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型防锈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833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型防锈油,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68号润滑油53-60、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1-2、蓖麻油酸2-3、单油酸三乙醇胺酯5-7、液化石蜡3-5、石油磺酸钙4-6、烷基二苯胺1-2、硬脂酸镁1-2、丙酮2-3、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0.7-1、成膜助剂10-18,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锈油具有很好的润滑性和防锈效果,耐湿热和耐盐雾性好,能长时间的对金属制品进行保护,从而保护金属以免锈蚀,对处于含盐、含二氧化碳等气体中的金属也有一定的防护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滑油型防锈油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润滑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滑油型防锈油。
技术介绍
防锈油是以润滑油为基础油,在其中加入防锈剂及一些改进添加剂而制成。通常防锈油可以分为置换型防锈油、润滑油型防锈油、溶剂稀释型防锈油等。其中,润滑油型防锈油是我国主要的防锈油品种,其使用范围很广,主要用于机械内部防锈,可以用于防锈封存和启封后立即润滑使用。另外,这种产品也可以适用于各种机械的运转摩擦工作面的防锈和润滑之用,特别地,在港口机械、船舶机械上的摩擦部位应用广泛,例如钢丝绳等,如今的防锈油存在的问题也很多,比如耐腐蚀、耐久性、粘着性、不好,容易出现变硬、脱落、开裂的现象,因此不断提高防锈油的综合质量对于社会发展也具有很好的促进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润滑油型防锈油。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润滑油型防锈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68号润滑油53-60、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1-2、蓖麻油酸2-3、单油酸三乙醇胺酯5-7、液化石蜡3-5、石油磺酸钙4-6、烷基二苯胺1-2、硬脂酸镁1-2、丙酮2-3、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0.7-1、成膜助剂10-18 ; 所述的成膜助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古马隆树脂30-40、植酸2-3、乙醇3-4、三乙醇胺油酸皂0.8_1、N, N- 二甲基甲酰胺1-3、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5-7、120号溶剂油10-16 ; 将上述植酸与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在50-70°C下搅拌混合3-5分钟,加入乙醇,混合均匀; 将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120号溶剂油混合,在90-100°C搅拌混合40-50分钟,加入古马隆树脂,降低温度为80-85°C,搅拌混合15-20分钟; 将上述处理后的各原料混合,加入剩余各原料,700-800转/分搅拌分散10-20分钟,即得所述成膜助剂。一种润滑油型防锈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单油酸三乙醇胺酯、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混合,加入到反应釜内,在60-80°C下搅拌混合10-15分钟,加入蓖麻油酸,充分搅拌后加入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丙酮,在80-90°C下保温搅拌1-2小时; (2)加入68号润滑油,升高温度为100-110°C,搅拌混合1-2小时,加入剩余各原料,将反应釜温度降低到50-60°C,脱水,不断搅拌至常温,过滤出料。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本专利技术的防锈油具有很好的润滑性和防锈效果,耐湿热和耐盐雾性好,能长时间的对金属制品进行保护,从而保护金属以免锈蚀,对处于含盐、含二氧化碳等气体中的金属也有一定的防护功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润滑油型防锈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公斤)的原料组成的: 68号润滑油60、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2、蓖麻油酸2、单油酸三乙醇胺酯5、液化石蜡3、石油磺酸钙6、烷基二苯胺2、硬脂酸镁1、丙酮2、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0.7、成膜助剂18 ;所述的成膜助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古马隆树脂30、植酸2、15%的氯化锌溶液3、三乙醇胺油酸皂0.8、N, N- 二甲基甲酰胺1、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5、120号溶剂油16 ; 将上述植酸与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在70°C下搅拌混合5分钟,加入15%的氯化锌溶液,混合均匀; 将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120号溶剂油混合,在100°C搅拌混合50分钟,加入古马隆树脂,降低温度为80-85°C,搅拌混合15分钟; 将上述处理后的各原料混合,加入剩余各原料,800转/分搅拌分散20分钟,即得所述成膜助剂。一种润滑油型防锈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单油酸三乙醇胺酯、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混合,加入到反应釜内,在80°C下搅拌混合15分钟,加入蓖麻油酸,充分搅拌后加入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丙酮,在80-90°C下保温搅拌I小时; (2)加入68号润滑油,升高温度为110°C,搅拌混合I小时,加入剩余各原料,将反应釜温度降低到60°C,脱水,不断搅拌至常温,过滤出料。性能测试: 表观:无沉淀、无分层、无结晶物析出; 腐蚀试验(10# 钢、100h、IO(TC):0 级; 盐雾实验(10#钢A级):7天; 湿热实验(10#钢A级):20天; 低温附着性:合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滑油型防锈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68号润滑油53‑60、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1‑2、蓖麻油酸2‑3、单油酸三乙醇胺酯5‑7、液化石蜡3‑5、石油磺酸钙4‑6、烷基二苯胺1‑2、硬脂酸镁1‑2、丙酮2‑3、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0.7‑1、成膜助剂10‑18;所述的成膜助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古马隆树脂30‑40、植酸2‑3、乙醇3‑4、三乙醇胺油酸皂0.8‑1、N,N‑二甲基甲酰胺1‑3、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5‑7、120号溶剂油10‑16;将上述植酸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在50‑70℃下搅拌混合3‑5分钟,加入乙醇,混合均匀;将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120号溶剂油混合,在90‑100℃搅拌混合40‑50分钟,加入古马隆树脂,降低温度为80‑85℃,搅拌混合15‑20分钟;将上述处理后的各原料混合,加入剩余各原料,700‑800转/分搅拌分散10‑20分钟,即得所述成膜助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型防锈油,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68号润滑油53-60、叔丁基二苯基氯硅烷1-2、蓖麻油酸2-3、单油酸三乙醇胺酯5-7、液化石蜡3-5、石油磺酸钙4-6、烷基二苯胺1-2、硬脂酸镁1-2、丙酮2-3、异十三醇聚氧乙烯醚0.7-1、成膜助剂10-18 ; 所述的成膜助剂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古马隆树脂30-40、植酸2-3、乙醇3-4、三乙醇胺油酸皂0.8_1、N, N- 二甲基甲酰胺1-3、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5-7、120号溶剂油10-16 ; 将上述植酸与N,N- 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在50-70°C下搅拌混合3-5分钟,加入乙醇,混合均匀; 将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与120号溶剂油混合,在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润达金属防锈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