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辊式卷板机,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下托辊组件因转轴上的轴承卡死,继而无法转动的三辊式卷板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大梁、上工作辊、上托辊、下托辊组件以及两根下工作辊,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工作辊驱动装置,所述工作辊驱动装置驱动上工作辊与下工作辊工作,所述大梁上设有上托辊驱动装置,所述上托辊驱动装置驱动上托辊工作,所述下托辊组件包括辊轴以及支撑座,所述辊轴包括内辊以及套设在内辊上的外辊,所述外辊与内辊同轴设置,所述内辊通过轴承连接外辊;所述内辊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辊轴同轴设置,所述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支撑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三辊式卷板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辊式卷板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卷板机制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三辊式卷板机。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卷板机等加工机械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三辊式卷板机由于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应用十分普遍。三辊式卷板机的工作原理为上工作辊在两下工作辊中央对称位置通过锥齿轮传动作垂直升降运动,通过主减速机的末级齿轮带动两下工作辊齿轮啮合作旋转运动,为卷纸板材提供扭矩。规格平整的塑性金属板通过卷板机的三根工作辊,借助上工作辊的下压以及下工作辊的旋转运动,使金属板经过多道次连续弯曲,产生永久性的塑性变形,卷制成所需要的圆筒、锥筒或它们的一部分。由于三辊式卷板机在卷制板材时,由于板材的负荷和下工作辊的固定程度使得卷制出的制品直线度不高,厚板材卷制出的制品“荷包口” t值较大,薄板材卷制出的制品易出现“束腰状”,因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可以升降调节下托辊组件,在卷板机工作时支撑下工作辊,并自动补偿,更好的固定板材,使板材受力均匀。但是,这种下托辊组件在工作过程中,它与下工作辊的接触面属于刚性连接,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车间环境复杂、生产节奏快,下托辊会由于材料疲劳、没有及时更换轴承,或轴承长时间没有得到润滑等原因,甚至是因车间环境污染造成下托辊上的轴承卡死,从而使下托辊无法转动,当下工作辊在快速运行、转动时,就会与下托辊之间产生摩擦、振动(抖动),不仅会加快下工作辊的磨损,导致板材受力不均、钢管的成型质量下降,由于下工作辊在工作时扭矩大,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严重地,甚至还会损坏设备,对卷板机的机械液压系统、驱动装置和电器系统造成巨大的伤害。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下托辊组件因转轴上的轴承卡死,继而无法转动的三辊式卷板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辊式卷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大梁、上工作辊、上托辊、下托辊组件以及两根下工作辊,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工作辊驱动装置,所述工作辊驱动装置驱动上工作辊与下工作辊工作,所述大梁上设有上托辊驱动装置,所述上托辊驱动装置驱动上托辊工作,所述下托辊组件包括辊轴以及支撑座,所述辊轴包括内辊以及套设在内辊上的外辊,所述外辊与内辊同轴设置,所述内辊通过轴承连接外辊;所述内辊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辊轴同轴设置,所述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支撑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辊轴包括内辊以及套设在内辊上的外辊,所述外辊与内辊同轴设置,所述内辊通过轴承连接外辊,不仅能够在所述转轴上的轴承由于疲劳、润滑等原因卡死时,所述外辊能够通过设置在内辊上的轴承继续转动,防止当下工作辊在快速运行、转动时与辊轴之间产生摩擦、振动(抖动),从而加快下工作辊的磨损;因此,这样设置在转轴上的轴承发生所述故障时,保证了设备能够继续正常工作,板材受力均匀以及钢管的成型质量,继而保护了卷板机的机械液压系统、驱动装置和电器系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辊相对外辊一侧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相对外辊的一端设有楔形面,所述楔形面的朝向与外辊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外辊相对内辊一侧设有供支撑件相嵌定位槽,所述支撑件相对内辊的一端设有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内辊相对外辊一侧设置支撑件,并在所述支撑件相对外辊的一端设置楔形面,然后在所述外辊相对内辊一侧设置供支撑件相嵌定位槽,能够使所述下托辊组件,在转轴上的轴承还能正常工作时,所述支撑件便能连接内辊与外辊,使外辊与内辊同时转动,保护外辊与内辊间的轴承;当所述转轴上的轴承卡死时,由于设置楔形面,所述楔形面的朝向与外辊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所述支撑件能够可以弹性件的弹性,利用楔形面从定位槽内滑出,所述下工作辊便带动外辊,利用与内辊间的轴承继续转动,保证所述卷板机的正常