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在残疾轮椅上圆形充气筒的手动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24373 阅读:5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1:17
一种设置在残疾轮椅上圆形充气筒的手动使用方法,一、圆形充气筒(W)在结构上包括:排气管(1),内置一对充气皮塞(4)的半圆形气筒(3),配用半圆形气筒(3)且占据了3/4弧度的次圆形气杆(5);所述的一对充气皮塞(4)设置在上述次圆形气杆(5)的两端;所述的上述次圆形气杆(5)的中部设置了具有作为力学中力臂性质的长杆柄(6);所述的圆形充气筒(W)是通过过度基板(S)定位在残疾轮椅(Y)的侧部;二、使用圆形充气筒(W)对残疾轮椅(Y)上的车轮(f)内胎充气的方法:手握圆形充气筒(W)上的长杆柄(6)端部位置进行推与拉的运行过程,即可完成手动充气的工作。显然可以做到:让坐在残疾轮椅(Y)上的残疾人可以方便而省力地使用圆形充气筒(W)对自己的车轮(f)内胎进行手动充气的全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手动充气装置(充气筒),使用时必须将充气装置置于地面,利用人体的伸直与弯曲以及人手同步的上拉(抽气)与下压(排气)的动作而进行对外(例如:车轮内胎)充气的;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对于腿脚残疾的人来说,无法照此行事,特别是对于坐在残疾轮椅上的下身残疾人来说,更是无法自行面对该残疾轮椅上的车轮进行充气了。——必须依靠外援才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坐在残疾轮椅上的残疾人也可以在无需外援的情况下自己就能够对该残疾轮椅上的车轮内胎完成涉及手动充气的全过程举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本专利技术在结构上包括:充气皮塞与排气管;在结构上包括:充气皮塞与排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置一对充气皮塞的半圆形气筒以及配用该半圆形气筒且占据了 3/4弧度的次圆形气杆;所述的一对充气皮塞设置在上述次圆形气杆的两端;所述的次圆形气杆的中部设置了具有作为力学中力臂性质的长杆柄;所述的半圆形气筒的中心线两侧有一对对称的且设置了排气洞孔与该孔排气阀的隔离机构:当上述次圆形气杆驱动一个充气皮塞在半圆形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在残疾轮椅上圆形充气筒的手动使用方法,一、圆形充气筒(W)在结构上包括:充气皮塞(4)与排气管(1);一、在结构上包括:充气皮塞(4)与排气管(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一对充气皮塞(4)的半圆形气筒(3)以及配用该半圆形气筒(3)且占据了3/4弧度的次圆形气杆(5);所述的一对充气皮塞(4)设置在上述次圆形气杆(5)的两端;所述的次圆形气杆(5)的中部设置了具有作为力学中力臂性质的长杆柄(6);所述的半圆形气筒(3)的中心线(P)两侧有一对对称的且设置了排气洞孔与该孔排气阀的隔离机构(2):当上述次圆形气杆(5)驱动一个充气皮塞(4)在半圆形气筒(3)的一侧做排气功时,则上述次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在残疾轮椅上圆形充气筒的手动使用方法, 一、圆形充气筒(W)在结构上包括: 充气皮塞⑷与排气管⑴; 一、在结构上包括: 充气皮塞⑷与排气管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置一对充气皮塞(4)的半圆形气筒(3)以及配用该半圆形气筒(3)且占据了 3/4弧度的次圆形气杆(5); 所述的一对充气皮塞(4)设置在上述次圆形气杆(5)的两端; 所述的次圆形气杆(5)的中部设置了具有作为力学中力臂性质的长杆柄(6); 所述的半圆形气筒(3)的中心线(P)两侧有一对对称的且设置了排气洞孔与该孔排气阀的隔离机构(2):当上述次圆形气杆(5)驱动一个充气皮塞(4)在半圆形气筒(3)的一侧做排气功时,则上述次圆形气杆(5)驱动另一个充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