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量液压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256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流量液压站,涉及提升机液压站实际的应用,用于解决普通液压站由于油路复杂,故油路内部不易清理容易留下毛刺、铁削等加工缺陷,在运行时摩擦力增大容易发热对系统影响较大的问题。该大流量液压站包括主动力部件、备动力部件、第一辅助部件、第二辅助部件、第一制动油路以及第二制动油路,其中,主动力部件包括第一油泵,备动力部件包括第二油泵。(*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流量液压站
本技术涉及提升机液压站实际的应用,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快速的对提升设备进行制动和保护的大流量液压站。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液压站,油路复杂而且油孔直径小直径为Φ7内部不易加工,容易存在毛刺、铁削等加工缺陷,对系统的运行极为不利。由于油路复杂油孔直径小,所以在系统正常工作、安全制动时所需时间就会加长而且容易出现堵塞等情况对系统的安全运行极为不利。对于较大的设备如三米以上的设备,由于液压站流量较小,所以在开机时,不容意实现液压站与电机的协调启动,这样就会出现电机别劲的现象,对于闸瓦的磨损较大也容易致使电机开机电流增大烧坏电机线圈,造成重大损失。普通液压站由于油路复杂,故油路内部不易清理容易留下毛刺、铁削等加工缺陷,在运行时摩擦力增大容易发热对系统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普通液压站由于油路复杂,故油路内部不易清理容易留下毛刺、铁削等加工缺陷,在运行时摩擦力增大容易发热对系统影响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流量液压站。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流量液压站,包括主动力部件、备动力部件、第一辅助部件、第二辅助部件、第一制动油路以及第二制动油路。其中,主动力部件包括第一油泵,备动力部件包括第二油泵;所述第一油泵通过第一吸油过滤器接入油箱;所述第一油泵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电机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驱动所述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通过第一单向阀、第一高压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制动油路、所述第二制动油路。所述第二油泵通过第二吸油过滤器接入所述油箱;所述第二油泵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电机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驱动所述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通过第二单向阀、第二高压过滤器连接第三制动油路、第四制动油路。所述第一制动油路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截止阀、第五电磁换向阀、第三截止阀、第六截止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第六截止阀与一级制动联通,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三截止阀、所述第六截止阀与所述一级制动联通。所述第二制动油路包括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一截止阀、第六电磁换向阀、第四截止阀以及第五截止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五截止阀与二级制动联通,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四截止阀、所述第五截止阀与所述二级制动联通。[0011 ] 所述第一辅助部件包括第三电磁换向阀和第四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挂接在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第一截止阀之间,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还分别与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和第一减压阀连接,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第一减压阀之间接入所述第一高压过滤器。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之间接入轴向耐震压力表;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接入第一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通过第三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且所述第一蓄能器通过第一直动溢流阀接入所述油箱。所述第二辅助部件包括第七电磁换向阀和第八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挂接在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第四截止阀之间,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还分别与所述第八电磁换向阀和第二减压阀连接,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第二减压阀之间接入所述第二高压过滤器。所述第八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之间接入轴向耐震压力表;所述第八电磁换向阀接入第二蓄能器,所述第二蓄能器通过第四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减压阀且所述第二蓄能器通过第二直动溢流阀接入所述油箱。为了优化监测油箱状态,所述油箱内设置有电接点温度表,所述油箱的外部设置有液位计。为了维持油箱内部的清洁,所述油箱内设置有空气滤清器。进一步的,在所述第六截止阀与所述一级制动之间挂接有轴向耐震压力表和压阻式压力变送器。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五截止阀与所述二级制动之间挂接有耐震压力表,所述耐震压力表上串接有电机制动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流量液压站,由于改进了流程、加大了油路故运行平稳,能够吸收系统的震动。增大了系统的流量,故在正常工作、紧急制动时所需时间更短。进行内部清理或加工时也更加的容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普通液压站由于油路复杂,故油路内部不易清理容易留下毛刺、铁削等加工缺陷,在运行时摩擦力增大容易发热对系统影响较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流量液压站的油路示意图。附图标记:1-油箱;2.1-第一吸油过滤器;2.2-第二吸油过滤器;3_空气滤清器;4_液位计;5.1-第一油泵;5.1-第二油泵;6.1-第一联轴器;6.2-第二联轴器;7.1_第一电机;7.2-第二电机;8.1-第一高压过滤器;8.2-第二高压过滤器;9.1-第一单向阀;9.2-第二单向阀;9.3-第三单向阀;9.4-第四单向阀;10-电接点温度表;11.1-第一比例溢流阀;11.2-第二比例溢流阀;13.1-第一直动溢流阀;14-轴向耐震压力表;15.1_第一减压阀;15.2-第二减压阀;16.1-第一电磁换向阀;16.2-第二电磁换向阀;16.3-第三电磁换向阀;16.4-第四电磁换向阀;16.5-第五电磁换向阀;16.6-第六电磁换向阀;16.7-第七电磁换向阀;16.8-第八电磁换向阀;17.1-第一截止阀;17.2-第二截止阀;17.3-第三截止阀;17.4-第四截止阀;17.5-第五截止阀;17.6-第六截止阀;19.1_第一蓄能器;19.2-第二蓄能器;21_压阻式压力变送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大流量液压站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流量液压站,包括主动力部件、备动力部件、第一辅助部件、第二辅助部件、第一制动油路以及第二制动油路。其中,主动力部件包括第一油泵5.1,备动力部件包括第二油泵5.2。所述第一油泵5.1通过第一吸油过滤器2.1接入油箱I ;所述第一油泵5.1通过第一联轴器6.1与第一电机7.1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7.1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6.1驱动所述第一油泵5.1。