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辊相对外辊一侧设有用于防止支撑件的位置相对内辊发生偏移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于支撑件背向楔形面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内辊相对外辊一侧设置用于防止支撑件的位置相对内辊发生偏移的限位板,一方面,能够防止转轴上的转轴还能工作时,所述支撑件从定位槽内脱出,另一方面,在转轴上的转轴卡死时,所述支撑件从定位槽脱出后,不会影响、妨碍外辊的正常工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辊与外辊之间设有支撑棒,所述支撑棒由脆性材料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内辊与外辊之间设置由脆性材料构成支撑棒,结构简单、使用,当所述转轴上的轴承卡死时,所述支撑棒受力折断,所述外辊便在所述下工作棍的带动下继续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轴的两端设有用于密封连接外辊与内辊的封至JHL 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辊轴的两端设置用于密封连接外辊与内辊的封盖,保证了所述外辊与内辊间的工作环境,防止套设在内辊上的轴承因灰尘等原因,还未使用便发生故障,或是被缩短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三辊式卷板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下托辊组件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下托辊组件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11、大梁;12、上工作辊;13、上托辊;14、下托辊组件;141、辊轴;1411、外辊;1412、内辊;152、支撑座;143、轴承;144、转轴;145、支撑件;1451、楔形面;146、定位槽;147、弹性件;148、限位板;15、下工作辊;16、工作辊驱动装置;17、上托辊驱动装置;18、支撑棒;19、封盖。【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三辊式卷板机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三辊式卷板机,包括机架I,所述机架I上设有大梁11、上工作辊12、上托辊13、下托辊组件14以及两根下工作辊15,所述机架I的一侧设有工作辊驱动装置16,所述工作辊驱动装置16驱动上工作辊12与下工作辊15工作,所述大梁11上设有上托辊驱动装置17,所述上托辊驱动装置17驱动上托辊13工作,所述下托辊组件14包括辊轴141以及支撑座142,所述辊轴141包括内辊1412以及套设在内辊1412上的外辊1411,所述外辊1411与内辊1412同轴设置,所述内辊1412通过轴承143连接外辊1411 ;所述内辊1412轴141穿设有转轴144,所述转轴144与辊轴141同轴设置,所述转轴14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143连接支撑座142 (此处需说明的是,为提高所述下托辊的使用效果,更好地补偿下工作辊15的绕度变形,本实施中包括若干组下托辊组件14)。在所述辊轴141包括内辊1412以及套设在内辊1412上的外辊1411,所述外辊1411与内辊1412同轴设置,所述内辊1412通过轴承143连接外辊1411,不仅能够在所述转轴144上的轴承143由于疲劳、润滑等原因卡死时,所述外辊1411能够通过设置在内辊1412上的轴承143继续转动,防止当下工作辊15在快速运行、转动时与辊轴141之间产生摩擦、振动(抖动),从而加快下工作辊15的磨损;因此,这样设置在转轴144上的轴承143发生所述故障时,保证了设备能够继续正常工作,保证了板材受力均匀以及钢管的成型质量,继而保护了卷板机的机械液压系统、驱动装置和电器系统。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辊式卷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大梁、上工作辊、上托辊、下托辊组件以及两根下工作辊,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工作辊驱动装置,所述工作辊驱动装置驱动上工作辊与下工作辊工作,所述大梁上设有上托辊驱动装置,所述上托辊驱动装置驱动上托辊工作,其特征是:所述下托辊组件包括辊轴以及支撑座,所述辊轴包括内辊以及套设在内辊上外辊,所述外辊与内辊同轴设置,所述内辊通过轴承连接外辊;所述内辊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辊轴同轴设置,所述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支撑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辊式卷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大梁、上工作辊、上托辊、下托辊组件以及两根下工作辊,所述机架的一侧设有工作辊驱动装置,所述工作辊驱动装置驱动上工作辊与下工作辊工作,所述大梁上设有上托辊驱动装置,所述上托辊驱动装置驱动上托辊工作,其特征是:所述下托辊组件包括辊轴以及支撑座,所述辊轴包括内辊以及套设在内辊上外辊,所述外辊与内辊同轴设置,所述内辊通过轴承连接外辊;所述内辊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辊轴同轴设置,所述转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支撑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式卷板机,其特征是:所述内辊相对外辊一侧设有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帮忠,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百泰不锈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