柄22 —端和摆杆24的一端铰接,摆杆24的另一端与短连杆23的一 端固定联接,短连杆23的另一端与上滑块19铰接。如图6、图8所示,立导柱有三根,分为呈一字形顺序排布的第 一立导柱16、第二立导柱17和第三立导柱18。第二立导柱17的上 半部套装有上滑块19,其下半部套装有下滑块20;打孔滑块座14套 装在第一立导柱16上,上滑块19靠向第一立导柱16的一侧制有第 一伸出端,该第一伸出端与打孔滑块座14靠向第二立导柱17的一侧 形成活套if关接;压铆滑块座15套装在第三立导柱18上,与上滑块19相同的是,下滑块20靠向第三立导柱18的一侧制有第二伸出端, 该第二伸出端与压铆滑块座15靠向第二立导柱17的一侧形成活套联 接。在现有技术中,压铆机构在第二立导柱17和第三立导柱18上进 行滑动的驱动结构与上述打孔机构的雷同,本文不再赘述。使用时,手握手柄22转动转轴21,进而带动摆杆24和短连杆 23转动,转动的短连杆23即带动上滑块19沿第二立导柱17的上半 部滑动,上滑块19滑动的同时则带动与之活套4关*接的打孔滑块座14 及打孔机构沿第一立导柱16滑动。在滑动中,由于上滑块19与打孔 滑块座14是活套联接,因此当第一立导柱16与第二立导柱17之间 的轴距有误差时,上滑块19与打孔滑块座14之间的间距可以自动补 偿。压铆机构在第二立导柱17和第三立导柱18上进行滑动的情况与 打孔机构类同。这样,本实施例的打孔装订机实现用三根立导柱即可 完成打孔机构和压铆机构的上下滑动作业;而且实现打孔机构上下滑 动作业的手动化。申请人经试制后证明,本实施例的打孔装订机经以上改进后,相 比现有打孔装订机,有效改变现有装订机杂乱的空间占用状况,并由 于整机结构的减化而有效降低整机生产成本。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作为举例说明的上述实施例,结构上可以 有其它变化。容易想见,在上述实施例中1)第一立导柱16、第二 立导柱17和第三立导柱18也可以是呈品字形间隔顺序排布于支架 12的底板13上,只要三根立导柱之间是间隔顺序排布的即可;2) 第 一伸出端也可以是制在打孔滑块座14靠向第二立导柱17的一侧并 与上滑块19活套联接,第二伸出端也可以是制在压铆滑块座15靠向 第二立导柱17的一侧并与下滑块20活套联接;3 )也可以是打孔滑 块座14与下滑块20活套联接而压铆滑块座15与上滑块19活套联接,即打孔滑块座14和压铆滑块座15在第二立导柱17的滑动位置可以 上下对调;4 )打孔滑块座14与上滑块19以及压铆滑块座15与下滑 块20之间也可以是固定联接,这时可以通过提高三根立导柱16、 17 和18的加工精度及其之间的位置精度来解决上下间距误差的问题; 5 )完全可以去掉上滑块19和下滑块20,直接将打孔滑块座14分别 套装在第一立导柱16和第二立导柱17的上或下半部,将压铆滑块座 15分别套装在第三立导柱18和第二立导柱17的下或上半部;等等。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 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打孔装订机,主要包括支架、间隔装于支架的底板上且相互平行的立导柱、装于打孔滑块座上的打孔机构和装于压铆滑块座上的压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装有手动摇杆机构,所述打孔滑块座与手动摇杆机构联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孔装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 摇杆机构由转轴、手柄、短连杆和摆杆构成;所述转轴装在支架的两 侧支板上,其一端分别与手柄一端和摆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摆杆的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孔装订机,包括支架、间隔装于支架的底板上且相互平行的立导柱、装于打孔滑块座上的打孔机构和装于压铆滑块座上的压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装有手动摇杆机构,所述打孔滑块座与手动摇杆机构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生袁延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泛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