所述第一油泵5.1通过第一单向阀9.1、第一高压过滤器8.1连接所述第一制动油路、所述第二制动油路。所述第二油泵5.2通过第二吸油过滤器2.2接入所述油箱I ;所述第二油泵5.2通过第二联轴器6.2与第二电机7.2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7.2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6.2驱动所述第二油泵5.2。所述第二油泵5.2通过第二单向阀9.2、第二高压过滤器8.2连接第三制动油路、第四制动油路。所述第一制动油路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16.1、第二截止阀17.2、第五电磁换向阀16.5、第三截止阀17.3、第六截止阀17.6 ;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16.1通过所述第二截止阀17.2、所述第六截止阀17.6与一级制动联通,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16.5通过所述第三截止阀17.3、所述第六截止阀17.6与所述一级制动联通。进一步的,在所述第六截止阀17.6与所述一级制动之间挂接有轴向耐震压力表14和压阻式压力变送器21。所述第二制动油路包括第二电磁换向阀16.2、第一截止阀17.1、第六电磁换向阀16.6、第四截止阀17.4以及第五截止阀17.5 ;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16.2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17.1、所述第五截止阀17.5与二级制动联通,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16.6通过所述第四截止阀17.4、所述第五截止阀17.5与所述二级制动联通。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流量液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力部件、备动力部件、第一辅助部件、第二辅助部件、第一制动油路以及第二制动油路;其中,主动力部件包括第一油泵,备动力部件包括第二油泵;所述第一油泵通过第一吸油过滤器接入油箱;所述第一油泵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电机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驱动所述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通过第一单向阀、第一高压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制动油路、所述第二制动油路;所述第二油泵通过第二吸油过滤器接入所述油箱;所述第二油泵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电机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驱动所述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通过第二单向阀、第二高压过滤器连接第三制动油路、第四制动油路;所述第一制动油路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截止阀、第五电磁换向阀、第三截止阀、第六截止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第六截止阀与一级制动联通,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三截止阀、所述第六截止阀与所述一级制动联通;所述第二制动油路包括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一截止阀、第六电磁换向阀、第四截止阀以及第五截止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五截止阀与二级制动联通,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四截止阀、所述第五截止阀与所述二级制动联通;所述第一辅助部件包括第三电磁换向阀和第四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挂接在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第一截止阀之间,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还分别与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和第一减压阀连接,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第一减压阀之间接入所述第一高压过滤器;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之间接入轴向耐震压力表;所述第四电磁换向阀接入第一蓄能器,所述第一蓄能器通过第三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且所述第一蓄能器通过第一直动溢流阀接入所述油箱;所述第二辅助部件包括第七电磁换向阀和第八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挂接在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第四截止阀之间,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还分别与所述第八电磁换向阀和第二减压阀连接,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第二减压阀之间接入所述第二高压过滤器;所述第八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第七电磁换向阀之间接入轴向耐震压力表;所述第八电磁换向阀接入第二蓄能器,所述第二蓄能器通过第四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减压阀且所述第二蓄能器通过第二直动溢流阀接入所述油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流量液压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力部件、备动力部件、第一辅助部件、第二辅助部件、第一制动油路以及第二制动油路; 其中,主动力部件包括第一油泵,备动力部件包括第二油泵; 所述第一油泵通过第一吸油过滤器接入油箱;所述第一油泵通过第一联轴器与第一电机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联轴器驱动所述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通过第一单向阀、第一高压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一制动油路、所述第二制动油路; 所述第二油泵通过第二吸油过滤器接入所述油箱;所述第二油泵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二电机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第二联轴器驱动所述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通过第二单向阀、第二高压过滤器连接第三制动油路、第四制动油路; 所述第一制动油路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截止阀、第五电磁换向阀、第三截止阀、第六截止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二截止阀、所述第六截止阀与一级制动联通,所述第五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三截止阀、所述第六截止阀与所述一级制动联通; 所述第二制动油路包括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一截止阀、第六电磁换向阀、第四截止阀以及第五截止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一截止阀、所述第五截止阀与二级制动联通,所述第六电磁换向阀通过所述第四截止阀、所述第五截止阀与所述二级制动联通; 所述第一辅助部件包括第三电磁换向阀和第四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挂接在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与所述第一截止阀之间,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李江涛谢飞和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盟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