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涉及办公及学习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使用不同型号订针的订书机双订道结构。本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包括外订道和设于外订道内的内订道,外订道的前端设有下订口,外订道的后端与订书机的底座相铰接,在外订道内设有一根长销,内订道套接于长销上,在内订道与外订道之间设有小弹簧,在内订道前端的上角部具有斜面,在外订道和内订道的前部还设有推钉器,在内订道内设置长销弹簧,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内订道和推钉器上。由于内订道具有一个斜面,不同规格的订针都能够顺利地逐个通过下订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同时适用于多种规格的订针,适用范围广,便于操作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办公及学习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使用不同型号订针的订书机双订道结构。
技术介绍
订书机是装订纸张或包装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常用的办公用品和学习用品。一直以来,订书机的结构都局限于适用一种规格的订针。在需要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规格的订针装订时,则需要多个相应的订书机,这样不仅使用麻烦,且不经济。为解决订书机使用时存在的缺陷,人们对订书机的结构作了不断的改进,推出了许多有关订书机的改良结构。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订书机(申请号01239122),具有一基座、一置针匣、一围绕基座支枢部分旋转的压盖、一推针块,在置针匣内具有分别可供两种不同规格订针滑动的双轨道,推针块的前端两侧有两个向下垂直弯折后伸入小号订轨道内的推针片。这种订书机可用两种不同规格的订针装订。上述方案中订书机的下针口是无法调整大小的,这样在使用不同规格的订针时就会存在问题。其原因在于,不同规格的订针的粗细有所不同,如果下针口过大会将多个订针同时下压,而下针口过小又会导致无法下针。另一方面,整个订书机的结构也过于复杂,加工和制作成本较高;订针的受力难以平衡,推针片在装针过程中容易将订针弹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不同规格的订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订针,适用范围广,装订质量好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只能使用单一规格的订针,适用范围小,使用起来较为烦琐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根据订针的大小调节下针间隙,防止出现卡针或者同时下压多针的情况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同规格的订针粗细不同,无法顺利完成装订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再有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作,订针受力平衡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设计不甚合理,结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较高等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包括外订道和设于外订道内的内订道,外订道的前端设有下订口,外订道的后端与订书机的底座相铰接,在外订道内设有一根长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订道套接于长销上,在内订道与外订道之间设有小弹簧,在内订道前端的上角部具有斜面,在外订道和内订道的前部还设有推钉器,在内订道内设置长销弹簧,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内订道和推钉器上。在上述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中,所述的长销的两端分别与外订道内的前支架和后支架固连,在内订道的前端底部设有一个U型叉口,所述的U型叉口卡在前支架上。在上述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中,所述的内订道后端设有一个U型开口,所述的长销穿过此U型开口。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在外订道内设置了一个可以活动的内订道。由于内订道具有一个斜面,在上刀片下压时,上刀片对内订道施加一个向后的分力,内订道向后退;因此,不同规格的订针都能够顺利地逐个通过下订口,不会出现卡针或者同时下压多针的情况。在上述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中,所述的推钉器由两个具有联动关系的内推钉器和外推钉器组成;内推钉器装于内订道内,外推钉器装于外订道与内订道之间。在上述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中,所述的内推钉器和外推钉器的前端上角部均具有斜面。在上述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中,在内推钉器上设有一个开口,在外推钉器上具有一个插入上述开口的勾体,并且所述勾体套在长销上。在外推钉器活动时,由于勾体插入内推钉器的开口内,可以带动内推钉器活动;同样,内推针器活动时可以带动外推针器活动,两者之间形成联动。同时,勾体套在长销上能够保证推钉器对订针所施加的力是沿着长销的,这样就能够保证订针的受力平衡,同时也有利于装订,防止订针排各个订针之间相互分离。在上述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中,所述的小弹簧套于长销上。在上述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中,所述的长销弹簧套于长销上。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同时适用于多种规格的订针,适用范围广,便于操作使用。2.内订道能够根据不同规格的订针活动,从而调整下针空隙,防止出现卡针或者同时下压多针。3.订针的受力平衡,装订质量可靠,同时便于加工,制作成本较低,经济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的立体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配合使用的折订板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配合使用的折订板的放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配合使用的另一种折订板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配合使用的另一种折订板的放大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外订道1、下订口11、前支架12、后支架13、内订道2、U型叉口21、U型开口22、折订板31、折订口311、长销4、凸块41、小弹簧5、斜面6、推钉器7、长销弹簧8、压订板9、铆钉91、连杆92、压针片93、外推钉器71、勾体711、挡体712、内推钉器72、开口721、上刀片8。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铰接在压订板9和底座之间,包括外订道1和设于外订道1内的内订道2等零部件。如图1和图2所示,外订道1的前端设有下订口11,外订道的后端与订书机的底座相铰接,在外订道1内设有一根长销4。长销4的两端分别与外订道1内的前支架12和后支架13固连。前支架12和后支架13与外订道1设为一体,制作时,在外订道1的底部两端分别冲出前后支架的形状,并将其向外订道1内侧折起即可。前支架12和后支架13与长销4之间通过连接固定。在长销4的后端尾部可以设置一个凸块41,以便于装配。内订道2套接于长销4上,在内订道2的前端底部设有一个U型叉口21,U型叉口21卡在前支架12上。内订道2后端设有一个U型开口22,长销4穿过此U型开口22。这样内订道2可以沿着长销4滑动,使得外订道1和内订道2之间能够产生相对运动,从而改变下订口11的大小,以适应不同规格的订针。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在内订道2与外订道1之间设有小弹簧5。小弹簧5将内订道2顶向外订道1的前支架12,由于内订道2的前端底部设有U型叉口21,可以对内订道2起到导向和限位的作用。在外订道1和内订道2的前部还设有推钉器7,在内订道2内设置长销弹簧8,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内订道2和推钉器7上。推钉器7在长销弹簧8的作用下将放置在订道内的订针推挤至订道的前端。在内订道2前端的上角部具有斜面6,在上刀片8下压时,上刀片8对内订道2施加一个向后的分力,使得内订道2向后退,从而保证不同规格的订针都能够顺利地逐个通过下订口,不会出现卡针或者同时下压多针的情况。这里的小弹簧5和长销弹簧8均套于长销4上。如图1、图2所示,推钉器7由两个具有联动关系的内推钉器72和外推钉器71组成;内推钉器72装于内订道2内,外推钉器71装于外订道1与内订道2之间。为了保证在订针数较少时,内订道2仍然能够正常活动,内推钉器72和外推钉器71的前端上角部均具有斜面6。在内推钉器72上设有一个开口721,在外推钉器71上具有一个插入上述开口721的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订书机的双订道结构,包括外订道(1)和设于外订道(1)内的内订道(2),外订道(1)的前端设有下订口(11),外订道的后端与订书机的底座相铰接,在外订道(1)内设有一根长销(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订道(2)套接于长销(4)上,在内订道(2)与外订道(1)之间设有小弹簧(5),在内订道(2)前端的上角部具有斜面(6),在外订道(1)和内订道(2)的前部还设有推钉器(7),在内订道(2)内设置长销弹簧(8),其两端分别作用于内订道(2)和推钉器(7)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夏森,
申请(专利权)人:三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