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相变蓄热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9136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式相变蓄热换热器,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密封箱,密封箱内部设有相变蓄热体,在密封箱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角孔,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密封箱之间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将密封箱同侧端的两个角孔隔离,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密封件呈180°夹角且平行设置,所述多个密封箱之间通过密封件围合形成间隔分布的热工质流腔和冷工质流腔;还包括外部框架,外部框架将所述密封箱压紧密封,所述外部框架上还设置有与角孔连通的冷工质进出口和热工质进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装卸方便,便于维修;利用相变蓄热材料进行蓄热,能有效解决供热量不稳的缺点,延长了供热时间,可维持稳定的供热温度,稳定性好,工质互不影响。(*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式相变蓄热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蓄热换热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板式相变蓄热换热器。
技术介绍
在供热系统中,由于某些热源如太阳能等能量不稳定,从而造成供热存在间歇性或部分时间停止供热等状况,限制了这部分热源的应用,导致了热量的浪费。相变蓄热材料凭借其蓄热量大、温度稳定的特点,在供暖系统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专利CN103062828A公开了一种闭式平板相变蓄热箱供热系统,该专利技术是在蓄热水箱内布置若干相变蓄热板,换热工质通过导流槽进入蓄热水箱,与相变蓄热板充分接触后进行蓄热放热,解决的是现有蓄热箱结构复杂、形式固定、蓄热材料不可灵活拆卸的问题,但此专利的闭式平板相变蓄热箱在结构上与本技术存在本质区别。本技术提供一种板式相变蓄热换热器,采用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相变蓄热体分别与两侧不同的换热工质进行相变蓄热或放热反应,换热工质相互并不接触,并利用相变蓄热材料蓄热量大、温度稳定的特点,省去水箱设置的同时达到换热和蓄热的效果,提高了系统供热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板式相变蓄热换热器,解决了以往的换热装置不便拆卸、不能用于不同换热工质换热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式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密封箱(3),密封箱(3)内部设有相变蓄热体(2),在密封箱(3)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角孔(13),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密封箱(3)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6),密封件(16)将密封箱(3)同侧端的两个角孔(13)隔离,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密封件(17)呈180°夹角且平行设置,所述多个密封箱(3)之间通过密封件(17)围合形成间隔分布的热工质流腔(5)和冷工质流腔(6);还包括外部框架,外部框架将所述密封箱(3)压紧密封,所述外部框架上还设置有与角孔(13)连通的冷工质进出口(1)和热工质进出口(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式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并行排列的密封箱(3),密封箱(3)内部设有相变蓄热体(2),在密封箱(3)的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角孔(13),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密封箱(3)之间设置有密封件(16),密封件(16)将密封箱(3)同侧端的两个角孔(13)隔离,所述任意两个相邻的密封件(17)呈180°夹角且平行设置,所述多个密封箱(3)之间通过密封件(17)围合形成间隔分布的热工质流腔(5)和冷工质流腔(6);还包括外部框架,外部框架将所述密封箱(3)压紧密封,所述外部框架上还设置有与角孔(13)连通的冷工质进出口( I)和热工质进出口(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相变蓄热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7)为方形结构,方形结构的两个长边的同一侧端设置有隔离密封件(16),隔离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娟侯文章晓阳吴银萍王曦付韵潮梅力宸徐永军张玉吴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