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组多路输出角编码器,在该角编码器中还设有编码开关电路,编码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入电源电压为+5V的上拉电阻后与编码器主控电路的输入控制端相连,输出分组编码信号所需的选择信号。用户可通过引入的编码开关手动对输出的编码信号进行控制,编码开关向编码器主控电路部分的输入作为编码器主控电路部分的编码输出选择信号,OC门信号驱动输出电路根据变化的驱动控制信号输出多组不同的编码信号输出,并可根据编码开关的输入在编码器每转中输出除零度信号外多个有特定角度、特定宽度的脉冲信号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角编码器不但使用方便、灵活,而且成本也较低,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可分组多路输出角编码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分组多路输出角编码器。
技术介绍
角编码器是一种将角位移转换成一连串电数字脉冲信号的旋转式传感器。角编码器分为绝对值型和增量型。目前绝对值编码器的价格大约是增量型编码器的4倍以上,国内市场上70%的应用是价格相对经济的增量型编码器,主要应用在如包装、纺织、电梯等行业中仅要求测量转速及对绝对位置测量要求不高的机器设备上。增量型编码器为提供增量计数值的位置反馈器件,增量编码器提供相对位置,反馈信号永远相对于起始或原点位置,增量编码器的每个机械位置都被独特定义,目前感应的位置只是前次感应位置的增量值,增量编码器为非接触式光学旋转正交输出器件。传统的增量型编码器产品中,对于只有一个码盘的编码器来说,仅能提供一组固定的编码信号输出,不能提供多组编码信号输出,也不能提供需要在每转中输出多个除零度信号外有特定角度、特定宽度的脉冲信号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组多路输出角编码器,可根据用户需求对编码输出进行手动调整,使用方便灵活,结构简单、成本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分组多路输出角编码器,包括增量型编码器模块、编码器主控电路以及OC门信号驱动电路,增量型编码器模块依分度盘信号向编码器主控电路输入光电信号,编码器主控电路根据增量型编码器模块输入的光电信号和编码开关电路输入的分组选择信号输出驱动控制信号至OC门信号驱动电路,OC门信号驱动电路根据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编码信号,编码信号可以是常规均匀的脉冲信号,也可以是除零度信外,有特定角度,特定宽度的脉冲信号。在该角编码器中设有编码开关电路,编码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入电源电压为+5V的上拉电阻后与编码器主控电路的输入控制端相连,输出分组编码信号所需的选择信号。对于上述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实施方案。作为优化,所述增量型编码器模块为专用编码器芯片,增量型编码器模块依分度盘信号向编码器主控电路输入基础的A、B、Z光电编码信号。所述增量型编码器模块包括读数系统、接收器以及分度盘,分度盘由若干个交替的透光窗口和不透光窗口构成,读数系统基于径向分度盘(码盘)的旋转,读数系统通过红外光源垂直照射将分度盘子上的图像投射到接收器表面上,在接收器覆盖着一层光栅并且该光栅具有和光盘相同的窗口,接收器感受分度盘转动所产生的光变化,然后将光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变化、产生的A、B、Z光电编码信号输出至编码器主控电路。编码器主控电路里的输入信号检测电路根据输入的基础A、B、Z光电编码信号,判断编码器的旋转方向,并将检测到的基础A、B、Z光电编码信号经放大处理后分别输出给计时信号发生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进行处理。编码器主控电路里的计时信号发生电路可根据输入信号检测电路给出的基础A、B、Z光电编码信号,给出分组编码所需的同步时钟信号,分别输出给主控电路里的输入信号检测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里进行处理。主控电路里的逻辑控制电路根据输入信号检测电路给出的经过放大处理后的编码信号以及计时信号发生电路给出的同步时钟信号,同时还有编码开关电路给出的编码输出选择信号,经过逻辑电路处理后输出可分组多路编码信号到OC门信号驱动电路。OC门信号驱动电路根据编码器主控电路的逻辑控制电路输入的可分组多路编码信号,在输出端接入电源电压为+12V的上拉电阻后放大驱动给用户直接使用,+12V电源由外部直接供给。作为优化,编码开关电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多种配置,用户手动进行设置,在编码开关电路中的编码开关输出端接入电源电压为+5V的上拉电阻后与编码器主控电路的输入控制端相连,输出分组编码信号所需的选择信号,+5V由电源滤波及转换电路输出更进一步,电源转换及滤波电路通过外接+12V电源,将输入的+12V电源滤波转换为+5V电源,分别提供给增量型编码器模块、编码器主控电路、编码开关电路以及OC门信号驱动电路,作为芯片及电路的电源使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技术优点是:本技术描述了一种可分组多路输出角编码器,用户可通过引入的编码开关手动对输出的编码信号进行控制,编码开关向编码器主控电路部分的输入作为编码器主控电路部分的编码输出选择信号,OC