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凤金专利>正文

一种光学元件精密倒角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059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元件精密倒角设备,包括磨削装置、倒角夹口装置、倒角量调节装置以及控制显示装置;所述磨削装置包括一磨轴,所述倒角夹口装置具有一角形夹槽、一倒角工位开口及一偏离所述磨轴轴心的旋转中心,所述倒角工位开口位于角形夹槽的内端角部;该磨轴紧临所述倒角工位开口设置并位于该角形夹槽与所述旋转中心之间,且所述角形夹槽的内端角部的角平分线与经过该角平分线的磨轴外圆切线垂直;所述倒角量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倒角夹口装置并调节所述角形夹槽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所述控制显示装置分别连接所述倒角量调节装置及磨削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直观地实时测量倒角量,提高倒角精度和一致性,降低操作要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元件精密倒角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元件精密倒角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尚无可调节并倒角量可数显的光学元件精密倒角设备,传统的光学元件倒角依赖操作人员手持光学件在平面磨盘上铣磨,并通过边磨边测量倒角量的方法来控制倒角量,传统方法对操作人员技术和熟练程度依赖很强,并且人工控制光学倒角量难度大,基本没法保证不同光学元件个体的倒角量一致,随着光学模块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自动装配日益发展及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光学件倒角越来越被要求有高品质,即倒角量要精准及个体倒角量一致性好,本技术根据光学件倒角小的特点,完全改变了传统用平面磨盘倒角的方式,巧妙的应用电镀金刚砂圆弧面磨削光学元件直角棱边,同时夹持光学件的倒角夹口采用固定方式,并通过两块斜面滑块相对运动来调整倒角夹口与磨轴面之间的距离,斜面滑块相对运动距离通过AD转换后通过微程序控制器计算得到准确的倒角量值,并通过数码管实时显示出来,从而实现光学元件倒角的精密控制和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元件精密倒角设备,可直观地实时测量倒角量,提高倒角精度和一致性,还可降低对操作员技术和熟练度要求。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学元件精密倒角设备,包括磨削装置、倒角夹口装置、倒角量调节装置以及控制显示装置;所述磨削装置包括一磨轴,所述倒角夹口装置具有一角形夹槽、一倒角工位开口及一偏离所述磨轴轴心的旋转中心,所述倒角工位开口位于角形夹槽的内端角部;该磨轴紧临所述倒角工位开口设置并位于该角形夹槽与所述旋转中心之间,且所述角形夹槽的内端角部的角平分线与经过该角平分线的磨轴外圆切线垂直;所述倒角量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倒角夹口装置并调节所述角形夹槽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所述控制显示装置分别连接所述倒角量调节装置及磨削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倒角量调节装置包括上斜块、下斜块以及调节螺杆,所述上斜块、下斜块的斜面相互抵靠形成斜块对,所述上斜块抵设于所述角形夹槽的外底面,所述调节螺杆水平穿设在下斜块内并与所述控制显示装置连接,而且所述下斜块能在调节螺杆旋转时水平移动。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杆还连接一调节旋扭。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显示装置包括微程序控制器、控制及输入键盘、数码管显示屏以及旋转编码器,所述微程序控制器分别与控制及输入键盘、数码管显示屏以及旋转编码器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与所述调节螺杆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磨削装置还包括电机及磨削液水泵,所述电机分别连接磨轴及所述微程序控制器,所述磨削液水泵连接所述微程序控制器。进一步的,所述角形夹槽的内端角部所对应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为O < Θ < 18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采用了可方便控制倒角量及直观的实时测量倒角量的方法,使倒角精度高、倒角一致性好、长条光学件两头倒角量一致也高,且倒角效率大大的提高、对操作员技术和熟练度要求很低。大大提高了光学元件的成品率。