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连续电絮凝对废水进行处理,其中,阳极采用铝或铁电极,停留时间为10~60min,电极电压为3~15V,电极电流密度为0.5~5mA/cm2,槽电压为3~20V;同时,沿废水流动方向将连续电絮凝电解槽从进口到出口分为前、中、后三段,每段入口处加入酸碱药剂、絮凝剂或盐离子药剂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电絮凝过程的工艺改进,能够减缓阳极钝化问题,提高氢氧化物絮体产量,提高絮体吸附效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絮凝水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沿流程加药的连续电絮凝水处理方法,属于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电絮凝又称电聚凝。在电絮凝过程中,牺牲阳极(Fe或Al)电解产生金属阳离子,阴极水电解产生H2和0H_,在电场作用下金属阳离子和0H_发生电迁移,在溶液中互相结合并水解生成单核或多核氢氧化物絮体,最终形成有高比表面积且含有丰富表面羟基的氢氧化物絮体。通过配合吸附、网捕卷扫、吸附架桥等作用吸附水中的有毒物质。电化学反应过程产生的大量O2和H2微气泡可吸附在污染物絮体表面,产生气浮作用,协同去除废水中污染物,实现良好的固液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沿流程加药连续电絮凝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连续电絮凝对废水进行处理,其中,阳极采用铝或铁电极,停留时间为10~60min,电极电压为3~15V,电极电流密度为0.5~5mA/cm2,槽电压为3~20V;同时,沿废水流动方向将连续电絮凝电解槽从进口到出口分为前、中、后三段,每段入口处加入酸碱药剂、絮凝剂或盐离子药剂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君,李艳,刘玉玲,马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