门信号驱动输出电路根据变化的驱动控制信号输出多组不同的编码信号输出,并可根据编码开关的输入在编码器每转中输出多个除零度信号外,有特定角度、特定宽度的脉冲信号输出,本技术所提供的不但使用方便、灵活,而且成本也较低,可以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角编码器的整体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四位编码开关不同输入状况下OC门信号驱动电路不同编码输出的对照关系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限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实施例: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可分组多路输出角编码器,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编码开关为四位编码开关,本实施例针对四位编码开关进行各编码选择下的实例说明。该角编码器包括增量型编码器模块、编码器主控电路以及OC门信号驱动电路,增量型编码器模块依分度盘信号向编码器主控电路输入光电信号,编码器主控电路根据增量型编码器模块输入的光电信号和编码开关电路输入的分组选择信号输出驱动控制信号至OC门信号驱动电路,OC门信号驱动电路根据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编码信号,在该角编码器中设有四位编码开关,四位编码开关的输出端在接入电源电压为+5V的上拉电阻后与编码器主控电路的输出控制引脚相连。编码开关电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多种配置,用户手动进行设置,在编码开关电路中的编码开关输出端接入电源电压为+5V的上拉电阻后与编码器主控电路的输入控制端相连,输出分组编码信号所需的选择信号,+5V由电源滤波及转换电路输出电源转换及滤波电路通过外接+12V电源,将输入的+12V电源滤波转换为+5V电源,分别提供给增量型编码器模块、编码器主控电路、编码开关电路以及OC门信号驱动电路,作为芯片及电路的电源使用。所述增量型编码器模块为专用编码器芯片,增量型编码器模块依分度盘信号向编码器主控电路输入基础的A、B、Z光电编码信号。所述增量型编码器模块包括读数系统、接收器以及分度盘,分度盘由若干个交替的透光窗口和不透光窗口构成,读数系统基于径向分度盘(码盘)的旋转,读数系统通过红外光源垂直照射将分度盘子上的图像投射到接收器表面上,在接收器覆盖着一层光栅并且该光栅具有和光盘相同的窗口,接收器感受分度盘转动所产生的光变化,然后将光变化转换成相应的电变化、产生的A、B、Z光电编码信号输出至编码器主控电路。编码器主控电路里的输入信号检测电路根据输入的基础A、B、Z光电编码信号,判断编码器的旋转方向,并将检测到的基础A、B、Z光电编码信号经放大处理后分别输出给计时信号发生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进行处理。编码器主控电路里的计时信号发生电路可根据输入信号检测电路给出的基础A、B、Z光电编码信号,给出分组编码所需的同步时钟信号,分别输出给主控电路里的输入信号检测电路和逻辑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分组多路输出角编码器,包括增量型编码器模块、编码器主控电路以及OC门信号驱动电路,增量型编码器模块依分度盘信号向编码器主控电路输入光电信号,编码器主控电路根据增量型编码器模块输入的光电信号输出驱动控制信号至OC门信号驱动电路,OC门信号驱动电路根据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编码信号,其特征在于,在该角编码器中还设有编码开关电路,编码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入电源电压为+5V的上拉电阻后与编码器主控电路的输入控制端相连,输出分组编码信号所需的选择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组多路输出角编码器,包括增量型编码器模块、编码器主控电路以及OC门信号驱动电路,增量型编码器模块依分度盘信号向编码器主控电路输入光电信号,编码器主控电路根据增量型编码器模块输入的光电信号输出驱动控制信号至OC门信号驱动电路,OC门信号驱动电路根据驱动控制信号输出编码信号,其特征在于,在该角编码器中还设有编码开关电路,编码开关电路的输出端接入电源电压为+5V的上拉电阻后与编码器主控电路的输入控制端相连,输出分组编码信号所需的选择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组多路输出角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量型编码器模块为专用编码器芯片,增量型编码器模块依分度盘信号向编码器主控电路输入基础的A、B、Z光电编码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组多路输出角编码器,其特征在于,编码开关电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多种配置,用户手动进行设置,在编码开关电路中的编码开关输出端接入电源电压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见智,汪柏顺,周麝,单锋,笪海军,钱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和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