【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光学元件精密倒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倒角夹口装置与磨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光学元件精密倒角设备,包括磨削装置1、倒角夹口装置2、倒角量调节装置3以及控制显示装置4 ;所述磨削装置I包括一磨轴11,所述倒角夹口装置2具有一角形夹槽21、一倒角工位开口 22及一偏离所述磨轴11轴心的旋转中心23,所述倒角工位开口 22位于角形夹槽21的内端角部;该磨轴11紧临所述倒角工位开口 22设置并位于该角形夹槽21与所述旋转中心23之间,且所述角形夹槽21的内端角部的角平分线A与经过该角平分线的磨轴外圆切线B垂直;所述倒角量调节装置3连接所述倒角夹口装置2并调节所述角形夹槽21绕所述旋转中心23旋转,所述控制显示装置4分别连接所述倒角量调节装置3及磨削装置I。所述倒角量调节装置3包括上斜块31、下斜块32以及调节螺杆33,所述上斜块31、下斜块32的斜面相互抵靠形成斜块对,所述上斜块31抵设于所述角形夹槽21的外底面,所述调节螺杆33水平穿设在下斜块32内并与所述控制显示装置4连接,而且所述下斜块32能在调节螺杆33旋转时水平移动。这样即可由该斜块对和调节螺杆33调节角形夹槽21沿旋转中心23旋转实现磨轴11和角形夹槽21内端角部的倒角工位开口 22分离,从而实现倒角量的调节;如旋转调节螺杆33,下斜块32随之左右水平移动,从而通过斜面来改变上斜块31的高度,即可使角形夹槽21受力而绕旋转中心23转动,转动过程会使倒角工位开口 22与磨轴11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倒角量。另外,为便于操作,所述调节螺杆33还连接一调节旋扭34,这样可通过得知调节旋钮的旋转圈数与倒角量形成一定的数学关系来控制倒角量。所述控制显示装置4包括微程序控制器41、控制及输入键盘42、数码管显示屏43以及旋转编码器44,所述微程序控制器41分别与控制及输入键盘42、数码管显示屏43以及旋转编码器44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44与所述调节螺杆33连接。所述磨削装置I还包括电机(未图示)及磨削液水泵(未图示),所述电机分别连接磨轴及所述微程序控制器,所述磨削液水泵连接所述微程序控制器,用于给磨轴磨削光学元件时供给磨削液。这样,即可通过所述控制及输入键盘42控制电机及磨削液水泵等,以控制磨轴的磨削速度,且该磨削速度还可通过数码管显示屏43显示出来。所述角形夹槽的内端角部所对应的夹角Θ的取值范围为O < Θ < 180°。图中该实施例的夹角θ=90°,可以完成光学元件100的直角棱边45°倒角。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待磨倒角的光学元件100置于角形夹槽21内夹紧,旋转调节螺杆33使下斜块32上下移动,直到数码管显示屏43显示合适的倒角量,再选定合适的磨削速度后即可开始磨削工作。另外,理论上本技术的倒角面是个圆弧面,当倒角面为圆弧面时往往要考虑高低差的影响,而本技术的高低差的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其可根据圆弧面高低差F的计算公式F=(D-SQRT(D~2-L~2))/2计算出它的大小,其中D为IC磨轴直径,L为倒角量,假设光学件倒角量设置为0.5mm,D为20_,倒角面高低差约为3um,而光学件细磨的砂粒直径在15?30um,所以高低差可忽略,其倒角面近视为平面。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技术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元件精密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削装置、倒角夹口装置、倒角量调节装置以及控制显示装置;所述磨削装置包括一磨轴,所述倒角夹口装置具有一角形夹槽、一倒角工位开口及一偏离所述磨轴轴心的旋转中心,所述倒角工位开口位于角形夹槽的内端角部;该磨轴紧临所述倒角工位开口设置并位于该角形夹槽与所述旋转中心之间,且所述角形夹槽的内端角部的角平分线与经过该角平分线的磨轴外圆切线垂直;所述倒角量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倒角夹口装置并调节所述角形夹槽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所述控制显示装置分别连接所述倒角量调节装置及磨削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元件精密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削装置、倒角夹口装置、倒角量调节装置以及控制显示装置;所述磨削装置包括一磨轴,所述倒角夹口装置具有一角形夹槽、一倒角工位开口及一偏离所述磨轴轴心的旋转中心,所述倒角工位开口位于角形夹槽的内端角部;该磨轴紧临所述倒角工位开口设置并位于该角形夹槽与所述旋转中心之间,且所述角形夹槽的内端角部的角平分线与经过该角平分线的磨轴外圆切线垂直;所述倒角量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倒角夹口装置并调节所述角形夹槽绕所述旋转中心旋转,所述控制显示装置分别连接所述倒角量调节装置及磨削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元件精密倒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量调节装置包括上斜块、下斜块以及调节螺杆,所述上斜块、下斜块的斜面相互抵靠形成斜块对,所述上斜块抵设于所述角形夹槽的外底面,所述调节螺杆水平穿设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凤金
申请(专利权)人:郑凤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