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吸锡散热的电烙铁,包括电源线、电路板、开关电位器、直流电机、风扇、发热电阻和吸锡盒,风扇产生的风通过导风管可以有效散去焊接嘴处的热量,同时通过吸锡盒可以吸入多余的锡,设置的过滤网阻止吸入的锡进入电烙铁内以便收集。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焊接的同时实现移除锡的功能,散热效果好,能收集多余的锡,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吸锡散热的电烙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体是一种能吸锡散热的电烙铁。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家用电器线路与元器件之间的连接,以及广泛使用的电路板都需要使用电烙铁和焊锡进行加热焊接,在使用过程中焊锡点不能点的太多,由于电路板的线路密集,焊锡点的太多很容易造成电路板的短路,同时在焊接过程中焊接错误需要移除焊锡。现在的电烙铁使用时只能人工移除一部分焊锡,加上焊锡只有在液态时便于移除,在常温下很容易凝固,这样操作起来就很困难,技巧性很强。而且现在的电烙铁在使用后或在搁置时内部尚有余热,散热性差,表面铁皮发生氧化反应,久之表皮氧化变软变黑,减少了电烙铁的寿命。因此缺少一种能方便的集焊接、去锡、散热于一体的电烙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吸锡散热的电烙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吸锡散热的电烙铁,包括电源线、电路板、开关电位器、直流电机、风扇、发热电阻,所述电路板包括变压器T、电容Cl (500 μ F)、电容C2 (100 μ F)、电容C3 (100 μ F)、电阻Rl (10 Ω )、电阻R2 (680 Ω )、电阻R3 (150 Ω )、滑动变阻器RP (1000 Ω )、三极管VTl (3 Λ X 61)、三极管 VT2 (3 Λ X 22)、二极管 VDl (2CZ8Z A)、二极管 VD2 (2CZ8Z A)、二极管VD3 (2CZ8Z A)、二极管 VD4 (2CZ8Z A)、二极管 VD5 (2CZ8Z A)、二极管 VD6 (2CZ8Z A),所述发热电阻并联连接电源线两端并由开关Kl控制通断,电路板一端设有变压器Τ,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连接电源线,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VDl的正极和VD3的正极,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同时连接VD2的负极和VD4的负极,所述电容Cl正极连接在二极管VD3的负极与VD4的正极之间,电容Cl的负极连接在二极管VDl的负极和VD2的正极之间,同时电容Cl的负极连接电阻R2和电阻R1,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和电阻R3同时连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滑动变阻器RP的滑片,三极管VT2发射集连接二极管VD5的负极,二极管VD5的正极连接二极管VD6的负极,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l的集电极,三极管VTl的基极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所述三极管VTl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3、滑动变阻器RP、电容C3的负极和开关电位器,所述开关电位器3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机,所述电容Cl的正极、电容C2的正极、二极管VD6的正极、滑动变阻器RP另一端、电容C3的正极与直流电机另一端连接在二极管VD3的负极和VD4的正极之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关电位器设在电路板上方,所述直流电机和发热电阻位于电路板另一端,发热电阻与直流电机之间放置有陶瓷片,所述风扇固定在直流电机的转轴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热电阻另一端设置有焊接嘴,焊接嘴下部装有吸锡盒,所述风扇与吸锡盒之间设有衔接点,衔接点与吸锡盒之间设有过滤网,风扇和吸锡盒之间用导风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焊接的同时实现移除锡的功能,散热效果好,能收集多余的锡,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能吸锡散热的电烙铁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能吸锡散热的电烙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能吸锡散热的电烙铁横向结构示意图。图4为能吸锡散热的电烙铁的轴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_电源线;2_电路板;3_开关电位器;4_陶瓷片;5_直流电机;6_风扇;7-导风管;8-衔接;9_过滤网;10_发热电阻;11_可衔接式插片;12_焊接嘴;13_吸锡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能吸锡散热的电烙铁,包括电源线1、电路板2、开关电位器3、直流电机5、风扇6、发热电阻10,所述电路板2包括变压器T、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滑动变阻器RP、三极管VTl、三极管VT2、二极管VDl、二极管VD2、二极管VD3、二极管VD4、二极管VD5、二极管VD6,所述发热电阻10并联连接电源线I两端并由开关Kl控制通断,电路板2 —端设有变压器T,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连接电源线1,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VDl的正极和VD3的正极,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同时连接VD2的负极和VD4的负极,所述电容Cl正极连接在二极管VD3的负极与VD4的正极之间,电容Cl的负极连接在二极管VDl的负极和VD2的正极之间,同时电容Cl的负极连接电阻R2和电阻R1,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和电阻R3同时连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滑动变阻器RP的滑片,三极管VT2发射集连接二极管VD5的负极,二极管VD5的正极连接二极管VD6的负极,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l的集电极,三极管VTl的基极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所述三极管VTl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3、滑动变阻器RP、电容C3的负极和开关电位器3,所述开关电位器3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机5,所述电容Cl的正极、电容C2的正极、二极管VD6的正极、滑动变阻器RP另一端、电容C3的正极与直流电机5另一端连接在二极管VD3的负极和VD4的正极之间。所述开关电位器3设在电路板2上方,所述直流电机5和发热电阻10位于电路板2另一端,发热电阻10与直流电机5之间放置有陶瓷片4,所述风扇6固定在直流电机5的转轴上,所述发热电阻10另一端设置有焊接嘴12,焊接嘴12下部装有吸锡盒13,所述风扇6与吸锡盒13之间设有衔接点8,衔接点8与吸锡盒13之间设有过滤网9,风扇6和吸锡盒13之间用导风管7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焊接嘴处12设置了一可拆卸的吸锡盒13,在焊接时可拆下,吸锡时装上,且电烙铁末端有过滤网9,防止锡吸入内部,同时方便循环使用吸出的锡。吸锡盒13与电烙铁内直流电机5的通风口衔接,直流电机5的驱动方式为反转,由稳压电源提供动力,且风力可由变阻器调节。驱动时,接近焊接处通风口的压强小于外部压强,从而将融化的锡吸入吸锡盒13中,实现了吸锡的目的。另外,直流电机5转动的风大部分吹向了发热电阻9所在腔室,外壳开有少许通风窗口,达到散热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吸锡散热的电烙铁,包括电源线(1)、电路板(2)、开关电位器(3)、直流电机(5)、风扇(6)、发热电阻(10),所述电路板(2)包括变压器T、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滑动变阻器RP、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二极管VD4、二极管VD5、二极管VD6,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阻(10)并联连接电源线(1)两端并由开关K1控制通断,电路板(2)一端设有变压器T,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连接电源线(1),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VD1的正极和VD3的正极,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同时连接VD2的负极和VD4的负极,所述电容C1正极连接在二极管VD3的负极与VD4的正极之间,电容C1的负极连接在二极管VD1的负极和VD2的正极之间,同时电容C1的负极连接电阻R2和电阻R1,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3同时连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滑动变阻器RP的滑片,三极管VT2发射集连接二极管VD5的负极,二极管VD5的正极连接二极管VD6的负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三极管VT1的基极与电容C2的负极相连,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阻R3、滑动变阻器RP、电容C3的负极和开关电位器(3),所述开关电位器(3)另一端连接直流电机(5),所述电容C1的正极、电容C2的正极、二极管VD6的正极、滑动变阻器RP另一端、电容C3的正极与直流电机(5)另一端连接在二极管VD3的负极和VD4的正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吸锡散热的电烙铁,包括电源线(I)、电路板(2)、开关电位器(3)、直流电机(5)、风扇(6)、发热电阻(10),所述电路板⑵包括变压器T、电容Cl、电容C2、电容C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滑动变阻器RP、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二极管VDl、二极管VD2、二极管VD3、二极管VD4、二极管VD5、二极管VD6,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电阻(10)并联连接电源线(I)两端并由开关Kl控制通断,电路板(2) —端设有变压器T,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连接电源线(I),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一端同时连接二极管VDl的正极和VD3的正极,变压器T次级线圈的另一端同时连接VD2的负极和VD4的负极,所述电容Cl正极连接在二极管VD3的负极与VD4的正极之间,电容Cl的负极连接在二极管VDl的负极和VD2的正极之间,同时电容Cl的负极连接电阻R2和电阻R1,所述电阻Rl的另一端和电阻R3同时连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三极管VT2的基极连接滑动变阻器RP的滑片,三极管VT2发射集连接二极管VD5的负极,二极管VD5的正极连接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贵,
申请(专利权)人:尹志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